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内分泌论文 >

胰岛素对大鼠vsmc增殖及下调AP-1抑制血管平滑肌α肌动蛋白表达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02 09:28

  本文选题:血管平滑肌 + 胰岛素 ; 参考:《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研究背景及目的我国大约有4085万人是糖尿病患者,其人数已经位居世界第二。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及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为此,人类的身体及心理健康遭到了严重的危害。当患者被诊断为糖尿病时,常发现已经并存了血管并发症,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近来,大量临床研究资料及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更能合并动脉粥样硬化。与此同时,胰岛素抵抗更多地见于血管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表现为体内各组织或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迟钝,即其敏感性不足或消失,机体中组织或细胞出现胰岛素抵抗,继而与胰岛素相关的一些生物作用降低,最终会引起血液中胰岛素浓度代偿性地增高,出现高胰岛素血症。所以,高胰岛素血症可以作为胰岛素抵抗的一个重要标志。许多临床研究显示,当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发生了粥样斑块时,其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往往处于较高水平。以上这些都说明了,当糖尿病患者合并了动脉粥样硬化时,胰岛素抵抗及后续引起的高胰岛素血症是其重要的高危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性疾病有很多,其中包括血管内粥样斑块的形成及血管再通后的再狭窄等。多项研究发现,这些血管性疾病的病理过程都相同,即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发生表型转换。当VSMC的表型发生转换后(由分化的静止表型向去分化的合成表型转换),其正常生理功能发生改变,即出现增强的增殖、迁移能力以及紊乱的收缩舒张功能。目前,在对血管增生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中,VSMC表型转换以及高胰岛素血症对VSMC影响的分子机制研究也成为了现今研究的热点。作为VSMC表型的标志性蛋白:α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lpha-actin,SM-α)在静止收缩表型VSMC中大量表达,然而在胰岛素刺激VSMC发生异常迁移及增殖时,VSMC内的SM-α量大量减少,进而VSMC从分化的静止表型向去分化的合成表*本课题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170281)资助。型转换,最终导致了vsmc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增强。因此,胰岛素诱导vsmc中的关键分子sm-α基因表达下调,导致vsmc发生表型转换,最终促使vsmc生物学功能异常,其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激活蛋白1(activatorprotein1,ap-1)作为细胞内的一个转录因子能结合多个基因启动子调节基因的表达来应对多种刺激,控制了许多的细胞进程,包括增殖、分化及凋亡等。ap-1也能结合sm-α基因上游的特异启动子序列从而发挥一系列生物效应。然而ap-1在胰岛素诱导sm-α基因表达下调导致vsmc表型转换过程中的具体机制尚不是十分清楚。因此,明确胰岛素对vsmc表型转换及其增殖迁移效应的影响机制对研究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等疾病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研究方法1、体外培养sd大鼠vsmc2、不同浓度的胰岛素(0、25、50、100、125nmol/l)刺激sd大鼠vsmc培养24h后,用流式细胞仪测vsmc的细胞周期。3、设计并构建ap-1表达质粒后转染到sd大鼠vsmc培养24h,同时分成4个组:空白对照组;单纯胰岛素刺激组;ap-1表达质粒转染组;胰岛素刺激+ap-1表达质粒转染组。4、用rt-pcr检测4个实验组中sd大鼠vsmc的sm-α、ap-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5、用westernblot检测4个实验组中sd大鼠vsmc的sm-α、ap-1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sd大鼠vsmc在静止培养24小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刺激培养的vsmc24小时,流式细胞检测vsmc周期。结果显示随着胰岛素浓度的增高,vsmc在培养24h后,其s期的百分比逐渐升高到一定峰值后开始下降[(23.49±1.17)%、(28.08±0.68)%、(30.44±1.77)%、(47.47±0.88)%、(46.23±1.65)%,p0.05],vsmc在100nmol/l浓度胰岛素刺激下s期百分比达到峰值(47.47±0.88)%。2、sd大鼠vsmc在静止培养24小时后,加入100nm胰岛素刺激培养的vsmc24小时,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vsmc中ap-1及sm-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胰岛素刺激组ap-1[(0.47±0.09)、(0.46±0.14)]及sm-α[(0.41±0.03)、(0.32±0.03)]的mrna及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未加胰岛素刺激组)(p0.05)。3、将构建的AP-1表达质粒转染至SD大鼠VSMC后,可上调SM-α基因(2.25±0.28)的mRNA表达(P0.05),同时在胰岛素刺激下其AP-1基因的mRNA表达下调(0.99±0.20)且SM-α基因的mRNA表达(1.32±0.15)也同时受到抑制(P0.05)。4、将构建的AP-1表达质粒转染至SD大鼠VSMC后,VSMC中的SM-α基因(1.61±0.23)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此外,VSMC中的AP-1基因(0.97±0.06)及SM-α基因(1.02±0.80)在胰岛素的刺激下,其蛋白表达同时降低(P0.05)。结论1、胰岛素通过增加SD大鼠VSMC细胞周期S期的百分比,促使SD大鼠VSMC发生增殖。2、将AP-1表达质粒转染至SD大鼠VSMC后,转录因子AP-1可上调SD大鼠VSMC中SM-α基因的表达。3、胰岛素可通过下调SD大鼠VSMC中AP-1的表达,从而抑制其SM-α基因的表达,最终导致SD大鼠VSMC表型转换发生增殖。
[Abstract]:There are some 4085 million people with diabetes mellitus in our country .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is the second in the world . As the living standards improve and improve , the incidence of insulin resistance increases . In the meantime , the insulin resistance can be seen as an important marker of insulin resistance .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sm - 伪 , ap - 1 in sd rats was determined by RT - PCR .
【学位授予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8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诚强;胰岛素抵抗和择期性手术[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1年03期

2 贾伟平;中国人群胰岛素抵抗的状况[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2年04期

3 宁光;李长贵;洪洁;汤正义;李果;龚艳春;彭怡文;郭冀珍;沈卫峰;商淑华;罗邦尧;陈家伦;;胰岛素抵抗基础和临床研究[J];医学研究通讯;2002年11期

4 姚小皓,沈凯,李学军;胰岛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响[J];生理科学进展;2003年01期

5 柯红林;;2型糖尿病中胰岛素抵抗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3年03期

6 常桂娟;胰岛素抵抗的环境因素[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4年02期

7 米杰 ,张力;胰岛素抵抗[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8 王继旺,张素华,任伟,杜娟,陈静,包柄楠,汪志红,苗青;吸烟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调查与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4年08期

9 阳柳雪;刘红;;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与胰岛素抵抗[J];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2004年01期

10 康艳明;阳跃忠;;胰岛素抵抗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变[J];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艳秋;宗敏;华莉;李臻;肖菲;孙建琴;;2型糖尿病患者肝脏脂肪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A];中国营养学会老年营养分会第七次全国营养学术交流会“营养与成功老龄化”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神经系统疾病医学营养治疗”资料汇编[C];2010年

2 陈艳秋;陈敏;宗敏;华莉;李臻;张鑫毅;孙建琴;;2型糖尿病患者肝脏脂肪分布与胰岛素抵抗[A];老年营养研究进展与老年营养供餐规范研讨会暨糖尿病肾病医学营养治疗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1年

3 宋晓敏;耿秀琴;郭长磊;;胰岛素抵抗几个相关因素在公安人群中的状态与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4 游捷;陈瑶;黄培基;林哲章;;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5 谢彬;陈上云;郭坚;刘薇;劳干诚;;监测真胰岛素观察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敏感性[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6 尹义辉;王经武;;消胰抗治疗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A];第七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吕圭源;刘赛月;;中药抗胰岛素抵抗研究进展[A];浙江省2005年中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晓静;刘正齐;;一种简便实用且较准确评估胰岛素抵抗的新方法[A];全国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白秀平;李宏亮;杨文英;肖建中;王冰;杜瑞琴;楼大钧;;脂肪分存顺序与肝脏及肌肉胰岛素抵抗的关系[A];2006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十次全国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孙勤;李伶;杨刚毅;欧阳凌云;陈渝;刘华;唐毅;Gunther Boden;;小鼠扩展胰岛素钳夹术的建立[A];2006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十次全国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胰岛素小常识[N];保健时报;2004年

2 ;胰岛素抵抗,,怎么办?[N];解放日报;2004年

3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老年病科副教授 陈化;什么是“胰岛素抵抗”[N];健康报;2001年

4 张家庆 (教授);适度锻炼身体改善胰岛素抵抗[N];上海中医药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韩晓英;注射胰岛素会成瘾吗[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6 张怡梅 刘 斌;恶性肿瘤与胰岛素抵抗[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7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陈锦屏;胖人易发“胰岛素抵抗”[N];健康时报;2007年

8 殳雪怡;胰岛素抵抗 有办法“抵抗”吗[N];家庭医生报;2007年

9 刘文山;胰岛素抵抗[N];家庭医生报;2007年

10 孟怀东;“致命四重奏”与胰岛素抵抗[N];中国医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青青;胰岛素抵抗大鼠脑组织损伤机制以及番茄红素的保护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施琳颖;二氢杨梅素通过诱导细胞自噬改善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3 隆敏;下丘脑室旁核神经肽Y长期过表达诱导外周胰岛素抵抗作用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4 张敏;胰岛素的聚乙二醇化和聚乙二醇化胰岛素降血糖作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5 崔兰;延边地区成人胰岛素抵抗与多代谢异常的相关性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6 曹路;胰岛素抵抗血压升高机制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7 池泉;硝化对胰岛素结构、功能影响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王玉;埃他卡林对胰岛素抵抗的干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9 李金梁;胰岛素抵抗与心血管病的临床和药理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曹远奎;绝经后妇女性激素环境的改变与胰岛素抵抗[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晨;辛伐他汀、胰岛素联合用药对糖尿病大鼠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贾晓娇;血清Vaspin、u樗亍⒅卦谌焉锾悄虿』颊咧兴郊坝胍鹊核氐挚沟墓叵礫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黄声;胰岛素抵抗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4 牛尚梅;骨骼肌PGC-1α在高脂导致的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机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5 安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2型糖尿病及肥胖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6 陈旭;高胰岛素水平导致肥胖相关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7 刘晨曦;津力达改善棕榈酸诱导的肌细胞胰岛素抵抗的机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8 段力园;津力达颗粒对高脂诱导的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影响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9 张东蛟;津力达对高脂诱导的胰岛素抵抗ApoE基因敲除小鼠脂肪组织中脂代谢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10 李贵平;黄芪甲苷对高胰岛素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682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19682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c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