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多糖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AMPK、UCP2表达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黄芪多糖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AMPK、UCP2表达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背景:2型糖尿病(T2DM)作为作为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在近些年,发病率逐年上升,胰岛素抵抗(IR)是T2DM的发病基础。而信号转导异常是IR的一个重要机制,有研究显示,黄芪多糖(APS),可以改善胰岛索抵抗,提高胰岛索敏感性,调节糖、脂代谢,但是其深层的机制尚末完全研究清楚。 目的:观察APS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腺苷酸活化蛋自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a)及胰腺解拙连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s2; UCP2)在去些因和蛋白水平表达达的影响,探讨APS改善胰岛索抵抗(IR)的可能作用和机制,为今后APS应用于临床提供理沦依据。 方法:(1)随机选用健康雄性SD (Spargue-Dawley)大鼠60只,体币210-230g,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子为空白对照组(NC组,n=10)和高脂模型组(HFM组,n=50),分别给于标准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同时每周记录大鼠体重(BW),喂养6周末HFM组的平均体重较NC组平均体垂大于20%,认为肥胖大鼠造模成功。 (2)HFM组继而应用链服佐菌素(Steptozotocin, STZ,25mg/kg)腹胜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72h后尾静脉采血测量随机血糖,,随机血糖16.7mmol/L的人鼠纳入糖尿病模型组,并在STZ注射2周末复查随机血糖,把血糖16.7mmol/L大鼠剔除出组。将造模成功大鼠(n=45)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糖尿病对照组(DMC组,生理盐水灌胃,n=12)、吡格列酮组(Pio组,20mg/kg·d(?)此格列酮灌胃,n=11)、黄芪多糖组(APS组,400mg/kg·d APS灌胃,n=11)和黄芪多糖+吡格列酮组(APP组,400mg/kg·d APS和20mg/kg-d毗格列酮灌胃,n=11),同时NC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各组饮食不变。 (3)药物干预4周后,将各组大鼠予10%水合氯醛腹腔麻醉,心内取血用于检测血浆空腹血糖(FBG),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酷(TG),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分离附睾脂肪垫、肾周及网膜脂肪并称重,计算内脏脂肪含量(VF/W)。采用半定量逆转录PCR法(RT-PCR)检测肝脏AMPKα及胰腺UCP2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ting, WB)测肝脏AMPKα、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AMPKa)及UCP2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1).高脂侧养6周可诱导SD大鼠明显肥胖,HFM组体重显著增加,与N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大鼠之间随机血糖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STZ造模后,模型大鼠随机血糖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 (2).在12周末,和NC组比较,DMC组、Pio组、APS组、APP组的FBG、 TG、TC、FINS及VF/W水平升高,ISI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DMC组比较,Pio绀、APS组、APP组FBG、TG、 TC、FINS水、平及VF/W降低,ISI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抵抗模型成功,与APP组比较,APS组、Pio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RT-PCR检测:和NC组比较,其它各组的AMPKα的mRNA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DMC组.比较,APS组、Pio组、APP组的AMPKa的mRNA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APP组比较,Pio组、APS组的AMPKa的mRNA表达量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o组、APS组的AMPKa的mR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和NC组比较,余下4组的UCP2的mRNA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DMC组比较,APS组、Pio组、APP组UCP2的mRNA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APP组比较,Pio绀、APS组UCP2的mRNA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o组及APS组UCP2差异物统计学意义(P0.05)。 (4). Western-Blotting检测:和NC组比较,DMC组、APS组、Pio组、APP组的AMPKa、p-AMPKa蛋白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DMC组比较,Pio组、APS组、APP组的AMPKa、p-AMPKa表达量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APP组比较,APS组、Pio组的AMPKa、p-AMPKa蛋白表达量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io绀、APS组的AMPKa、p-AMPKa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和NC组比较,DMC组、APS组、Pio组、APP组的UCP2蛋白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DMC组比较,Pio组、APS组、APP组的UCP2蛋白表达量降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PP组比较,APS组、Pio组的UCP2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io组及APS组的UCP2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APS可改善糖尿病大鼠的IR。 (2).APS改善IR的作用可能与上调AMPKα、p-AMPKa及下调UCP2水平有关。
【关键词】:黄芪多糖 胰岛素抵抗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解耦连蛋白2
【学位授予单位】:新乡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587.1
【目录】:
- 摘要6-9
- Abstract9-12
- 前言12-15
- 1 材料和方法15-28
- 1.1 主要实验仪器15-18
- 1.1.1 实验仪器15
- 1.1.2 药物和试剂15-16
- 1.1.3 RT-PCR主要试剂的配制16
- 1.1.4 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ting)试剂的配制16-18
- 1.2 动物实验18-20
- 1.2.1 实验动物18
- 1.2.2 动物分组18-19
- 1.2.3 饲料配制19-20
- 1.2.4 药物灌胃20
- 1.3 实验方法20-28
- 1.4 统计学处理28
- 2 结果28-39
- 2.1 一般情况观察28
- 2.2 糖尿病造模阶段28-30
- 2.3 药物干预阶段30-33
- 2.4 干预后各组间大鼠肝脏AMPKa及胰腺UCP2 mRNA表达量的变化33-34
- 2.5 干预后各组间人鼠肝脏AMPKoup-AMPKoi及胰腺UCP2蛋白的变化34-38
- 2.6 相关性分析38-39
- 3 讨论39-46
- 3.1 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选择与建立39
- 3.2 噻唑烷二酮类(TZDs)药物对2型糖尿病的的影响39-40
- 3.3 黄芪多糖(APS)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40-41
- 3.4 APS对AMPK的影响41-43
- 3.5 APS对UCP2的影响43-46
- 3.6 APS对AMPK和UCP2的影响46
- 4 结论46-47
- 参考文献47-54
- 综述54-64
- 参考文献60-64
- 主要缩略语64-6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及获奖情况65-66
- 致谢66-67
- 个人简历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晓晨,尚文斌,卞慧敏,程海波;链脲佐菌素加高脂膳食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5期
2 王念;毛先晴;王沈;张丞;邹丰;欧阳静萍;;黄芪多糖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内质网应激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实验研究[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7年04期
3 周光宇;杜丰;李德天;马健飞;;吡格列酮对高糖环境中大鼠腹膜间皮细胞氧化应激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9年05期
4 马泽军;陈莉明;;AMPK与胰岛素抵抗[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年01期
5 李爽;李构;;与人类血糖变化相关的UCP的研究进展[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6 李全民,张素华,倪银星,吴静,任伟;高脂饮食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解偶联蛋白基因表达的变化[J];医药论坛杂志;2003年10期
7 谢利芳;许志华;郭凯霞;;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研究进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15期
8 刘洪凤;郭新民;王桂云;冯芹喜;包海花;崔荣军;;黄芪多糖对2-DM胰岛素抵抗大鼠血糖及血脂的影响[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9 刘洪凤;杨勇;韩智学;包海花;聂影;冯琴喜;;黄芪多糖对2-DM胰岛素抵抗大鼠FINS及IR相关指数的影响[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陈蔚;1型糖尿病的免疫干预[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3年01期
本文关键词:黄芪多糖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AMPK、UCP2表达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20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272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