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内分泌论文 >

肥胖相关性肾病临床病理改变与线粒体功能障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6 08:13

  本文选题:肥胖相关性肾病 切入点:I-FSGS 出处:《天津医科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的:肥胖相关性肾病(ORG)以逐渐进展的蛋白尿和血肌酐升高为特征,病理表现为肾小球肥大症,可伴有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以线粒体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能量代谢异常是肥胖症的基本特征,但其与ORG临床病理改变的关系目前尚未明确。本研究观察了单纯肾小球肥大型ORG(O-GM)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型ORG(O-FSG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线粒体结构与功能改变,并与早期糖尿病肾病(早期DN)和特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I-FSGS)患者进行对比,初步探讨了肥胖相关性肾病临床病理改变及线粒体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17年4月共10年期间我院肾活检病理证实的ORG患者44例,其中29例为单纯肥胖相关性肾小球肥大组(O-GM组),15例为肥胖相关性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组(O-FSGS组)。选取2012年2月至2017年3月我院肾活检病理证实的特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患者(I-FSGS组)31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DN组)6例和薄基底膜肾病患者(对照组)6例。收集四组患者肾活检时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体重、身高、血压、白蛋白、肌酐、e GFR(CKD-EPI公式计算)、尿红细胞数、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临床实验室指标及光镜下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和肾血管病理改变。分别对比O-GM组与O-FSGS组、O-FSGS组与I-FSGS组、O-GM组与早期DN组患者上述临床与病理指标的差异。各组选取6例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患者肾小球足细胞分子标志物WT1、线粒体标志酶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OX)及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表达改变,比较各组患者肾小球足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分布及功能改变。结果:1.入选ORG患者年龄为36.2±9.9岁,性别男:女=31:13,BMI 32.4±2.9kg/m2,Scr 75.7±26.4μmol/L,e GFR 104.9±24.4ml/min/1.73m2,UA 412.2±115.0mmol/L,24h尿蛋白定量1.549±0.904g/24h,ALB 41.4±5.0g/L。O-GM组与O-FSGS组对比:临床指标方面,在Scr与e GFR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O-FSGS肾功能较差。病理上,肾小球节段硬化比例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O-FSGS组与I-FSGS组相比:临床指标方面,O-FSGS组有更高的ALB,更低的24h尿蛋白定量,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I-FSGS组中有12例患者出现典型肾病综合征(0%vs 38.7%,P0.05)。病理上,I-FSGS组节段硬化肾小球较重,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3.O-GM组与早期DN组对比:临床指标方面,早期DN组的患者年龄与OGM组相似(34.8±7.8 vs 38.0±9.9,P0.05)。早期DN组多表现出肾病水平的低蛋白血症与大量蛋白尿(0%vs 50.0%,P0.05),且ALB较低,24h尿蛋白较多,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上,早期DN组在肾小球系膜增生和肾小管间质病变上表现较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O-GM组、O-FSGS组、I-FSGS组和早期DN组的足细胞数相比对照组减少。O-GM组相比早期DN组多(P0.05)。在SDH表达中,ORG两组与早期DN组相比对照组均增高(P0.05),而I-FSGS组则减少(P0.05);O-GM组相比O-FSGS组高(P0.05);O-FSGS组相比I-FSGS组高(P0.05);O-GM组相比早期DN组高(P0.05)。在COX表达中,OGM组与早期DN组相比对照组增加(P0.05),O-FSGS组与I-FSGS组则稍有减少(P0.05)。O-GM组相比O-FSGS组高(P0.05);O-FSGS组相比I-FSGS组高(P0.05);O-GM组相比早期DN组高(P0.05)。五组肾小管上皮细胞Mfn2表达中,后四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I-FSG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GM组相比O-FSGS组高(P0.05);O-FSGS组相比I-FSGS组低(P0.05);O-GM组相比早期DN组高(P0.05)。电镜检查显示,四组肾小球足细胞线粒体数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其形态欠规则,存在较多空泡变性、线粒体自噬等病理改变。结论:1.ORG检出率0.8%,以青年男性患者多见,常表现为中等量蛋白尿,其肾小球滤过率多在正常范围。2.ORG患者存在明显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这可能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692;R58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Csaba P.Kovesdy;Susan Furth;Carmine Zoccali;;Obesity and kidney disease: hidden consequences of the epidemic[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7年01期

2 应岚;卢中秋;姚咏明;;线粒体融合蛋白2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2016年02期

3 吴睿;王锋;汪年松;;肥胖相关肾病发病机制与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2016年01期

4 李颖;夏天;;肥胖相关性肾病的研究进展[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5 徐潇漪;谌贻璞;;原发性与继发性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及亚型的临床特点比较[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年07期

6 沈雯雯;刘志红;陈慧梅;陈浩;徐峰;黎磊石;;肥胖相关性肾病:体重指数与蛋白尿的关系[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9年06期

7 陈意志;赵学智;吴俊;;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发病机制及其病理亚型的形态发生学基础[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8 金波;刘志红;葛永纯;谢红浪;王少凡;伏幼娟;黎磊石;;肾活检患者中糖尿病肾病流行病学特点的变迁[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9年02期

9 谭会斌;傅淑霞;杨林;曾文;李绍梅;李素敏;高志均;路学文;;足细胞损伤在预测肥胖相关性肾病发生中的价值[J];临床荟萃;2008年08期

10 陈慧梅;刘志红;李世军;陈惠萍;王庆文;黎磊石;;肥胖相关性肾病患者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邵秋和;;糖尿病肾病10例患者10年观察随访[A];2006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十次全国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本文编号:16190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16190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f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