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内分泌论文 >

葡萄糖敏感纳米凝胶的制备及其在血糖调控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11-11 10:25
【摘要】:研究背景: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DM)是一组异质性代谢性疾病,以长期慢性高血糖为特征,久病可导致神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是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排名第三的人类健康杀手,给国家社会与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治疗糖尿病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补充外源性胰岛素。虽然皮下注射胰岛素能够快速降低血糖,但每日数次的注射会带给患者极大的身体和精神痛苦,长期使用病人的耐受性和依从性较差。故此,研究人员开始更多的关注可减少给药次数的新型给药方式。葡萄糖敏感药物传递系统能够模拟人体胰腺分泌胰岛素的生理模式,根据血糖浓度的变化控制释放胰岛素(Insulin,Ins)并调控血糖,具有“人工胰腺”之称。苯硼酸(Phenylboronic acid,PBA)可与二醇特异性结合,这种特性使PBA及其衍生物具有良好的葡萄糖敏感性。基于PBA的葡萄糖敏感高分子材料近年来备受关注,这是一种全合成的体系,具有体系稳定、可长期保存的特点,用于药物的自调式控制释放更具有可逆葡萄糖响应性的优势,可作为调节胰岛素释放的载体基质。目前,多数PBA基葡萄糖敏感药物传递系统只有在碱性且高葡萄糖浓度(远大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2.0 mg m L-1)下才具有葡萄糖敏感性能,且所用材料多不可降解,这大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本研究拟将PBA与生物相容性好的可降解的聚氨基酸结合,通过巧妙的设计制备一系列葡萄糖敏感纳米凝胶,用于担载Ins,使凝胶在生理p H的条件下,可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时快速大量释放包载的药物,而在正常血糖范围时较少释放药物,具有智能“开-关”式释放特性。实验步骤:1)利用氨基苯硼酸(Aminophenylboronic acid,APBA)和具有生物相容性的聚(L-谷氨酸)-b-聚乙二醇(PGA-b-PEG)为原料,合成出具有葡萄糖、p H双敏感性的纳米材料PGP,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质子核磁共振(1H 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2)利用自组装技术制备PGP纳米凝胶,通过测定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检测凝胶的稳定性。通过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等对其形态、粒径进行表征。包载Ins并测定其载药量和包封率,及Ins的体外释放行为。3)用He La细胞作为模型,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为阳性对照,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法(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对该材料进行体外实验,检测和评价其生物相容性。结果:1)通过1H NMR、FT-IR表征,证明m PEG-b-PGA可与APBA聚合,合成一种葡萄糖敏感高分子聚合物m PEG-b-P(GA-co-GPBA)(PGP)。2)利用PGP的自组装形成葡萄糖敏感的纳米凝胶,通过CMC、TEM、DLS对PGP的形态及性能进行表征,其粒径均一,在p H=7.4时凝胶的粒径可随着周围环境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而相应增大,证明PGP在生理p H下具有一定的葡萄糖敏感性。3)体外释放实验研究表明,PGP包载的Ins释放速率能够随着周围环境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而相应增加。4)MTT法检测PGP的生物学活性,从细胞水平证明PGP生物相容性较好,有望成为葡萄糖敏感纳米载药载体。结论:葡萄糖敏感纳米材料PGP在生理p H下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葡萄糖敏感性,结构稳定不易解离,有望作为用于智能控释胰岛素的生物材料来构建生物人工胰腺。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58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P.Aljama;生物相容性[J];透析与人工器官;1997年02期

2 李奋,周爱卿,陈名武,高伟,余志庆,张忠德;国产房间隔缺损堵塞装置的生物相容性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2年06期

3 曲超;人工晶状体的生物相容性[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3年03期

4 夏亚一,陈峰,王天民;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研究进展[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4年03期

5 何明忠,王胜,赖国旗,韩志刚,潘永全,谭毅;医用外科拉链生物相容性研究[J];中国兽医杂志;2004年06期

6 江捍平,王大平,阮建明,朱伟民;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的生物相容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年10期

7 杨西晓,陈建海,郭丹;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生物相容性研究[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10期

8 汪光晔;张春才;许硕贵;苏佳灿;;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生物相容性的概况[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年04期

9 谢东;翁亚军;黄楠;;钛氧膜生物相容性与生物活性的研究与应用[J];功能材料;2007年04期

10 吴琳;徐兴祥;李波;王禄增;戚忠政;曹小明;田冲;张劲松;;泡沫碳化硅的生物相容性[J];材料研究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潂鹏;向慧玲;李亚静;吕晓龙;;聚偏氟乙烯膜的生物相容性研究[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暨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黄建琴;刘振;;聚烯烃中空纤维膜生物相容性改性的研究进展[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2分册)[C];2010年

3 张鹏;苏佳灿;许硕贵;;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的表面改性对其生物相容性的影响[A];2008年上海市医用生物材料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彭灿;胡杰;袁磊;柯鹏;许佳;赵品;;比较不同鼠龄来源的脱细胞真皮的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A];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3年7月第31卷第4期[C];2013年

5 匡晔;赵智平;徐赛龙;;静电纺丝法制备水滑石复合纤维薄膜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吴汉江;张文斌;姚本栈;胡广伟;周艺群;张文斌;;脱细胞牛心包引导骨再生膜材料的制备及生物相容性、降解性研究[A];2004年中国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弋峰;陆建巍;郭朝霞;于建;;可溶性鸡蛋壳膜蛋白共混改性及其复合膜生物相容性研究[A];2006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箭;陈莹;;不同表面形状的可吸收材料在兔肌肉中的早期生物相容性研究[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杨苹 ;周红芳 ;冷永祥 ;王进 ;陈俊英 ;万国江 ;孙鸿 ;黄楠;;非晶碳膜的表面润湿性对生物相容性的影响[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10 杨小红;;Ⅱ型胶原基质海绵和基质膜的材料特性与生物相容性比较[A];第九届西南三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徐铮奎 编译;研发植入新材料应关注生物相容性[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徐铮奎;医疗器械材料的生物相容性[N];医药经济报;2007年

3 沈颖 苏京平;北京友谊医院推出评价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新方法[N];中国医药报;2001年

4 实习生 范圆圆;人类未来会不会变成“芯片人”?[N];科技日报;2013年

5 沈颖;准确掌握血液透析[N];北京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钰;新型低弹性模量钛合金TiNbZrTaSi生物相容性及骨整合能力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杜红;可降解抗菌水凝胶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范治平;酶法和原位化学连接法交联生物高分子水凝胶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张保亮;生物型异种骨生物相容性细胞学及免疫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5 赵冰净;3D打印Ti-6Al-4V理化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6年

6 林文鑫;生物相容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药物控释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7 陈秀丽;温敏性纤维素纳米晶须的可控聚合与生物相容性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8 葛昆;几种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无机纳米载药体系的构建及其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D];河北大学;2017年

9 袁勃;两性离子嵌段共聚物结构设计、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10 翁晓军;多孔钛铌合金表征及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权昌;新型可膨胀PMMA骨水泥的研发及其理化性质及生物相容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2 郑宗钊;一种新型输尿管支架管纳米铁牵引线的释放及生物相容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3 张静怡;罗非鱼胶原蛋白的生物相容性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4 丁琼琼;掺锌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制备及其耐腐蚀性、生物相容性评价[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曾金;生物相容性纳米载体的制备及其在药物控制释放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15年

6 刘星辰;脱细胞气管基质材料生物相容性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7 杜亚伟;骨科植入聚醚醚酮材料的表面改性及生物相容性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5年

8 莫志超;聚乳酸血管支架的载药及其生物相容性评价[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9 张叶敏;双酶交联明胶/壳聚糖互穿网络生物水凝胶的制备与表征[D];东南大学;2015年

10 曲彪;镁合金表面抗菌性生物活性氧化膜的制备及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3245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23245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e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