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内分泌论文 >

益生菌对变应性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12-28 16:17

  本文关键词:益生菌对变应性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出处:《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年1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变应性疾病 鼻炎 变应性 益生菌 酷酸杆菌 丁酸


【摘要】:正益生菌目前最常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如炎症性肠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新生儿黄疸等。但"卫生假说"的提出及后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肠道微生物能影响人体免疫功能,使益生菌是否能应用于变应性疾病的治疗成为一个热点。1变应性疾病的机制概述变应性疾病包括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哮喘、变应性皮炎、食物过敏等疾病,其发病率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日益升高,由AR发展为哮
[Abstract]:Positive probiotics are most often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digestive diseases, such as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 neonatal jaundice, and so on. However, more and mor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intestinal microbes can affect human immune function and make it possible for probiotics to be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diseases. 1, the mechanisms of allergic diseases are summarized, including allergic diseases, including allergic rhinitis (AR), asthma, allergic dermatitis, food allergy and so on. The incidence rate is increasing worldwide. AR is developing into asthma.
【作者单位】: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分类号】:R593.1
【正文快照】: 益生菌目前最常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如炎症性肠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新生儿黄疸等。但“卫生假说”的提出及后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 肠道微生物能影响人体免疫功能,使益生菌是否能应用于变应性疾病的治疗成为一个热点。1 变应性疾病的机制概述变应性疾病包括变应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斌,韩德民;变应性疾病的发生在增加[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2年05期

2 张燕萍;肺变应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2004年02期

3 李华斌;牟忠林;程雷;;变应性疾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07年02期

4 张媛;张罗;;变应性疾病的遗传学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年17期

5 陈顺香;变应性疾病改良脱敏方案的应用及体会[J];桂林医学院学报;1994年S1期

6 马瑞琴,曲百胜;变应性疾病与情感和行为的关系[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7年03期

7 李艳华;张建华;;有益菌与儿童变应性疾病[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年21期

8 杨奉玲;赵宇;;肠道微生物与变应性疾病[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年05期

9 宋克敏,杨蓉娅,敖俊红,张洁;百康生物共振治疗系统治疗变应性疾病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年10期

10 马静;董超;李晓江;张瀛;;白介素4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疾病[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业恕;;淄博地区407例变应性疾病相关因素临床研究[A];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第二次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马瑞琴;刘瑞玲;曲百胜;石富兰;李砚伟;;心理状态与变应性疾病相关性的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郭胤仕;许以平;王利民;朱丽君;曹玲仙;;变应性疾病患者对蜚蠊变应原特异性血清学反应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支崇远;龚莉莉;;花粉致人体变应性疾病的机制[A];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七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陶泽璋;许昱;;变应性疾病的自然进程及干预[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6 吴丽娜;罗斌;;呼和浩特市616例变应性疾病变应原调查分析[A];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钟南山;;卡介苗多糖核酸在变应性疾病防治中的作用[A];第一届全国变态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8 王宁;张克军;;变应性疾病患者特异性sIgE荞麦(f11)结果分析[A];中华医学会2010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暨中欧变态反应高峰论坛参会指南/论文汇编[C];2010年

9 宋瑜欣;曲慧杰;魏淑芬;;IVT体外检测变应原在儿童变应性疾病中的应用[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10 张罗;韩德民;顾之燕;;变态反应科学简史[A];第二届全国变应性鼻炎诊疗技术学习班讲义汇编[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越楠;包头市某三甲医院变应性疾病就医患者过敏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465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13465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c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