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内分泌论文 >

蛋白质组学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中的进展

发布时间:2018-01-08 15:13

  本文关键词:蛋白质组学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中的进展 出处:《临床皮肤科杂志》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蛋白质组学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摘要】:蛋白质组学利用一系列的技术,在基因组规模分析蛋白质表达情况,主要包括蛋白质表达丰度及其翻译后修饰等,从而分析组织或细胞的所有蛋白质的表达、结构和功能,最终实现临床应用。其主要技术系统包括:双向电泳、图像分析系统、蛋白鉴定方法、高通量系统与大规模处理机器人、数据库设置与检索系统。目前最常用的技术路线是蛋白质化学分离、二维电泳(2-DE)与蛋白质谱鉴定。该文介绍蛋白质组学及其研究技术,并对蛋白质组学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基础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Abstract]:By using a series of proteomics technology in genome scale analysis of protein expression, including protein abundance and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so as to analyze the tissues or cells of all protein expressio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the ultimate realization of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The main technical system includes: 2-DE, image analysis system, identification methods high throughput and large-scale processing system, robot, database setup and retrieval system. The technical route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chemical separation of protein,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2-DE) and protein identific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of proteomics, and proteomic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application in basic research are reviewed.

【作者单位】: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
【分类号】:R593.241
【正文快照】: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多器官、多系统受累,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SLE典型的实验室检查是血清中发现以抗核抗体(ANA)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可导致多系统受累。除了疾病的诊断外,包括危险因素的评估、无症状自身抗体阳性的意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洪楷;沈伟涛;;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及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研究进展[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黄卓春;石运莹;蔡蓓;王兰兰;武永康;应斌武;冯伟华;胡朝军;李永哲;;运用蛋白质指纹图谱技术建立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模式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3期

3 林文芳;陈林姣;彭浩;朱学艺;;不同生态型芦苇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系统的筛选和优化[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8年10期

4 于靖;王方;;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及其联合应用[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滨宾;邓丹琪;;蛋白质组学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中的进展[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6年05期

2 马松亚;蒋维昕;屈林丰;曹雪宁;谭玲;杨梅;;桉树无性系叶片蛋白质组双向电泳体系优化[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6年04期

3 曹君迈;张欣;;甘草愈伤组织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技术的建立[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5年03期

4 彭华明;王悦宁;王艳梅;;~1H NMR检测技术结合PCA及OPLS在SLE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5年13期

5 毕青;周雪;冀瑞琴;冯辉;;大白菜育性相关蛋白差异表达[J];华北农学报;2015年02期

6 占志勇;黄建建;汪阳东;田径;幸伟年;高伟;龚春;;双向电泳在植物蛋白质组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分析[J];南方林业科学;2015年02期

7 杨秋玉;耿兴敏;彭方仁;;杜鹃叶片3种蛋白质提取方法的比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8 白捚;邓丹琪;;蛋白组学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应用现状[J];医学综述;2013年23期

9 车文体;侯显良;戴勇;;应用蛋白组学与代谢组学技术筛选狼疮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国际免疫学杂志;2013年06期

10 史群;林玮;胡朝军;白伊娜;张文;张奉春;;应用蛋白指纹图谱筛选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生物标志物[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3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迪;郝飞;;系统性红斑狼疮蛋白组学研究进展[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0年02期

2 宋卫青;李化会;陈华波;原江水;殷晓婕;;应用SELDI-TOF-MS技术建立SLE患者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筛选模型[J];山东医药;2009年33期

3 黄卓春;石运莹;蔡蓓;王兰兰;武永康;应斌武;冯伟华;胡朝军;李永哲;;运用蛋白质指纹图谱技术建立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模式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3期

4 阮松林;马华升;王世恒;忻雅;钱丽华;童建新;赵杭苹;王杰;;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Ⅰ.蛋白质组关键技术[J];遗传;2006年11期

5 余初浪;严顺平;孙卫宁;杨玲;;适于水稻根、叶、悬浮细胞总蛋白质分析的高分辨率双向电泳方法[J];中国水稻科学;2006年05期

6 李肖芳;韩和平;王旭初;范鹏祥;李银心;;适用于盐生植物的双向电泳样品制备方法[J];生态学报;2006年06期

7 崔桂萍;王颖;黄慧玲;;蛋白指纹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年11期

8 朱学艺,王锁民,张承烈;河西走廊不同生态型芦苇对干旱和盐渍胁迫的响应调节[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3年04期

9 杨建平;系统性红斑狼疮35例早期误诊分析[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年04期

10 何瑞锋,丁毅,张剑锋,余金洪;植物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的改进与优化[J];遗传;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学军;药物蛋白质组学与药物发现[J];生理科学进展;2002年03期

2 孙颖,张阳德;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J];医学与哲学;2002年10期

3 ;“人类重大疾病的蛋白质组学研究”项目启动[J];医药世界;2002年04期

4 顾祖维;蛋白质组学[J];卫生毒理学杂志;2003年01期

5 蒋爱华 ,张梅;蛋白质组学:概念、技术及其在眼科的应用[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3年04期

6 ;蛋白质组和蛋白质组学[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3年04期

7 ;为在国际蛋白质组学研究上占有一席之地 记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4年01期

8 修瑞娟;微血管医学与蛋白质组学[J];中国微循环;2004年02期

9 王天生,孙虹;蛋白质组学在耳鼻咽喉科研究的应用[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4年02期

10 张敬军;蛋白质组学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学军;;蛋白质组学—药物发现的新途径[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第一部分)[C];2002年

2 曾嵘;夏其昌;;蛋白质组学的国内外进展[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3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曾嵘;夏其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一些体会[A];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石荣;程刚;贺福初;;线粒体蛋白质组学研究概述[A];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严顺平;孙卫宁;张敏华;苏维埃;汤章城;;应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研究水稻抗盐机理[A];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张国林;陈子s,

本文编号:13976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13976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1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