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160等共刺激和共抑制分子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异常表达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2 00:33
【摘要】:第一部分共刺激和共抑制分子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异常表达目的:自身免疫疾病包括一系列发生在不同器官和组织中的复杂的疾病,在其发病过程中异常的免疫应答反应可导致正常人体器官或组织受到自身免疫攻击并产生功能损害。尽管目前在自身免疫疾病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然而大多数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共信号分子包括共刺激和共抑制分子,在调节免疫应答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共信号分子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作用尚未明确,本研究拟通过结合运用生物信息学研究和临床样本验证研究分析共刺激和共抑制分子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异常表达情况。方法:我们通过检索基因表达集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获取常见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外周血全基因组表达谱数据集,共包括19个芯片数据集和6个RNA测序数据集,然后采用稳健排序整合(Robust rank aggregation,RRA)方法整合分析了54个共刺激和共抑制基因在这些自身免疫疾病中的表达情况。我们进一步收集临床样本对异常表达最显著的基因进行了验证。结果:RRA整合分析结果表明CD160是自身免疫疾病中异常表达最显著的基因(校正后P=5.9E-12),其次是CD58(校正后P=5.7E-06)和CD244(校正后P=9.5E-05)。验证研究中RRA整合分析结果仍提示CD160是自身免疫疾病中异常表达最显著的基因(校正后P=5.9E-09)。我们进一步通过验证研究确认CD160的异常表达在包括Graves病(Graves'disease,GD)在内的多种自身免疫疾病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CD160对这些自身免疫疾病有一定的诊断意义。流式细胞术发现CD160在GD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2),从蛋白表达水平上证实了CD160在GD中的异常表达。结论:本研究证明CD160是自身免疫疾病中异常表达最显著的共信号分子。靶向CD160相关通路的治疗策略可能是治疗自身免疫疾病新的有效途径。第二部分CD160基因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研究目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s,AITD)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自身免疫疾病。近期研究表明,CD160/HVEM/LIGHT/BTLA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和进展,但CD160基因多态性与AITD的遗传关联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评价CD160基因多态性与AITD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招募AITD患者1017例(其中GD 634例,桥本甲状腺炎383例),健康对照856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可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利用Hi-SNP高通量基因分型技术检测CD16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包括rs744877和rs3766526两个位点。结果:rs744877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在GD患者与健康对照之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14和0.034。在校正年龄和性别前,CD160的rs744877位点与AITD在显性模型和附加模型中有显著相关关系,OR值分别为0.79(95%CI 0.66-0.95,P=0.013)和0.77(95%CI 0.64-0.94,P=0.008)。校正年龄和性别后,在显性模型和附加模型中也有显著相关关系,OR值分别为0.78(95%CI 0.65-0.95,P=0.011)和0.76(95%CI 0.63-0.93,P=0.007)。rs744877与GD在等位基因模型、显性模型和附加模型中也有明显相关性,OR值分别为0.84(95%CI 0.71-0.98,P=0.027)、0.74(95%CI 0.60-0.91,P=0.005)和0.72(95%CI 0.58-0.90,P=0.004)。本研究结果显示rs744877与桥本甲状腺炎无明显相关关系。此外,CD160的rs3766526位点与GD和桥本甲状腺炎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我们的研究首次发现了CD160的rs744877位点与GD存在明显相关关系,并进一步证明CD160通路在GD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93.2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9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南课题组等中美科学家在自身免疫疾病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年03期
2 沈静;薛洋;刘明;张静;;自身免疫疾病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相关研究进展[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年07期
3 潘洁敏;邢辰;;青少年也得糖尿病?[J];当代学生;2016年21期
4 张弘;;非典型Cogan氏综合征—一种自身免疫疾病?[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87年06期
5 张庆荣;;母亲自身免疫疾病与胎儿[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6 张庆怡;肝病与继发肾病[J];临床医学杂志;1988年03期
7 杨丽明;;小儿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临床特点及探讨(附15例分析)[J];衡阳医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8 IMTS;染发剂与狼疮[J];临床荟萃;1989年01期
9 ;肠道细菌乱跑可能诱发自身免疫疾病[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8年11期
10 李培青;;几种常见的自身免疫疾病[J];中学生物学;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惠琼;尹志华;叶志中;汪迅;庄俊汉;;继发性干燥综合征56例临床分析[A];第十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刘蕊;赵金霞;刘湘源;;骨标志物检测在预测糖皮质激素诱发自身免疫疾病骨质疏松中的意义[A];第17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3 富
本文编号:2737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273749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