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调控sHLA-G上调Treg治疗SLE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本文选题:间充质干细胞 切入点:人类白细胞抗原G 出处:《南京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摘要】: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淋巴细胞过度活化、自身抗体产生、免疫复合物沉积、炎性细胞因子增多等。近年来研究显示,狼疮患者体内Treg细胞数目和功能都存在异常,在狼疮的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人类白细胞抗原G(Human leukocyte antigen-G,HLA-G)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功能,可以抑制T细胞增殖和上调Treg细胞,包括膜结合型HLA-G(mHLA-G)及可溶性HLA-G(sHLA-G)两种分子表达形式。sHLA-G是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分泌的一个关键的调控因子。MSCs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功能,治疗难治性SLE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检测SLE血清sHLA-G的变化,分析sHLA-G水平和SLE病情活动指标的相关性;探讨MSCs移植治疗狼疮鼠和SLE患者的疗效及机制;阐明MSCs通过sHLA-G上调Treg细胞治疗SLE的机制。方法:1)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8例SLE患者与32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sHLA-G的水平,分析SLE患者sHLA-G水平与SLEDAI评分、病程时间、血小板、肝功能、肾功能、血清补体C3、C4、血清抗dsDNA抗体、血沉、C反应蛋白、24小时尿蛋白等相关性;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Ficoll法)分离15例SLE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流式细胞术检测 CD4+ILT2+、CD8+ILT2+、CD19+ILT2+和 Treg细胞百分率。2)用小分子干扰 RNA(SmallinterferingRNA,siRNA)干扰 MSC 表达的 sHLA-G,然后将24周龄雌性B6.MRL-Faslsr小鼠随机分为MSCs治疗组、HLA-G siRNA MSCs治疗组和PBS组,并设同样周龄的雌性C57BL/6小鼠为对照组,分别从尾静脉注射1×106个细胞或等体积PBS。6周后处理小鼠。检测小鼠脾脏指数、24小时尿蛋白、淋巴细胞亚群,分析肾脏病理。10例难治性SLE患者进行人脐带 MSCs(Umbilical Cord-derived MSCs,UC-MSCs)移植,按 106 个/kg 体重输注细胞。移植前及移植后24小时分别抽取全血,分离血清,ELISA检测移植前后sHLA-G和TGF-β1变化,流式检测Treg细胞和其表面PD-1、CTLA-4分子水平以及CD4+ILT2+、CD8+ILT2+细胞和CD19+ILT2+细胞百分率。3)分离SLE患者及健康对照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derived MSCs,BM-MSCs),ELISA及PCR检测SLE患者及健康对照者BM-MSCs的sHLA-G表达。将SLE患者PBMC与UC-MSCs不同比例下共培养3天,加或不加HLA-G中和抗体,流式检测CD4+CD25+Foxp3+ T细胞百分率和T淋巴细胞增殖变化。磁珠分选CD4+ T和CD4+CD25-T细胞,与MSCs共培养3天。IFNy刺激MSCs 48小时后PCR检测HLA-G mRNA表达。诱导SLE患者巨噬细胞,与MSCs共培养48小时,PCR检测HLA-G mRNA表达。结果: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sHLA-G水平(19.6±10.9ng/ml)较无肾脏累及的SLE患者(25.3±8.8ng/ml)显著降低;活动性狼疮患者(SLEDAI4)的血清sHLA-G水平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此外,SLE患者血清sHLA-G水平与疾病病程、血肌酐、尿素氮、尿酸和24小时尿蛋白呈负相关,与血小板呈正相关。SLE患者CD4+ T细胞和CD19+ B细胞上sHLA-G受体ILT2表达及Treg细胞百分率显著下降,且CD4+ILT2+T细胞百分率与Treg细胞百分率成正相关。在小鼠中,MSCs治疗组脾脏指数、24小时尿蛋白、肾脏病理显著改善,但HLA-G siRNA MSCs治疗组与MSCs治疗组疗效基本相当。两个细胞治疗组均可显著上调Treg细胞、Breg细胞和巨噬细胞百分率,下调Th17、Tfh细胞百分率,HLA-GsiRNA MSCs治疗组下调浆细胞能力稍弱。SLE患者MSCs移植治疗后血清sHLA-G水平显著升高,Treg水平及其表面PD-1、CTLA-4水平显著升高,CD4+ILT2+细胞百分率也显著升高。SLE患者BM-MSCs表达sHLA-G水平较健康对照组表达水平下降。MSCs体外可以浓度依赖性的上调Treg细胞百分率,加入HLA-G中和抗体后Treg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MSCs可以部分通过sHLA-G抑制CD4+T淋巴细胞增殖。MSCs可以上调CD4+T细胞中的Treg细胞百分率,但不能诱导CD4+CD25-T细胞转化为Treg细胞。IFNy可以上调MSCs表达的HLA-G mRNA水平。MSCs不能上调巨噬细胞表达的HLA-G mRNA水平。结论:SLE患者体内sHLA-G及其受体ILT2表达异常,可能参与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MSCs移植治疗SLE患者可上调sHLA-G和Treg细胞,提示MSCs可能通过调控sHLA-G上调Treg细胞治疗狼疮患者,但在小鼠中可能不通过调控sHLA-G发挥作用。
[Abstract]:BACKGROUND :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 SLE ) is a kind of autoimmune disease involving multiple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 SLE ) . The levels of serum sHLA - G and TGF - 尾1 were detected by ELISA and PCR . The levels of serum sHLA - G and CD4 + CD25 - T cells were detected by ELISA and PCR . The levels of serum sHLA - G and CD4 + CD25 - T cells were detected by ELISA and PCR . Results : The serum sHLA - G levels of SLE patients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LEDAI score . The expression of sHLA - G receptor ILT2 and the percentage of CD4 + ILT2 + cells in SLE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healthy controls .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593.2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玉芳;顾远锡;;某些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百分率与T_μ/T_γ比值的变化[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89年05期
2 张爱珍;黄祥寿;陈杏凤;;T淋巴细胞绝对值对放射线工作者健康调查的意义[J];浙江医科大学学报;1991年04期
3 沈关心,刘恭植,邓瑞麟;癌肿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J];武汉医学院学报;1984年01期
4 栾凤君;仲来福;夏元洵;;接触苯女工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状态调查研究[J];大连医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5 ;小儿免疫及原发性免疫缺陷病[J];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1986年01期
6 张卫琴;赵金强;;胃癌术后施心理干预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百分率的变化[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1年05期
7 邱玉兰;中间型细胞百分率异常的实验观察[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S1期
8 张永红,刘其芬,林明杰,卢娜,张文红;计算线索细胞百分率对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价值[J];重庆医学;2001年02期
9 王萍;胥冰;张丽君;;不同类型HBV感染者外周血Treg/Th17细胞的变化及意义[J];陕西医学杂志;2013年11期
10 王萍;胥冰;张丽君;;不同类型HBV感染者外周血Treg/Th17细胞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春莉;裘宇容;;流式细胞仪对SLE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检测[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张姗姗 许勇钢 杨晓红;MRL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与中医分型有关[N];中国医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崔红旺;RIP1/3依赖的程序性坏死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2 王婷;眼内Foxp3~+Treg细胞的上游信号调控机制及其与眼免疫赦免的关系[D];青岛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周一龙;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外周血Th17/Treg的变化及意义[D];新乡医学院;2015年
2 张茹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hl7/Treg平衡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Foxp3)水平的分析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3 刘晓冰;外周血Th17、Treg、Tfh的变化在桥本甲状腺炎中的意义[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5年
4 孔玮;红斑狼疮患者Bruton酪氨酸激酶变化的临床意义及间充质干细胞对其表达的调节[D];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
5 杨旭初;三种中药制剂促化疗增敏作用的体外实验[D];郑州大学;2010年
6 李云;T-bet等多项免疫指标检测在AA与MDS鉴别诊断中的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7 唐文静;高IgM综合征临床与分子特征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842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1684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