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能CTA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评估及危险因素相关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 型糖尿病 双能CT 下肢血管病变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出处:《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通过与金标准DSA的比较,分析应用双能(DE-CTA)检查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PAD)程度的准确性,以及PAD程度与相关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0例符合条件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下肢双能CTA检查以及DSA检查。将每个患者的一侧下肢血管按名称分成11个节段,两种方法一一比较;搜集每位相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研究组(有PAD,120例)和对照组(无PAD,50例)的两组患者的餐后2 h血糖(2 h 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通过对120例患者(2 640个血管节段)进行分析及比较,两类检查手段总的K值分别为0.909、0.961,两者的一致性非常好,而且双能CTA后处理方式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都比较高,基本达到90%;单因素分析表明2h BG、Hb A1c、TC、LDL-C等因素是发生PAD的影响因素。而多因素分析表明TC是引起T2DM发生PA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双能CTA和PAD在分析T2DM患者发生PAD方面有非常好的一致性,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用于PAD检查的一个高质量影像学检查手段。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ccuracy of DE-CTAs in detecting the degree of lower extremity vascular lesion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by comparing with gold standard DSA. Methods 120 eligibl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were selected. All patients were examined by dual energy CTA and DSA. Each patient's lower extremity vessels were divided into 11 seg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names. The two methods were compared one by one, and the clinical data of each patient were collected. The study group (120 cases with PADN) and the control group (50 cases without PADN) were treated with 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BGG),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N), triglyceride (TGN), total cholesterol (TC),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 and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 HDLC was measu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120 patients with 2 640 vascular segment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The total K value of the two methods was 0.909 ~ 0.961.The consistency of the two methods was very good, and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of the dual-energy CTA post-processing were high.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factors such as 2h BGG HbA1cTCLDL-C we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AD, while the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C was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of T2DM PAD. Conclusion Dual-energy CTA and PAD can be used to analyze the occurrence of PAD in T2DM patients. There is very good consistency, It can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 and become a high-quality imaging method for PAD.
【作者单位】: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吉林省地方病第二防治研究所;
【分类号】:R58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叶睿;任力杰;;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6年10期
2 李晶;朱美花;孙广平;胡涛;;双源CTA评价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年11期
3 张志华;王肃生;梁刚;冀航;侯春;;老年糖尿病足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年10期
4 贾睿博;詹晓蓉;;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年22期
5 郝永;宋云龙;王东;孟利民;;双能CTA与DSA对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诊断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3年10期
6 代雪梅;刘丹;刘凤;沈霞蔚;肖醉萱;;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年17期
7 孙英;任克;徐克;;CT血管成像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应用研究现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年23期
8 张龙江;卢光明;;双源双能量CT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J];放射学实践;2010年06期
9 王富军;齐会卿;杨艳辉;杜亚萍;丁海霞;孙寿广;代红沙;楚溪;李梅;;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价值比较及其意义[J];临床荟萃;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息迅;;双源CTA在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7年07期
2 毛骞;许卫东;孔宪哲;;双能CTA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评估及危险因素相关性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年04期
3 叶佳国;;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脑出血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年09期
4 沈玉国;冯程程;马静;;温通活血乳膏治疗早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年58期
5 孙小宇;李冬克;赫明锋;;磁共振血管造影对糖尿病足及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6年24期
6 万欣;刘锡明;苗积臣;吴志芳;;改进的多层螺旋CT线性插值算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12期
7 韩萌;郭君武;;低浓度对比剂心肌灌注在老年人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6年12期
8 李红;谭理连;利f^;陈德基;李志铭;李树欣;李阳勇;;320层CTA检测对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J];广东医学;2016年23期
9 邢娜;王富军;齐会卿;丁海霞;侯琳;檀淼;;sCD40L及sP选择素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介入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意义[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6年09期
10 宋强;;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J];临床医学;2016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华;王肃生;梁刚;冀航;侯春;;老年糖尿病足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年10期
2 万荣超;陈加军;;64层CT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探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年03期
3 萧剑彬;林少芒;张智辉;李强;艾文佳;刘金铃;;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工程;2014年03期
4 刘小溪;于世家;王镁;郑曙琴;;补气活血法联合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38例[J];陕西中医;2013年06期
5 李佳芮;李新胜;张玲;赵永才;刘婵;张金成;钱红霞;;腰围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J];河北医药;2013年06期
6 李文斌;李健;张微;徐积兄;刘建英;;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踝肱指数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年01期
7 孙英;任克;徐克;;CT血管成像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应用研究现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年23期
8 王竞;荣玉栋;;血清骨保护素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J];临床荟萃;2012年18期
9 李绍军;云芳;王宁;;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超声诊断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年06期
10 李晓岚;王敏哲;罗荔;;老年糖尿病足发病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柏瑞;欧陕兴;刘海凌;乔国庆;彭光明;许玉清;李凭跃;尹庆水;;双能染色减少征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中诊断价值初步探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年03期
2 吴春营;;定量CT对骨矿的确定:单能法和双能法的准确性[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89年02期
3 张唯唯;张华;;双能成像技术的最新进展[J];中国医疗设备;2012年09期
4 陈蓉;林守清;陈艳;杨秋红;陈凤领;;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身体成份精确度的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7年04期
5 吴胜勇;双能X线吸收法在动物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7年06期
6 张秋梅;;侧位双能X线吸收仪提高腰椎强度的测定精度[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95年01期
7 郝永;宋云龙;弥龙;刘侠;王东;毕永民;李相生;孟利民;;下肢双能CTA的临床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2年01期
8 姜保成;双能X线吸收比色计测定人体成分[J];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1998年04期
9 郝佳;张丽;邢宇翔;康克军;;基于同步辐射光源的双能CT成像方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郝永;宋云龙;弥龙;刘侠;王东;李相生;孟利民;方红;祝红线;;下肢双能CTA去骨去钙化功能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段云波;马海波;王石麟;潘子昂;何郁泉;秦汉娟;王质彬;黄力;刘忠厚;;双能X射线吸收术:精度及质控原则[A];骨质疏松研究与防治文集[C];1994年
2 王学武;钟华强;李清华;张健;康克军;;利用高能X射线小角度散射的双能成像物质识别方法初步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9册)[C];2009年
3 席道友;邹利光;;DDR双能减影胸部成像的临床应用[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蒋剑平 通讯员 诗钰 满红 李强;“双能”村干部领跑新宁农村建设[N];湖南日报;2006年
2 廖仲毛;“双能”人才最吃香[N];厂长经理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钰;头颈部双能减影CTA质量评估及临床应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巧;同步辐射双能CT图像的高精度配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6年
2 王丽新;双能CT基物质分解算法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3 赵田英;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4 王艳翔;双能X射线物质识别系统的研究[D];中北大学;2017年
5 郑鹏;双能CT系统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6 郝永;下肢动脉双能CTA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544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1554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