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在库欣综合征筛查中的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5 06:42
【摘要】:研究目的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是目前常用的库欣综合征筛查试验,因国内尚缺乏大规模流行病学数据,目前我国指南根据欧洲数据制定了筛查标准,同时推荐各研究中心根据自己的试验方法和数据制定合适的标准。目前,诊断切点和地塞米松剂量尚存在争议。本研究的目的为探究最佳地塞米松给药剂量和ODST诊断切点,明确不同诊断切点与不同给药剂量(1 mg和2 mg)在库欣综合征筛查中的诊断价值,以提高临床工作中对该疾病的检出率,降低药物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并避免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研究人群、途径及方法1.确诊的库欣综合征人群: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7年1月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科就诊(临床诊断或术后确诊)的库欣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剂量(1 mg和2 mg)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后血清皮质醇抑制程度,观察不同剂量地塞米松在不同诊断切点下诊断的准确性。2.假性库欣综合征人群(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伴有皮质醇测定升高但排除库欣综合征的人群):在临床工作中对基础血浆皮质醇升高或失去昼夜节律的患者,随机分组开展研究,分别于午夜给予1mg与2mg地塞米松口服,观察不同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后血清皮质醇抑制程度,并比较不同剂量地塞米松在不同诊断切点下在筛查中的准确性。如果有患者经后续的检查或随访确诊为库欣综合征,则从分析中去除。3.对资料进行汇总分析,通过敏感性、特异性分析,建立适合本中心、本实验室的诊断切点和地塞米松剂量,减少漏诊及误诊,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研究结果1.以试验当天8:00血清皮质醇为基础值,以次日8:00血清皮质醇50 nmol/L(1.8μg/dl)为库欣综合征诊断切点,1 mg ODST诊断库欣综合征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100%、53.3%,诊断准确性为78.8%;2 mg ODST诊断库欣综合征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为100%、78.9%,诊断准确性为92.5%。2.以次日8:00血清皮质醇138 nmol/L(5μg/dl)为库欣综合征诊断切点,1 mg ODST诊断库欣综合征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为100%、93.3%,诊断准确性为97.0%,2mg ODST诊断库欣综合征的敏感性、特异性为97.1%、100%,诊断准确性为98.1%。3.我们以相同的诊断切点、不同的地塞米松给药剂量进行如下分析:以50 nmol/L(1.8μg/dl)为库欣综合征诊断切点时,2 mg ODST诊断敏感性与1 mg ODST相比无明显差别,但特异性显著提高;以138 nmol/L(5μg/dl)为库欣综合征诊断切点时,2 mg ODST诊断敏感性与1 mg ODST相比略有降低,但特异性高于1mg ODST;因此,在相同诊断切点下,2mg ODST 比1mg ODST诊断敏感性未见明显下降,特异性提高。4.我们以相同的地塞米松给药剂量、不同的诊断切点进行如下分析:在1 mg ODST中,以50 nmol/L(1.8μg/dl)为诊断切点时的敏感性等同于以138 nmol/L(5μg/dl)为诊断切点,但特异性显著降低;在2 mg ODST中,以50 nmol/L(1.8μg/dl)为诊断切点时的敏感性略高于以138 nmol/L(5μg/dl)为诊断切点,但特异性较2mg ODST显著降低;因此,给予相同剂量地塞米松时,以138 nmol/L(5μg/dl)为库欣综合征诊断切点诊断敏感性未见明显下降,特异性提高。5.采用1 mg ODST筛查时,在库欣综合征组患者中,以50 nmol/L(1.8 μg/dl)为诊断切点次日皮质醇未抑制人数百分比为100%,以138 nmol/L(5μg/dl)为诊断切点次日皮质醇未抑制人数百分比为100%;在假性库欣综合征组患者中,以50 nmol/L(1.8 μg/dl)为诊断切点次日皮质醇未抑制人数百分比为46.7%,以138 nmol/L(5μg/dl)为诊断切点次日皮质醇未抑制人数百分比为6.7%。进行1mg ODST时,以138 nmol/L(5μg/dl)为诊断切点次日皮质醇未抑制人数百分比更低。6.采用2 mg ODST筛查时,在库欣综合征组患者中,以50 nmol/L(1.8μg/dl)为诊断切点次日皮质醇未抑制人数百分比为100%,以138 nmol/L(5μg/dl)为诊断切点次日皮质醇未抑制人数百分比为97.1%;在假性库欣综合征组患者中,以50 nmol/L(1.8 μg/dl)为诊断切点次日皮质醇未抑制人数百分比为21.1%,以138 nmol/L(5μg/dl)为诊断切点次日皮质醇未抑制人数百分比为0%。进行2mg ODST时,以138 nmmol/L(5μg/dl)为诊断切点次日皮质醇未抑制人数百分比更低。7.在库欣综合征组患者中,1mg与2mg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以50 nmol/L(1.8 μg/dl)为诊断切点和以138 nmol/L(5μg/dl)为诊断切点次日皮质醇未抑制人数百分比无明显差异。在假性库欣综合征组患者中,以50 nmol/L(1.8 μg/dl)为诊断切点,2mg ODST次日皮质醇未抑制人数百分比更低为21.1%,明显低于1mg ODST的 46.7%;以138 nmmol/L(5μg/dl)为诊断切点时,2mg ODST次日皮质醇未抑制人数百分比为0%,亦低于1mg ODST的6.7%。因此,在对库欣综合征进行初步筛查时,采用2mg ODST次日皮质醇未抑制人数百分比更低。研究结论1.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库欣综合征的早期筛查手段愈加完善,但是目前小剂量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仍然是库欣综合征初步筛查的一线选择。2.在库欣综合征的筛查过程中,以次日8:00血清皮质醇138 nmol/L(5μg/dl)作为诊断切点,进行2 mg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诊断敏感性未见明显降低,特异性提高,但需要进一步进行前瞻性研究加以验证。3.目前没有任何检查方法具有100%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在对库欣综合征进行筛查时,应对各种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影像学结果进行全面分析,结合具体临床表现作出综合判断。
【图文】:
图3库欣综合征组与假性库欣综合征组性别分布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86.2
【图文】:
图3库欣综合征组与假性库欣综合征组性别分布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8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轶伟;刘吉莉;刘艳明;;不典型库欣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J];实用医技杂志;2018年04期
2 王宁;郑冬梅;;库欣综合征筛查中不同剂量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诊断价值的比较[J];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2018年02期
3 梁伟;顾建芬;卢振权;王洁;;妊娠合并肾上腺腺瘤导致库欣综合征诊治体会[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年05期
4 王玉蓉;杨静;;妊娠合并库欣综合征伴精神障碍1例[J];现代医药卫生;2015年11期
5 许莉军;陈适;卢琳;陆召麟;;周期性库欣综合征一例报告[J];协和医学杂志;2015年05期
6 窦金艳;孟苗;;对库欣综合征患者实施临床护理的效果分析[J];人人健康;2017年16期
7 吴静;;库欣综合征检查方法比较研究[J];饮食科学;2017年12期
8 ;库欣综合征专家共识发布[J];中国社区医师;2012年39期
9 张海燕;;库欣综合征治疗有望取得新突破[J];中国处方药;2010年11期
10 刘定益,黄承智,张烙,
本文编号:25995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259955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