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肺减缩综合征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图文】:
常;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IB)541mg/mL↑,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6.2μg/mL↑,D-二聚体(D-Dimer)1132ng/mL↑;血沉39mm/1h;免疫功能:补体C30.679g/L↓,补体C40.125g/L↓;自身抗体:抗核抗体(ANA)1∶640均质/胞浆,抗双链DNA抗体(dsDNA)、组蛋白抗体、快速红斑狼疮因子、RNP抗体阳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线粒体抗体、SSA、SSB、Sm、核糖体抗体均阴性。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大致正常。骨髓穿刺病理学: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血小板少。胸部X线片示肺体积缩小,双侧膈肌抬高,少量胸腔积液(图1a);胸部CT示双侧胸膜增厚,双肺多发肺不张(图2a)。肺功能:限制性通气障碍,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TLC%pred)为62%,比弥散率(TLCO/VA)正常。治疗: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诊断SLE伴SLS,予甲基泼尼松龙40mg/d静脉滴注,环磷酰胺0.4g输注,羟氯喹200mgbid口服,以及利可君、氨肽素升白细胞及血小板。用药后患者症状好转,复查血常规WBC6.42×109/L,PLT82.2×109/L;胸部X线片较前无显著改变(图1b),于2009年9月16日出院。出院后治疗及随访:出院后继续予环磷酰胺0.4g每2周1次,共3个月;出院时予泼尼松50mg/d,每2周减5mg逐渐减停,2009年12月起加用环孢素50mgbid,继续羟氯喹口服。出院后监测血常规WBC波动于(3.53~7.09)×109/L,PLT波动于(65~102)×109/L;偶有轻度蛋白尿,肌酐正常,偶有转氨酶及胆红素轻度升高,保肝治疗后好转;血沉正常,补体偶有轻度下降;ANA1∶640~1∶80,dsDNA、SSA、SSB、RNP、Sm、核糖体抗体、线粒体抗体、α胞衬蛋白持续阴性,,狼疮抗凝血因子及核小体抗体曾阳性1次,后转阴。患者出院后未再出现喘憋及胸痛发作,活动耐量逐渐恢复正常,复查胸部X线
常;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IB)541mg/mL↑,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6.2μg/mL↑,D-二聚体(D-Dimer)1132ng/mL↑;血沉39mm/1h;免疫功能:补体C30.679g/L↓,补体C40.125g/L↓;自身抗体:抗核抗体(ANA)1∶640均质/胞浆,抗双链DNA抗体(dsDNA)、组蛋白抗体、快速红斑狼疮因子、RNP抗体阳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线粒体抗体、SSA、SSB、Sm、核糖体抗体均阴性。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大致正常。骨髓穿刺病理学: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血小板少。胸部X线片示肺体积缩小,双侧膈肌抬高,少量胸腔积液(图1a);胸部CT示双侧胸膜增厚,双肺多发肺不张(图2a)。肺功能:限制性通气障碍,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TLC%pred)为62%,比弥散率(TLCO/VA)正常。治疗: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诊断SLE伴SLS,予甲基泼尼松龙40mg/d静脉滴注,环磷酰胺0.4g输注,羟氯喹200mgbid口服,以及利可君、氨肽素升白细胞及血小板。用药后患者症状好转,复查血常规WBC6.42×109/L,PLT82.2×109/L;胸部X线片较前无显著改变(图1b),于2009年9月16日出院。出院后治疗及随访:出院后继续予环磷酰胺0.4g每2周1次,共3个月;出院时予泼尼松50mg/d,每2周减5mg逐渐减停,2009年12月起加用环孢素50mgbid,继续羟氯喹口服。出院后监测血常规WBC波动于(3.53~7.09)×109/L,PLT波动于(65~102)×109/L;偶有轻度蛋白尿,肌酐正常,偶有转氨酶及胆红素轻度升高,保肝治疗后好转;血沉正常,补体偶有轻度下降;ANA1∶640~1∶80,dsDNA、SSA、SSB、RNP、Sm、核糖体抗体、线粒体抗体、α胞衬蛋白持续阴性,狼疮抗凝血因子及核小体抗体曾阳性1次,后转阴。患者出院后未再出现喘憋及胸痛发作,活动耐量逐渐恢复正常,复查胸部X线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分类号】:R593.2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包学恩;系统性红斑狼疮20例分析[J];山东医药;2000年16期
2 蒋明;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治疗的最新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年01期
3 尹培达;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J];新医学;2000年01期
4 谢可锋,曹建春;数病并存非真相 一元分析得确证──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长期误诊经过[J];新医学;2000年09期
5 张强,苏明,朱永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24小时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及临床意义[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0年06期
6 李蔚林,李东辉,孙淑萍,孟红珍,刘军,李伟玲;高原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应对方式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年08期
7 蒋天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少见表现与误诊[J];中国综合临床;2000年03期
8 张秋生,崔惠敏,叶任高;老年人系统性红斑狼疮62例临床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0年02期
9 蔡绥,郑敏,孙国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amm-Horsfall蛋白 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年01期
10 兰海梅,刘晓加;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丁丁;杨正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A];第八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2009年医学遗传学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2 陈勇;楼燕如;忻霞菲;王庭辉;黄华;周丽;;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FoxP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A];2009年浙江省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顾越英;;系统性红斑狼疮与妊娠[A];2009年浙江省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冯琴;纪超;杨波;毕志刚;;40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回顾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张剑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预防和调护[A];2009年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江必明;王静;;气溶胶生物电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综合治疗中的应用——附1例报告[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7 杨金英;李贵安;;系统性红斑狼疮五年随访[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8 张广中;王萍;蔡念宁;陶毅;孙丽蕴;;40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情况分析[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9 林冰;吴东海;王丽英;曹慧颍;张政新;刘艳秋;;不同性别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分析比较[A];首届全国中青年风湿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孙铀;张凤山;;1995-2005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感染因素回顾性分析[A];第十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免疫科 薛鸾 主任医师;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预后和转归[N];上海中医药报;2010年
2 记者 王丹;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国数据”发布[N];健康报;2011年
3 仇逸;我国科学家发现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致病基因[N];北京科技报;2003年
4 解放军福州总医院风湿科 李忆农博士;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绝症吗?[N];福建科技报;2004年
5 栗占国 罗刚;系统性红斑狼疮用药要规范[N];健康报;2006年
6 孙维生;如何早期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N];潮州日报;2009年
7 陈静;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N];保健时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胡德荣;降伏红斑狼疮 “仁济”领跑[N];健康报;2010年
9 通讯员 孙国根 记者 陈青;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新疗法[N];文汇报;2011年
10 孙国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有了“新钥匙”[N];中国医药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辛倩;MiR-155通过调控S1pr1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李蕊;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浆microRNA表达谱筛查与验证的初步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3 吴昊;系统性红斑狼疮中MDSC通过产生Arg-1促进Th17细胞分化和疾病进展[D];吉林大学;2016年
4 王红英;超声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陈志强;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年
6 陈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易感相关基因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7 王彦博;血必净注射液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意义[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8 周康兴;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细胞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侯岩峰;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付继承;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相关性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连连;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2 汪晓平;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u樗乇泶锛捌溆隒D4~+CD25~+Foxp3~+Treg细胞相关性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郭颖;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4 王国芬;滋阴降火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评价及其对细胞因子IL-10、IL-18的影响[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车国柱;Th1/Th2及Th17/Treg平衡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前后变化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6 杨金华;CD19~+CD5~+B细胞、白细胞介素-1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其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7 邸宇姿;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感染的临床分析[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8 冉昕;系统性红斑狼疮与海拔及季节因素关系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9 冯莉霞;系统性红斑狼疮复发患者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10 崔钰杰;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474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2547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