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内分泌论文 >

游离SIVmac239病毒与T细胞介导两种方式感染内皮细胞的效果比较

发布时间:2018-07-06 15:48

  本文选题:SIV + 艾滋病脑病 ; 参考:《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6年06期


【摘要】:目的比较游离病毒感染与T细胞介导的感染方式对SIV感染内皮细胞的影响,探索SIVmac239感染内皮细胞的主要途径,从而为SIV入侵血脑屏障的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游离SIV病毒直接感染内皮细胞和SIV感染的CEMx174细胞与内皮细胞共培养的两种方式,通过巢式PCR、间接免疫荧光法、Western blotting以及ELISA检测内皮细胞的感染程度。结果两种感染方式都能在内皮细胞内检测到前病毒DNA,感染细胞与内皮细胞共培养时,内皮细胞内前病毒DNA含量,SIV P27蛋白表达量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P27含量远高于游离病毒直接感染的方式。结论细胞介导的感染方式相较于游离病毒直接感染方式对内皮细胞的感染能力更强,可能是SIV病毒入侵血脑屏障的主要途径。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free virus infection and T cell mediated infection on SIV infected endothelial cells, and to explore the main pathway of SIVmac239 infection on endothelial cells, so a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mechanism of SIV invading the blood-brain barrier. Methods the infection degree of endothelial cells was detected by nested PCR,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and Elisa, respectively, in which free SIV virus directly infected endothelial cells and CEMx174 cells infected with SIV-infected CEMx174 cells co-cultured with endothelial cells. Results Previrus DNA could be detected in endothelial cells in both ways, and when the infected cells were co-cultured with endothelial cells, The expression of SIV P27 protein and the P27 content in the supernatant of cell cultur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direct infection of free virus.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he direct infection of free virus, the infection mode mediated by SIV has stronger ability to infect endothelial cells, which may be the main way for SIV virus to invade the blood-brain barrier.
【作者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比较医学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卫生部人类疾病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三级实验室;
【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12ZX10004-501-001和2013ZX10004-608-003)
【分类号】:R512.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全楚,申德林,许丽芝,冯志华,周永兴;树突状细胞与细胞融合后诱导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效应[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5年01期

2 张修礼,秦一中,韩絮琳;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ConA诱发T细胞介导的小鼠肝损害中的表达[J];中华传染病杂志;1998年04期

3 李春华;;浅谈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及展望[J];新课程(中旬);2013年05期

4 何维;T细胞介导性抗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J];实用肿瘤杂志;2000年05期

5 陈卫;肿瘤抗原与T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治疗[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1995年04期

6 戴红,方敏,沈关心;负性刺激分子PD-L对T细胞介导小鼠L929肿瘤细胞免疫效应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5年11期

7 刘发全;T细胞介导的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J];现代诊断与治疗;1996年05期

8 李旺林;兰平;吴小剑;饶本强;何晓生;吴现瑞;邹一丰;WALKER Allan;石海宁;;H.polygyrus感染对T细胞介导的炎症性肠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1年04期

9 陈敏亮;α_1—干扰素基因转移的鼠腺癌细胞可致CD8~+T细胞介导的肿瘤排斥及诱导抗肿瘤免疫[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1995年01期

10 李坚,藏磊,许化溪,马斌,邵起祥;树突状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后诱导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效应[J];中国肿瘤临床;200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克晓燕;贾丽萍;;B7共刺激分子在T细胞介导的肿瘤免疫中的作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三次全国中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1年

2 克晓燕;贾丽萍;;B7共刺激分子在T细胞介导的肿瘤免疫中的作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三次全中国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杰;IRF4-BATF在T细胞介导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2 朱法良;1、IL-17/Th17在人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2、CD28拮抗性类肽对T细胞介导免疫应答的抑制效应[D];山东大学;2011年

3 汪海东;Ⅰ.白介素-17调节致糖尿病性T细胞介导的NOD鼠1型糖尿病的发生 Ⅱ.长期饮酒减少大鼠睾丸间质细胞PBR和StAR表达[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032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21032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e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