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内分泌论文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3年随访

发布时间:2018-05-24 00:07

  本文选题: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 移植 ; 参考:《中国免疫学杂志》2017年06期


【摘要】: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前后患者免疫学指标、细胞因子表达量的变化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例SLE患者,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基础上,静脉输注培养增殖6代以内的UC-MSC,检测UC-MSC移植治疗SLE前后与其免疫病理相关细胞因子CTLA-4、IL-15、IL-2、CD86、IL-17c、Foxp3、TGFβ2的相对表达量。治疗前后进行SLEDAI评分测定并检测血尿常规、24 h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结果:UC-MSC移植治疗后IL-15、IL-2表达量均下降,CTLA-4表达量上升,CD86、IL-17c、Foxp3、TGFβ2表达量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UC-MSC移植治疗后补体C3、C4水平、血清白蛋白量较治疗前升高,24 h尿蛋白定量、SLEDA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UC-MSC移植治疗SLE过程中10例移植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无与移植相关并发症。结论:UC-MSC能够调节SLE患者体内参与免疫应答调控的细胞因子的表达量;UC-MSC移植治疗SLE可升高血清白蛋白及补体C3、C4水平,降低24 h尿蛋白量,减轻肾脏损伤,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UC-MSC移植治疗SLE具有良好的安全性;UC-MSC移植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治疗SLE的方法。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immunological indexes, cytokine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efficacy of UC-MSCT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Methods: ten patients with SLE were selected and intravenously infused with UC-MSCs for less than 6 generations of proliferation on the basis of hormone and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 The relative expression of TGF- 尾 2 and CTLA-4 IL-15 IL-21, IL-86, IL-17cTGF- 尾 _ 2 were detected before and after UC-MSC transplantation. SLEDAI scores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24 h urine protein, liver and kidney function, immunoglobulin and complement levels were measured.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IL-15 and IL-2 decreased after the transplantation of UC-MSC and the expression of CTLA-4 increase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xpression of TGF- 尾 _ 2 between IL-17ctrol and Foxp3TGF- 尾 _ 2 after transplantation of UC-MSC,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level of complement C _ 3N _ 4 after transplantation of UC-MSC. The serum albumin level was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and 24 h urinary protein quantification and SLEDAI score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During the course of UC-MSC transplantation for SLE, there were no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and no transplantation-related complications in 10 patients. 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 of cytokines involved in immune response reg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SLE can be regulated by WUC-MSC. UC-MSC transplantation can increase the levels of serum albumin and complement C _ 3N _ 4, decrease 24 h urinary protein content, and alleviate renal injury after UC-MSC transplantation.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UC-MSC transplantation has good safety in the treatment of SLE. UC-MSC transplantation may be a feasible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SLE.
【作者单位】: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四川省人民医院城东病区内一科;昆明市延安医院中心实验室;昆明市延安医院肾脏内科;
【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社会事业发展专项)2010CA004,云南省科技厅对外科技合作项目(国际合作)2013IA013
【分类号】:R593.2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包学恩;系统性红斑狼疮20例分析[J];山东医药;2000年16期

2 蒋明;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治疗的最新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年01期

3 尹培达;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J];新医学;2000年01期

4 谢可锋,曹建春;数病并存非真相 一元分析得确证──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长期误诊经过[J];新医学;2000年09期

5 张强,苏明,朱永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24小时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及临床意义[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0年06期

6 李蔚林,李东辉,孙淑萍,孟红珍,刘军,李伟玲;高原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应对方式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年08期

7 蒋天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少见表现与误诊[J];中国综合临床;2000年03期

8 张秋生,崔惠敏,叶任高;老年人系统性红斑狼疮62例临床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0年02期

9 蔡绥,郑敏,孙国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amm-Horsfall蛋白 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年01期

10 兰海梅,刘晓加;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丁丁;杨正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A];第八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2009年医学遗传学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2 陈勇;楼燕如;忻霞菲;王庭辉;黄华;周丽;;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FoxP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A];2009年浙江省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顾越英;;系统性红斑狼疮与妊娠[A];2009年浙江省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冯琴;纪超;杨波;毕志刚;;40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回顾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张剑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预防和调护[A];2009年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江必明;王静;;气溶胶生物电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综合治疗中的应用——附1例报告[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7 杨金英;李贵安;;系统性红斑狼疮五年随访[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8 张广中;王萍;蔡念宁;陶毅;孙丽蕴;;40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情况分析[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9 林冰;吴东海;王丽英;曹慧颍;张政新;刘艳秋;;不同性别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分析比较[A];首届全国中青年风湿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孙铀;张凤山;;1995-2005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感染因素回顾性分析[A];第十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免疫科 薛鸾 主任医师;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预后和转归[N];上海中医药报;2010年

2 记者 王丹;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国数据”发布[N];健康报;2011年

3 仇逸;我国科学家发现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致病基因[N];北京科技报;2003年

4 解放军福州总医院风湿科 李忆农博士;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绝症吗?[N];福建科技报;2004年

5 栗占国 罗刚;系统性红斑狼疮用药要规范[N];健康报;2006年

6 孙维生;如何早期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N];潮州日报;2009年

7 陈静;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N];保健时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胡德荣;降伏红斑狼疮 “仁济”领跑[N];健康报;2010年

9 通讯员 孙国根 记者 陈青;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新疗法[N];文汇报;2011年

10 孙国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有了“新钥匙”[N];中国医药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辛倩;MiR-155通过调控S1pr1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李蕊;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浆microRNA表达谱筛查与验证的初步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3 吴昊;系统性红斑狼疮中MDSC通过产生Arg-1促进Th17细胞分化和疾病进展[D];吉林大学;2016年

4 钱君岩;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肺动脉高压的临床队列及生物标志物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5 王紫倩;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长期预后[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6 李敏;A20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模型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6年

7 伍洲炜;常见诱发因素加重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8 王红英;超声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陈志强;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年

10 陈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易感相关基因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烨;TLR9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动脉粥样硬化小鼠中对肾脏损伤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李连连;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3 汪晓平;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u樗乇泶锛捌溆隒D4~+CD25~+Foxp3~+Treg细胞相关性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郭颖;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5 王国芬;滋阴降火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评价及其对细胞因子IL-10、IL-18的影响[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车国柱;Th1/Th2及Th17/Treg平衡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前后变化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7 杨金华;CD19~+CD5~+B细胞、白细胞介素-1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其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8 邸宇姿;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感染的临床分析[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9 冉昕;系统性红斑狼疮与海拔及季节因素关系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10 冯莉霞;系统性红斑狼疮复发患者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19269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19269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4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