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早期饥荒暴露对成年后患Ⅱ型糖尿病及高血糖症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3 16:24
【摘要】:研究背景Ⅱ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的发病机制很复杂,与遗传和环境因素都有关。此外,饥荒以及长期连续的食物缺乏也是导致T2D患病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生命早期的营养不良可能导致新陈代谢和身体的结构变化,这些变化有利于个体在短期内生存,但有可能增加其在成年期患T2D等慢性疾病的风险。20世纪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曾经历严重的大饥荒。对于生命早期饥荒暴露是否能够增加成年后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目前国内外研究结果不尽一致。有资料表明生命早期饥荒暴露可增加成年后患T2D的风险,也有研究显示,经历饥荒对成年糖、脂代谢及心血管系统疾病并无明显影响。1959-1962年,中国也曾经历一场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的大饥荒。国内已有很多学者报道过生命早期经历中国大饥荒者成年后患有糖尿病或者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高于未经历者。但是遗憾的是,大多数研究只是以某个地区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并不是全国范围内的研究。因为中国的大饥荒的严重程度具有地区间的不平衡性,并且农村比城市更加严重,所以这些研究的结果可能存在一些局限性。研究目的1.探讨生命早期各个阶段(胎儿期以及童年各个时期)的饥荒暴露对成年后患T2D及高血糖症的风险的影响,为将来有针对性的开展糖尿病的预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2.探讨饥荒年龄组与饥荒程度对成年后患T2D及高血糖症的交互作用。研究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Study,CHARLS)”2011-2012年全国基线调查数据,本次研究对象为1949年10月1日到1966年7月1日之间出生、出生地为本调查所在省者。根据糖尿病或高血糖症诊断标准或者问卷中自报疾病情况将调查对象分为病例组(患有T2D或者高血糖症)和对照组。饥荒暴露情况是以出生日期作为代理变量实现,将调查对象分为非暴露组(1963年1月1日到1966年7月1日出生者),胎儿暴期露组(1959年1月1日到1962年12月31日出生者),童年早期暴露组(1956年1月1日到1958年12月31日出生者),童年中期暴露组(1953年1月1日到1955年12月31日出生者),以及童年晚期暴露组(1949年10月1日到1952年12月31日出生者)。而饥荒程度是利用1960年中国各省份的超额死亡率(Excess death rates,EDR)作为代理变量体现。利用加权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探讨生命早期各个阶段(胎儿期以及童年各个时期)的饥荒暴露对成年后患T2D及高血糖症的风险的影响,以及饥荒年龄组与饥荒程度的交互作用。需要调整的因素包括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自评、居住地类型、16岁以前健康状况自评、16岁之前居住地类型、吸烟状况、饮酒状况、腰围及体质指数。主要结果1.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童年晚期、童年中期、童年早期及胎儿期暴露饥荒的女性成年后患高血糖症的风险均显著高于未暴露于饥荒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病风险分别为未暴露于饥荒者的1.556倍(OR=1.556,95%CI:1.219-1.987),1.360 倍(OR=1.360,95%CI:1.038-1.782),1.466 倍(OR=1.466,95%CI:1.137-1.890),以及 1.349 倍(OR=1.349,95%CI:1.024-1.778)。男性生命早期饥荒暴露对成年后患高血糖症的影响并不显著,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而对于Ⅱ型糖尿病,童年早期暴露饥荒男性成年后患T2D的风险显著低于未暴露于饥荒者(OR=0.658,95%CI:0.495-0.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生命早期饥荒暴露对成年后患T2D的影响并不显著,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2.控制混杂因素之后,交互作用的结果显示,饥荒年龄组与饥荒程度对高血糖症患病风险有相加交互作用,交互效应指数S=1.233,归因交互效应百分比AP=3.8%,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0.047。饥荒年龄组与饥荒程度对成年后T2D患病风险无相加交互作用。研究结论1.对男性来说,童年早期暴露饥荒者成年后患T2D的风险显著低于未暴露于饥荒者;而对女性来说,童年期和胎儿期暴露于饥荒者成年后患高血糖症的风险均显著高于未暴露于饥荒者。2.饥荒年龄组与饥荒程度对成年后患高血糖症的风险有相加交互作用,即在饥荒严重地区出生且生命早期暴露于饥荒者患有高血糖症的风险更高。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587.1
本文编号:2677629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58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玉卿;韩红锋;陈朔华;芦永红;朱丽媛;温炜;崔刘福;吴寿岭;;生命早期饥荒暴露对成年后患糖尿病及空腹血糖受损检出率的影响[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年07期
2 马光荣;;中国大饥荒对健康的长期影响:来自CHARLS和县级死亡率历史数据的证据[J];世界经济;2011年04期
3 吕萍;;重权数在复杂调查的方差估计中的应用[J];统计研究;2011年02期
4 侯晓艳;魏永越;陈峰;;多阶段抽样调查资料的加权估计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年06期
5 范子英;孟令杰;石慧;;为何1959—1961年大饥荒终结于1962年[J];经济学(季刊);2009年01期
6 张卫;李董平;谢志杰;;低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范子英,孟令杰;有关中国1959-1961年饥荒的研究综述[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本文编号:26776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267762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