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程度与燃煤型氟中毒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level and coal-burning fluorosis. Methods A 1:1 matched case-control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200 fluorosis patients and 200 matched controls with age (卤3 years) in Zhijin County, Guizhou Province.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the form of face to face interview. The contents of the investigation include: general situation, dietary survey and so on.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level and coal-burning fluorosis. Results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calcium intake and higher education level were the protective factors of fluorosis (P0.05), and the risk factors of fluorosis were unwashed pepper maize and unimproved stove (P0.05). Further analysis foun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illiterate group, junior high school group and high school and above group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higher the education level, the lower the risk of coal-burning fluorosis. Besides th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level of fluoride exposur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and strengthen the basic education and raise the cultural level of the residents in the disease area, so as to benefit the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al-burning fluorosis.
【作者单位】: 遵义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贵州省织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治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460497) 遵义医学院博士启动基金(A-706)
【分类号】:R5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曼;;氟骨症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西藏医药;2016年02期
2 宗刚;李盼道;孙义鹏;;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演化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3 陈瑞玲;韩建华;宫春爱;朱凤林;王蕾;高永海;;沧州市居民健康素养现状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5年09期
4 刘丹;祁永红;王克跃;周远忠;石修权;;燃煤型氟暴露地区人群尿氟水平及影响因素[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4年03期
5 王晓明;李达圣;梁音;张锐智;;贵州省燃煤型地方性氟骨症流行病学调查[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3年02期
6 闫菊;钟朝晖;王应雄;王力;雍开文;张茂忠;罗兴建;晏维;;重庆市渝东北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流行因素调查[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12年06期
7 晏维;罗兴建;陈静;谢君;肖邦忠;;重庆市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流行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年1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芝芳;郭雄;白广禄;雷艳霞;王宇东;范中学;张强;丁曰清;;陕南燃煤型砷皮肤损伤危险因素分析[J];卫生研究;2007年03期
2 王光平;刘建国;李明霞;吴迪;初可嘉;管晓燕;顾瑜;;燃煤型氟斑牙动物模型复制方法的改进[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3年02期
3 刘丹;祁永红;王克跃;周远忠;石修权;;燃煤型氟暴露地区人群尿氟水平及影响因素[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4年03期
4 钟复光,单可人,何燕,顾启滨,周晓明;燃煤型慢性砷毒接触者发砷含量的比较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1999年03期
5 李明健;湖北省燃煤型氟中毒全国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1995年03期
6 ;氟化氢可能引起燃煤型地氟病[J];科技传播;2012年04期
7 何伟;廖映旭;晏维;;巫溪县燃煤型氟中毒防治现状[J];热带医学杂志;2009年06期
8 李阳,李明健,熊培生,黄文耀,龚新国;1996-2000年湖北省燃煤型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2年06期
9 李立;刘松涛;王豫林;何勇;马良奇;晏维;;生物质气化炉在燃煤型氟中毒病区推广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1年01期
10 钟复光,单可人,何燕,顾启滨,周晓明;燃煤型慢性砷中毒病区不同人群发砷含量的比较[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文翘;刘建国;王光平;刘道一;刘俊宇;祁佳莹;杨其芬;李跃智;;氧化应激在燃煤型氟斑牙发生中的作用研究[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林国芳;杜晖;陈纪刚;陆洪潮;周运书;沈建华;;影响燃煤型砷中毒风险的获得性及非获得性因素[A];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第14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刘建国;季伯;王凯;李绍岳;管晓燕;王光平;孙莉;;燃煤型氟斑牙动物模型的复制[A];全国第三次牙体牙髓病学临床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张洁;陈静;王正虹;徐世斌;晏维;周倩如;郭小琳;;重庆市燃煤型氟中毒病区煤氟调查分析[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10年论文集[C];2011年
5 孙兰英;杨运旗;黄晓欣;陈宁;张爱华;;燃煤型砷中毒患者肺功能损害与病理改变关系初探[A];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抗诱变剂和抗癌剂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全国学术会议、中国毒理学会生化与分子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贵州省环境诱变剂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周倩如;赵舰;陈静;徐世斌;晏维;张洁;郭小琳;岳小春;;燃煤型氟中毒病区氟摄入和尿氟的调查分析[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10年论文集[C];2011年
7 肖邦忠;廖文芳;吴成果;陈静;李心术;晏维;;重庆市燃煤型氟中毒现状调查分析[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军;张爱华;黄晓欣;蒋宪瑶;岑笃才;;燃煤型砷中毒患者病变皮肤组织中的端粒酶活力[A];中国毒理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肖跃海;孙发;谷江;石家齐;李崇斌;田源;;营养因素在燃煤型氟中毒雄性大鼠生殖内分泌影响中的作用[A];2013年贵州省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10 张爱华;胡昌军;黄晓欣;;燃煤型砷中毒患者不同病变皮肤的分子病理学研究[A];贵州省环境诱变剂学会第二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葛云峰 霍玉福;陕西确认存在燃煤型砷中毒病区[N];健康报;2004年
2 王彦人;凤凰认真开展消除燃煤型氟中毒危害工作[N];团结报;2010年
3 记者 李松战;我市将彻底告别高氟煤烟危害[N];洛阳日报;2010年
4 通讯员 李超;紫阳防氟砷改灶项目受益7.4万人[N];安康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丹;燃煤型氟暴露对男性不育及尿氟的影响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4年
2 李玲;燃煤型过量氟对仔鼠下切牙牙胚钙调蛋白NCX3和NCKX4表达的影响[D];遵义医学院;2016年
3 易思健;BMP-2、P21、P53、AP-1在燃煤型氟斑牙仔鼠牙胚发育中的表达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4年
4 陈成广;燃煤型地氟病区居民燃煤氟污染控制[D];南昌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775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2277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