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内分泌论文 >

二甲双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西格列汀的疗效及药物经济学评价

发布时间:2016-11-17 09:14

  本文关键词:二甲双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西格列汀的疗效及药物经济学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二军医大学》 2013年

二甲双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西格列汀的疗效及药物经济学评价

梁菁菁  

【摘要】:研究背景: 糖尿病是一种一个需要终生治疗的慢性疾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会引起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其经济负担。控制好血糖使之达到或接近理想水平,是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有效手段。目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品种繁多,各有特点。医生不仅需要从疗效上判断治疗策略的优劣,还需使用用药物经济学的方法选择一种合理的治疗策略,在降低血糖,延缓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同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西格列汀是一种新的治疗糖尿病药物—DPP-4抑制剂,它通过抑制DPP-4酶活性,防止其对GLP-1的降解,增加血浆中活性形式的GLP-1的浓度,起到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此外还有不易引起低血糖和不增加甚至减轻体重的特点,是近年来糖尿病治疗的新热点。 研究目的: 通过158名足量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和观察,,比较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两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成本一效果分析。 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对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在我院内分泌门诊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58例,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年龄30-75岁,服用二甲双胍1500mg至少1个月而血糖控制不佳患者。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前瞻、随机、对照试验,治疗时间为12周。经过筛选并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二甲双胍+吡格列酮组):二甲双胍,用法:1.5-2g·d~(-1),餐后服用;吡格列酮,用法:起始量为30mg·d~(-1),可根据餐后血糖调节吡格列酮剂量,调整为15mg d~(-1)或45mg d~(-1);试验组(二甲双胍+西格列汀组):二甲双胍用法:1.5-2g·d~(-1),餐后服用;西格列汀用法:100mg·d~(-1),早餐前服用。记录患者加服药物前的年龄、性别、体重、BMI、糖化血红蛋(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2h)等指标。以HbA1C、FBG、PBG2h为主要观察指标,体重、不良事件发生率等为次要观察指标。统计2组治疗期间的费用,进行成本分析,并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及建立Markol模型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 三、统计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和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临床治疗结果 1.血糖变化 试验组中,FBG由治疗前的9.1±0.8mmol/L降低至治疗后的7.3±1.0mmol/L(p0.05),PBG2h由治疗前的13.5±2.1mmol/L降低至治疗后的11.0±2.1mmol/L(p0.05),HbA1C由治疗前8.1±0.6%,降低至治疗后的,7.1±0.6%(p0.05)。对照组中FBG由治疗前的9.0±0.8mmol/L降低至治疗后的7.1±1.0mmol/L(p0.05),PBG2h由治疗前的13.7±2.1mmol/L降低至治疗后的10.6±1.7mmol/L(p0.05),HbA1C由治疗前8.1±0.6%,降低至治疗后的6.8±0.7%(p0.05)。 2.体重变化及血脂变化 试验组中体重由治疗前的72.9±8.7kg降低至治疗后的71.8±8.7kg,治疗后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LDL-C、HDL-C均较治疗之前下降(p0.05)。对照组中,体重由治疗前的72.4±8.8kg增加至治疗后的72.8±8.7kg,治疗后TG、TC、LDL-C较HDL-C较治疗之前下降(p0.05) 二、安全性分析 治疗期间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较少,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6.9%和1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1.39%和3.75%,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 三、经济学评价 1.临床效果 12周治疗结束时,试验组降低FBG的有效率为77.8%、降低FBG2h的有效率为75%、HbA1C下降了1.1±0.7%,对照组降低FBG的有效率为85%、降低FBG2h的有效率为82.5%、HbA1C下降了1.3±0.8%,均无明显差异(p0.05)。 2.卫生保健成本对照组费用为2422.3±165.5元,试验组费用为1928.7±62.3元,试验组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 3.成本一效果分析 在降低FBG方面,试验组的C/E为24.8,即FBG每下降1%,所需成本约为24.8元,对照组C/E为28.5,即FBG每下降1%,所需成本约为28.5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增量成本效果(C/E)为68.6。在降低PBG2h方面,试验组的C/E为25.7,即PBG2h每下降1%,所需成本约为25.7元,对照组的C/E为29.4,即PBG2h每下降1%,所需成本约为29.4元。增量成本效果(C/E)为65.8元。在markov模型中以HbA1C变化值为健康效果测量指标,结果显示对照组期望成本为2292.6元,C/E为2047元。试验组期望成本为1847.4元,C/E为1885.1元。 4.对药品价格的敏感度 将试验组与对照分别将药物治疗成本价格下降10%,检查成本上调5%后,观察结果稳定性,结果发现以FBG、FBG2h、HbA1C为效果测量指标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会相应变动,但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的成本-效果比仍然优于二甲双胍联用吡格列酮。 结论 1、在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方面,加用西格列汀与加用吡格列酮均有效。两组在降低HbA1C、FBG、PBG2h的疗效方面未见明显差异。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组中患者体重有下降,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组中,患者体重上升。两组低血糖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两者无明显差异。 2、降低空腹及FBG2h的有效率及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方面,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组成本-效果比均优于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组,且不受价格浮动的影响。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587.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晋红,杨樟卫;药物经济学的不同研究方法及相互比较[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0年05期

2 邹大进;陈榕;;肠促胰素类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评价[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1年04期

3 宋丹丹;邹大进;;胰高血糖素在高血糖发生和调控中的作用[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1年04期

4 徐雷;冯波;倪亚芳;李栩;王华;;上海市浦东新区2型糖尿病疾病经济负担现状及患者自我评估分析[J];上海医学;2011年05期

5 朱彩蓉,倪宗瓒,孙克宏;评价罗格列酮钠治疗2型糖尿病长期效果的Markov模型[J];卫生研究;2005年03期

6 夏苏建,杨莉,胡善联;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的住院费用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04年09期

7 陈兴宝,唐玲,陈慧云,赵鲁勇,胡善联;2型糖尿病并发症对患者治疗费用的影响评估[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年04期

8 方文军;简蔚霞;胡静芳;秦利;苏青;;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46例[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2年09期

9 邹大进;;肠促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生理学和药理学特点[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9年03期

10 陆菊明;;沙格列汀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英,屈建;浅谈药物经济学在医院中的应用和价值[J];安徽医药;2001年04期

2 霍保世;;技术创新人才流动变化的综合预测与控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刘伟洁;詹棠森;;马尔柯夫链在陶瓷产品市场预测与决策中的应用[J];办公自动化;2008年22期

4 刘新红;;随机利率下一种家庭联合保险的精算模型[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廖成林,孙洪杰;企业流动型客户占有率及其效益的马尔科夫预测[J];商业研究;2003年05期

6 宋庆龙;宋程成;;马尔可夫链在市场经济预测中的应用[J];商业研究;2009年02期

7 李洪;;关于抗生素和痰热清注射液联合用药的经济学分析[J];才智;2011年35期

8 郭庆旺,吕冰洋,何乘才;我国的财政赤字“过大”吗?[J];财贸经济;2003年08期

9 刘秀容;冯正平;刘智平;李启富;;强化随访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重庆医学;2006年09期

10 金志萍;于雪梅;;上海某社区卫生院转诊糖尿病患者的调查分析[J];重庆医学;201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莉莉;张文杰;卢熠;潘淑萍;李坚;关心;;利用药物经济学理论探索药品医疗保险和价格管理[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2 刘韬;杨樱;徐月红;陈倩超;林子超;黄红兵;;奥沙利铂两组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成本-效果分析[A];广东省药学会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10年

3 丁培培;伍海华;;汇率波动的分形与混沌[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4 刘兆君;;保险公司经营风险的模糊度量[A];第八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杨樟卫;王志超;张梅玲;;医院药房调剂服务成本的模型化研究[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6 张方;傅书勇;王曼;杜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两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用分析[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7 杨樟卫;王志超;张梅玲;;医院药房调剂服务成本的模型化研究[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8 张方;傅书勇;王曼;杜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两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用分析[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9 张若明;平其能;储刚;李采涓;;我国药物经济学研究论文的现状与建议[A];2011年全国医药学术论坛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10 黄展妙;;糖尿病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会议材料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桠;参芪复方调控GK大鼠血管PTEN/PI3K通路与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桑海强;应用Markov模型对高血压病两种初始联合方案治疗效果的药物经济学评价[D];中南大学;2010年

3 刘超;糖尿病对椎间盘和终板退变的影响: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杨越;基于超统计理论的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任淑红;民航发动机性能可靠性评估与在翼寿命预测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王孝勇;无症状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人群社区筛查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宋剑斌;资产价格泡沫与经济增长[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李冰;动态车队管理问题的模型及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9 章融;证券市场中的羊群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朱彩蓉;糖尿病治疗效果的药物经济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文君;健康管理理念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王平;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孙朗伟;基于Black-Scholes推广模型对我国股本认购权证定价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张洋;对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周鹏;某高校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6 戚树斌;两种方法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折的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王晓薇;糖尿病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叶蓁;利息的近似理论、资本市场与项目可行性评价[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刘颖;糖尿病患者社区规范化管理模式初探[D];浙江大学;2011年

10 鲜雪梅;糖尿病患者行为评价体系的构建[D];浙江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济华,臧桐华,杨明功;糖尿病及并发症与疾病负担[J];疾病控制杂志;2000年03期

2 张艳梅;柳海燕;陶晓倩;时姗姗;卢坤刚;韩雪峰;崔英霞;戈一峰;李晓军;姚兵;;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对In-R1-G9细胞表达胰高血糖素的影响[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年11期

3 孙晔子;王粹芳;崔世维;;胰高血糖素在2型糖尿病发展中的作用探讨[J];山西医药杂志;2008年12期

4 吴鸿;邹大进;;糖尿病新药应用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年10期

5 杨篷;韩玉麒;程晓芸;吴国亭;;胰高血糖素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6期

6 唐玲,陈兴宝,陈慧云,赵鲁勇,胡善联;中国城市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经济负担[J];中国卫生经济;2003年12期

7 陈兴宝,唐玲,陈慧云,赵鲁勇,胡善联;2型糖尿病并发症对患者治疗费用的影响评估[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年04期

8 冯波,李栩,黄亦文,乐秀康,富明,陈明慧,戴明德,倪亚芳,赵竹芳,周凤英,孟仲莹,王惠玲,姚国良,张容,刘昊,张小倩;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人群糖尿病状况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年03期

9 杨樟卫,张钧;成本-效用分析方法与应用[J];中国药房;1998年02期

10 冯海英;丁焕然;史视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胰高血糖素的关系[J];中国综合临床;2006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李万根;麦坤仪;宫雅南;朱沛庄;邓煜辉;;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或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邓晨昕;高凌;张海蓉;;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的影响[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0年06期

3 曹厚德;;正在使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不宜作DSA造影检查[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年05期

4 梁剑梅;;浅谈二甲双胍的临床应用和重要性[J];医学信息;2010年07期

5 杨廷侠;刘成亮;;二甲双胍不同剂型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评价[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高蕾莉;纪立农;;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8年09期

7 庞岩;;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利与弊”[J];中国当代医药;2010年10期

8 杨力;牛慧云;赵彩萍;;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年08期

9 樊燕平;;二甲双胍临床应用观察与分析[J];首都医药;2011年18期

10 刘兴东;;六味地黄汤加味结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20例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丽娟;万学思;李延兵;;二甲双胍短期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叶酸、维生素B12的影响及叶酸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张贝;;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或基础胰岛素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郭力;李显筑;王梅;;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及其机理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4 廖云飞;陈璐璐;曾天舒;余帆;;二甲双胍治疗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数目和功能[A];2008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列研讨会暨中青年英文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5 张雅萍;王玉珍;张胜兰;徐向进;邵红;姬秋和;;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复方片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观察[A];2006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十次全国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赵明;杜宏;冯根宝;王坚;;二甲双胍对DM2模型大鼠胰腺β细胞SUR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7 甄东户;汤旭磊;成建国;韩婕;刘丽娟;傅松波;;二甲双胍减轻糖基化终末产物对成骨细胞功能的损害[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于雪梅;冯萍;金慧英;;二甲双胍治疗伴高胰岛素血症超重青少年临床研究[A];全国首届代谢综合征的基础与临床专题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王述进;;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A];全国首届代谢综合征的基础与临床专题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张金萍;杨文英;洪天配;杨金奎;;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A];2006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十次全国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 杨文英;[N];健康报;2007年

2 章潮忠 袁克俭;[N];健康报;2006年

3 廖鹏;[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4 张柏林;[N];中国医药报;2011年

5 王欣;[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6 朱弘;[N];健康报;2007年

7 张旭;[N];中国医药报;2008年

8 中华医学会湖北省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徐焱成;[N];健康时报;2008年

9 记者 张旭;[N];中国医药报;2006年

10 驻沪记者  朱茜;[N];医药经济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艳飞;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机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2 屈展;二甲双胍对肝癌细胞体内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黄为;二甲双胍对胆管癌细胞株RBE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肖行远;二甲双胍通过抑制IGF-1轴下调良性前列腺上皮细胞生长活性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吕娇;二甲双胍对高糖环境下颌骨成骨细胞影响的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6 龚燕平;二甲双胍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7 薛婧;二甲双胍抑制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间质细胞生长的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8 宋柏林;点穴推拿在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和低度炎症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邢立杰;1、第一部分 二甲双胍对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作用的研究2、第二部分 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MYD88L265突变的研究3、第三部分 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IL-6预后意义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10 侯涛;二甲双胍对肺腺癌细胞系PC9、PC9/GR增殖抑制、凋亡诱导及吉非替尼增敏作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苓;二甲双胍对血清维生素B12水平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年

2 任卓;二甲双胍对脂肪变性成肌细胞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3 高雅;二甲双胍和游泳运动对肥胖大鼠血清Visfatin及肾周脂肪等Visfatin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4 罗莉;二甲双胍和有氧运动对高脂诱导肥胖大鼠血清及不同组织Visfatin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5 林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与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及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6 陈淼;二甲双胍对非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UAE CysC Hcy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年

7 周小智;AGEs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的影响及二甲双胍干预作用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8 梁菁菁;二甲双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西格列汀的疗效及药物经济学评价[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9 李晓林;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患者的疗效观察[D];青岛大学;2005年

10 陆伟丰;苯氟雷司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二甲双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西格列汀的疗效及药物经济学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85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1785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6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