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内分泌论文 >

葛根芩连汤联合硫辛酸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评价

发布时间:2018-04-21 04:57

  本文选题:葛根芩连汤 + 硫辛酸 ; 参考:《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年09期


【摘要】:目的:旨在评价葛根芩连汤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DPN患者9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常规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00 m L(5m L 10%氯化钾+5 m L 25%硫酸镁+40 mg三磷酸腺苷+100U辅酶A+维生素B1 150 mg+维生素B12 0.5mg),另补加α-硫辛酸注射液600 mg+生理盐水200 m L静脉滴注,1次/d,进行两个疗程,每个疗程持续15 d,期间间隔停药3 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葛根芩连汤,疗程同常规组。观察各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评价治疗前后治疗有效率,神经传导速度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总体有效率为95.56%,明显优于常规组66.67%,且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提高,差异均有显著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硫辛酸治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Gegen Qinlian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伪-lipoic acid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Methods 90 patients with DP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outine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with 4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routine group was given 0.9%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200 mL / L 5 m L 10% potassium chloride 5 mL 5% magnesium sulfate 40 mg adenosine triphosphate 100U coenzyme A vitamin B 1 150 mg vitamin B 12 0.5 mg / g and 伪 -lipoic acid injection 600 mg normal saline 200 m. L-intravenous drip was given once a day for two courses of treatment. Each course of treatment lasted for 15 days and stopped at intervals of 3 days. On this basis,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Gegen Qinlian decoction for the same course of treatment as the routine group.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were observed, and the effective rate,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evaluat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5.56,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routine group (66.67), and the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 0.05). There was no adverse reaction in both groups. Conclusi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lipoic acid on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is remarkable and worth popularizing.
【作者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枣庄医院;青岛市胸科医院;
【基金】:青岛市中医科研计划项目(2014-zyz002)
【分类号】:R58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静;刘婉蓉;;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06期

2 李兴明;何小燕;刘建祥;;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1年01期

3 张继刚;臧义献;;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1年35期

4 张忠民;苟芳芳;;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年25期

5 孙世辉;;关于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伴有急性脑梗死的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年01期

6 陈亚宁;;硫辛酸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耳鸣2例[J];人民军医;2013年07期

7 牛颜丽;吴国富;袁靖;丁佳;吴银环;罗薇;;硫辛酸联合聚维酮碘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3年09期

8 陈荣平;吴涓涓;宋海锋;任家庚;莫文庆;奉继运;邓虹;;硫辛酸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4年22期

9 张锺儒,罗椒衍;抗氧化剂硫辛酸口服治疗3周对有症状的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的疗效[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1年03期

10 庄旭心;蔡德;魏敦灿;谢奕如;毛东阳;;硫辛酸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云枝;;丹红注射液与硫辛酸注射液对于2型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治疗的疗效判断[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2 贺毅;朱燕;杨红燕;;木丹颗粒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3 童强;周厚地;段炼;徐静;管凌志;郑宏庭;;硫辛酸在糖尿病早期肾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4 郑景晨;龚小花;汪大望;沈飞霞;;a-硫辛酸对高糖诱导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CP-1、b-ICAM-1表达的影响[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会议材料汇编[C];2006年

5 李万根;李红梅;孙卫文;;高糖增加内皮细胞NF-κB表达而a-硫辛酸有保护作用[A];2008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柳青;史茂伟;张静;;a-硫辛酸致老年糖尿病患者皮肤过敏反应一例[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姜福丽;刘思颖;李佳宁;周伟_g;闫爽;;α硫辛酸对糖尿病患者微循环血流变影响的研究[A];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专题报告及论文集[C];2012年

8 何继东;欧阳晓波;张兰;;a-硫辛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系统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9 王硕;张晓妍;李凤华;惠立超;刘新宇;;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治疗[A];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10 唐正和;杨燕;邹延新;管庆波;;a硫辛酸治疗腹型肥胖的2型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陈爽;补充甲型硫辛酸既防病又抗衰老[N];健康报;2003年

2 米内网 李运英;硫辛酸胶囊借势发力[N];医药经济报;2013年

3 胡德荣;硫辛酸与乙酰肉碱搭配可预防肥胖相关疾病[N];健康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建璞;硫辛酸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陈净;硫辛酸联合中药足浴治疗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李默;硫辛酸抑制高糖诱导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D];大连医科大学;2017年

4 高丽红;硫辛酸对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0年

5 马春明;硫辛酸对高Hcy、高糖所致小鼠足细胞内质网应激性凋亡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6 代新华;硫辛酸对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及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7 侯永华;高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NF-κB-iNOS-NO通路的影响及硫辛酸的干预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8 陈凯;α-硫辛酸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D];中南大学;2013年

9 王文萍;硫辛酸对糖尿病大鼠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及肾脏NF-KB和ICAM-1及VCAM-1表达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10 宋辉;血痹丹合剂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3例临床疗效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810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17810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4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