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内分泌论文 >

局部高浓度给氧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体会

发布时间:2017-12-08 21:17

  本文关键词:局部高浓度给氧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体会


  更多相关文章: 高浓度氧气治疗 糖尿病足 血氧饱和度监测 经皮氧分压


【摘要】:目的: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胰岛素分泌不足(缺陷)或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导致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该病的发病率目前正在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近年来,糖尿病已成为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之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的世界第三大疾病。糖尿病足病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定为:糖尿病患者因合并各种不同程度的末梢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导致足部及下肢感染、溃疡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1】目前糖尿病足给社会及家庭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医疗负担:据报道大约有60%的非创伤性小腿截肢是由糖尿病足引起的[2];同时再次截肢的危险性也会相应增加;糖尿病足部溃疡病程较长,据统计其平均愈合时间约6个月左右。大约60%的患者需要在医院度过,而且患者5年内死亡率达到39%-68%[3]。为研究一种可以起到简单、明显效果的治疗方法,本实验建立一种简单、稳定、便携的可以给予床旁高浓度氧气治疗的装置,探讨局部高浓度氧气治疗对糖尿病足患者Wagner分级1--3级及,创面引流通畅的糖尿病足Wagner分级4级的患者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10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西医结合病房住院治疗,明确诊断为糖尿病合并足病Wagner分级1--3级及部分4级患者50例,给予我院自行研制局部给氧装置,封闭于足部及小腿,给予装置内恒定纯氧+15mm Hg压力。50例患者最短疗程为14天,最长疗程为28天,平均治疗时间为21天。创面常规消毒,无菌纱布覆盖。每天治疗4小时,连续治疗4周。对比治疗前后创面愈合面积变化,装置周围皮肤经皮氧分压变化及足趾血氧饱和度变化,进行评分,并给与统计学分析。结果:1.所有患者血常规,血凝指标,尿、便常规、肝功、肾功,治疗前后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变化。2.治疗后监测局部给氧装置周围经皮氧分压(TcPo2)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各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愈5例占10.00%,显效30例,占60.00%,有效12例,占24.00%,无效3例,占6.00%,总体有效为47例,占94.00%。结论:本实验采用局部高浓度,高压力氧气治疗,装置简便,易携带,可在出院家中自行进行高浓度氧气治疗,经过试验结果显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有效提高局部皮肤及创面氧气含量,防止溃疡加重,促进溃疡愈合。本研究发现在经过4周的高浓度氧气治疗之后,其创面愈合程度与足趾部氧饱和度及经皮氧分压变化相一致。创面面积持续缩小,在经过4周的局部高浓度氧气治疗后大部分样本创面见效明显。对于糖尿病足Wagner分级1—3级及,创面引流通畅的糖尿病足Wagner分级4级的患者,运用下肢局部高浓度氧气治疗,取得了确切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8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糖尿病[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1998年10期

2 ;糖尿病[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1998年01期

3 仝小林;;糖尿病9问(上)[J];药物与人;2007年03期

4 王秋月,刘国良;生活习惯与糖尿病[J];医师进修杂志;2000年09期

5 陈广耀;抗糖尿病中药开发前景展望[J];中国新药杂志;2000年07期

6 太田康晴,庄祥云;糖尿病[J];日本医学介绍;2000年08期

7 ;糖尿病[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2000年06期

8 ;糖尿病[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2000年08期

9 ;糖尿病[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2000年11期

10 林兰;倪青;董彦敏;;糖尿病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思路与方法[J];医学研究通讯;200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东方;庄跃宏;陈秀芳;赵丽娜;杨晓东;唐茂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对大鼠随意皮瓣存活能力的影响[A];中国解剖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2年

2 崔瑾;韩姣姣;李凤翱;李凤翱;汤绍芳;刘萍;邱明才;张鹏;;1,25-二羟维生素D3对糖尿病大鼠肺脏病变的保护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3 郑滨珠;袁凤山;杨润桥;;自体干细胞激活疗法治疗糖尿病大鼠过程中血细胞及生化改变[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4 刘铜华;吕仁和;高彦彬;;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并发症的作用途径[A];糖尿病(消渴病)中医诊治荟萃——全国第五次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9年

5 石凤英;王尧;;灵芝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形态学及微量白蛋白尿的作用[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三次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6 陈名道;李荣英;邵莉;;糖尿病饮食治疗的若干进展[A];中国营养学会第九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7 仝小林;李洪皎;;糖络并重治疗2型糖尿病[A];第九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李筱荣;李艳;刘巨平;袁佳琴;;糖尿病大鼠血—视网膜屏障损伤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杨毅;陈江华;王晶晶;秦岭;;雷帕霉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增殖和肥大的抑制作用[A];2007年浙沪两地肾脏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10 祁少海;刘坡;舒斌;谢举临;徐盈斌;黄勇;毛任翔;刘旭盛;;不同深度糖尿病大鼠烫伤模型的制备[A];第八届全国烧伤外科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赛珊 梁晓春 潘明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可显著改善症状[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王乐羊;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大有可为[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3 北京协和医院 梁晓春;对中医治糖尿病并发症研究的思考[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4 刘燕玲;肥胖是糖尿病的源头[N];健康报;2006年

5 仝小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论治[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6 汪敏;糖尿病皮肤易损元凶找到[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7 林兰;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8 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 梁晓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治疗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刘艳芳;糖尿病干预不能忽视抗氧化[N];中国食品报;2012年

10 谭小月;糖尿病与肾病关系研究的新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伟伟;苹果酸铬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活性、作用机制及安全性初探[D];江苏大学;2015年

2 刘宇;糖尿病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相关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3 李维辛;GLP-1受体激动剂治疗糖尿病的循证评价和对糖尿病大鼠胃动力影响的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4 田丽;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运动纤维的早期评价[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5 柳忠豪;糖尿病对口腔种植体骨整合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李波;饱和富氢液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7 米佳;Vaspin调控糖尿病炎症通路及苦酸通调法的干预机制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5年

8 林宣佑;从SCAP/SREBP脂代谢信号转导途径探讨苦酸通调方调控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5年

9 齐月;木丹颗粒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

10 王云;糖基化终末产物介导的平滑肌病变在糖尿病结肠动力障碍中的作用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宝明;低血糖指数挂面的研制及其对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影响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黄琼;姜黄素对糖尿病大鼠肺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D];湖北科技学院;2015年

3 褚淑蕾;PI3k-Akt信号通路在2型糖尿病大鼠易发心房颤动中的介导作用[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4 石鹰;二膦酸盐对糖尿病大鼠下颌骨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5 郑嫦;CNP对Ach引起的糖尿病大鼠胃平滑肌收缩增强的影响及IGF-1的干预效应[D];延边大学;2015年

6 李宁;益气养阴活血方对糖尿病大鼠大血管NF-κB表达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7 王婉秋;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动脉硬化大鼠血浆VEGF、TGF-β1及CTRP3水平的影响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8 宋倩;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LR-4水平与骨密度及影响因素关系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9 王丽霞;TLR4及相关炎症因子在糖尿病大鼠心脏、肝脏和肾脏中的表达[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10 孙雪培;极长链脂肪酸与2型糖尿病大鼠脑Aβ生成的关系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678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12678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a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