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内分泌论文 >

二氢杨梅素对大鼠海马P2X7受体介导的糖尿病神经病理痛合并抑郁症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1 01:03
【摘要】:研究背景和目的:糖尿病神经病理痛(diabetic neuropathic pain,DNP)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伴有自发性疼痛、知觉过敏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通常表现为肢体远端特别是下肢皮肤烧灼样疼痛,严重的还可导致焦虑或抑郁样行为。糖尿病有时会引起抑郁症等大脑认知功能障碍,另一方面抑郁(depression,DP)也是导致糖尿病神经病理痛发展的一个危险因素。当DNP和DP共同发病时,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P2X_7受体是ATP门控离子通道家族中的一员,研究表明其可能参与了痛觉信息的调制和传导以及抑郁症的发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神经系统发育中可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分化并维持神经元的存活,在海马、基底核及前脑活跃表达,并已证实与抑郁密切相关。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HM)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减弱神经损害作用。本课题通过建立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合并抑郁症模型,研究二氢杨梅素对糖尿病神经病理痛合并抑郁症大鼠海马P2X_7受体和BDNF的影响及其机制,为临床治疗糖尿病神经病理痛合并抑郁症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正常+二氢杨梅素组(Control+DHM组)、模型+生理盐水组(DNP+DP组)、模型+二氢杨梅素组(DNP+DP+DHM组)、模型+P2X_7拮抗剂A438079(DNP+DP+A438079)组。建立糖尿病神经病理痛合并抑郁症模型,通过足底机械痛阈值(MWT)、热痛敏阈值(TWL)、糖水偏好实验(SPT)、强迫游泳不动时间(IMFST)、旷场实验(OFT)观察大鼠行为变化。通过QPCR和蛋白印迹来检测各组大鼠海马中P2X_7、BDNF、TrkB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海马中P2X_7和BDNF的表达,并通过免疫荧光双标的方法来检测海马中嘌呤受体P2X_7与GFAP(胶质细胞标记物)共表达的情况。采用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的变化情况。采用蛋白印迹实验检测大鼠海马中ERK1/2及其磷酸化程度的变化。结果:1、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大鼠的MWT、TWL、SPT和OFT值与Control组相比显著性降低,IMFST显著升高(p0.01),给予二氢杨梅素和拮抗剂处理后,DNP+DP+DHM组和DNP+DP+A438079的MWT、TWL、SPT和OFT值较DNP+DP组明显升高,IMFST显著降低(p0.01),而Control组与Control+DHM组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QPCR结果表明,DNP+DP组海马P2X_7受体表达较Control组明显升高(p0.01),BDNF、TrkB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二氢杨梅素和拮抗剂处理后,DNP+DP+DHM组和DNP+DP+A438079组海马P2X_7受体较DNP+DP组明显降低(p0.01),BDNF、TrkB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Control组与Control+DHM组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蛋白印迹结果表明,各组总TrkB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ontrol组比较,DNP+DP组中P2X_7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BDNF蛋白和p-TrkB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DNP+DP+DHM组和DNP+DP+A438079组海马P2X_7的表达较DNP+DP组明显降低(p0.05),BDNF蛋白和p-TrkB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Control组与Control+DHM组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NP+DP组海马P2X_7受体的表达较Control组明显升高(p0.01),DNP+DP+DHM组和DNP+DP+A438079组较DNP+DP组明显降低(p0.01);DNP+DP组海马BDNF的表达较Control组明显下降(p0.05),DNP+DP+DHM组和DNP+DP+A438079组较DNP+DP组明显升高(p0.05);而Control组与Control+DHM组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免疫荧光双标结果表明,DNP+DP组大鼠海马胶质细胞P2X_7受体和GFAP的共表达增高,二氢杨梅素和A438079能对此起到抑制作用。6、ELISA检测结果表明,DNP+DP组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较Control组明显升高(p0.01),DNP+DP+DHM组和DNP+DP+A438079组较DNP+DP组明显下降(p0.01),而Control组与Control+DHM组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采用蛋白印迹方法测量海马中ERK1/2磷酸化程度,结果表明:各实验组中ERK1/2对β-actin的积分光密度比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ontrol组比较,DNP+DP组中p-ERK1/2对ERK1/2的积分光密度比值显著升高,ERK1/2磷酸化程度明显增强(P0.01);DNP+DP+DHM组和DNP+DP+A438079组ERK1/2磷酸化水平较DNP+DP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二氢杨梅素可以抑制糖尿病神经病理痛合并抑郁症大鼠的疼痛和抑郁样行为,与P2X_7拮抗剂A438079的效果相一致,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海马的P2X_7表达,促进海马BDNF的表达上调,导致TNF-α和IL-1β的水平下降以及海马ERK1/2磷酸化水平下降有关。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587.2
【图文】:

大鼠,处理时间,建模,二氢杨梅素


2.2.1 动物模型和分组雄性 SD 大鼠,体重 180-220 g,由南昌大学动物科学研究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YXK(赣)2015-0003。高糖高脂喂养 4 周后,空腹 12 小时以上(禁食不禁水),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mg/kg),测其随机血糖≥16.7mmol/L 视为 2 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成功,连续测 3 周行为学,筛选出有疼痛并发症的大鼠,与此同时给予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刺激(4℃冰水游泳 5min,45℃热水游泳 5min,夹尾 1min,倾笼 12h,昼夜颠倒 24h,禁食禁饮 24h)3 周,每周测糖水偏好试验(SPT),强迫游泳试验不动时间(IMFST)和旷场实验(OFT)筛选出有糖尿病病理痛和抑郁症共病的大鼠。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 组)、正常+二氢杨梅素组(Control+ DHM 组)、模型 + 生理盐水组 (DNP+DP 组 ) 、模型 + 二氢杨梅素组(DNP+DP+DHM 组)、模型+P2X7拮抗剂 A438079(DNP+DP+A438079)组。建模成功后予 DNP+DP+DHM 组腹腔注射二氢杨梅素 30mg/kg,每 24h 一次,连续 14 天;DNP+DP+A438079 组腹腔注射 A438079 拮抗剂 80umol/kg,每 48h 一次,连续 14 天。

痛敏,热缩,二氢杨梅素,阈值


第 3 章实验结果第 3 章 实验结果机械痛敏阈值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测定结果雄性成年的 SD 大鼠进行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模型的制备,STZ知性应激刺激 3 周后 DNP 合并 DP 建模成功,模型组较 Con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显著下降(p<0.01),模型大鼠随机分成+DP+DHM 组、DNP+DP+A438079 组,从第 4 周开始打药+DHM 组和 DNP+DP+A438079 组机械痛敏阈值和热缩足反射 DNP+DP 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 Control 组与 Con统计学意义(p>0.05)(Fig 2)。

糖水,二氢杨梅素,大鼠,应激刺激


第 3 章实验结果3.2 大鼠糖水偏嗜度、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和旷场实验测量结果STZ 注射加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刺激 3 周后 DNP 合并 DP 建模成功,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刺激 3 周后 DNP+DP 组、DNP+DP+DHM 组、DNP+DP+A438079组较 Control 组糖水偏嗜度和旷场运动总距离显著下降(p<0.01),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升高(p<0.01),从第 4 周开始打药,第 5 周 DNP+DP+DHM 组和DNP+DP+A438079 组糖水偏嗜度和旷场运动总距离明显增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下降,与 DNP+DP 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 Control 组与Control+DHM 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Fig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赞开;徐晓龄;梁明春;;几种二氢杨梅素酯的抑菌试验[J];江苏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2 谭斌;周双德;张友胜;;二氢杨梅素纯化方法的比较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08年07期

3 王小凤;董涛涛;秦忆;吴忠倩;傅荷峰;肖圣雄;蒙艳斌;;二氢杨梅素镧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密度泛函计算模拟[J];精细化工中间体;2017年06期

4 刘同方;于华忠;陈雁梅;王亭;;杨梅素的半合成[J];合成化学;2015年05期

5 付明;李胜华;张婷;胡兴;;RP-HPLC法测定湘西藤茶二氢杨梅素的含量[J];江苏农业科学;2014年07期

6 张丽;臧素敏;;二氢杨梅素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J];饲料工业;2006年18期

7 杨文;麦明晓;李海霞;王英;周贞鉴;李文广;;二氢杨梅素-镍配合物体内外抗白假丝酵母菌作用研究[J];海南医学;2015年16期

8 覃潇;韦玉娜;;二氢杨梅素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年01期

9 陈仕学;姚元勇;卢忠英;余娇;程小涛;宋萍;;藤茶中二氢杨梅素口服液制备工艺及质量指标检测[J];食品工业;2018年03期

10 李昌武;周俊萍;程璇;李昌文;;二氢杨梅素在畜牧业中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J];中国畜禽种业;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蕾;周敏;郎和东;周永;糜漫天;;二氢杨梅素通过抑制MEK/ERK信号通路增强3T3-L1脂肪细胞糖摄取[A];2017中国营养医学发展论坛暨全军营养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7年

2 汪小兰;康超;周启程;公欣华;顾业芸;糜漫天;;二氢杨梅素对高脂膳食诱导肥胖小鼠结肠组织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A];2017中国营养医学发展论坛暨全军营养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7年

3 潘振伟;牛慧莉;朱久新;曹盛吉;单璐琛;吕延杰;杨宝峰;;二氢杨梅素通过增加细胞内钙而收缩离体犬颈动脉环[A];第九届全国心血管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潘振伟;牛慧莉;朱久新;曹盛吉;单璐琛;吕延杰;杨宝峰;;二氢杨梅素通过增加细胞内钙而收缩离体犬颈动脉环[A];第六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马鑫;陈卡;朱俊东;张乾勇;糜漫天;;二氢杨梅素通过调控高脂喂养小鼠肝脏线粒体融合和分裂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A];2017中国营养医学发展论坛暨全军营养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7年

6 刘蕾;万婧;郎和东;朱俊东;周永;糜漫天;;二氢杨梅素有效提高糖尿病模型大鼠胰岛素敏感性[A];2017中国营养医学发展论坛暨全军营养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7年

7 郭栋;李丹;严逸伦;贺建峰;范军;于腊佳;章慧;章伟光;;天然二氢杨梅素的绝对构型[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7年

8 陈立峰;张琼;董倩倩;;二氢杨梅素对大鼠免疫性慢性胃炎的作用与机理的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9 周启程;陈卡;朱俊东;糜漫天;;二氢杨梅素通过FNIP1/AMPK通路抑制肥胖导致的骨骼肌纤维转化[A];2017中国营养医学发展论坛暨全军营养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7年

10 张婷;胡琴;周曦;易龙;朱俊东;糜漫天;;二氢杨梅素抑制棕榈酸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焦亡的作用研究[A];2017中国营养医学发展论坛暨全军营养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明亮;二氢杨梅素对赫赛汀诱导耐药的人乳腺癌SKBR3细胞的增敏效应及PI3K/AKT信号通路在其机制中的作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2 林淑英;显齿蛇葡萄中二氢杨梅素的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4年

3 邹丹;二氢杨梅素和杨梅素对急性低氧条件下运动能力的保护效应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6年

4 李峰;藤茶中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其二氢杨梅素生理活性分析[D];江苏大学;2017年

5 施琳颖;二氢杨梅素通过诱导细胞自噬改善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6 王晨光;基于药代动力学性质的藤茶中二氢杨梅素构型和晶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7 周启程;二氢杨梅素调控FLCN-FNIP1/AMPK通路抑制肥胖诱导的骨骼肌纤维类型转换[D];第三军医大学;2017年

8 侯翔;二氢杨梅素对仔猪急性期反应调控作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9 陈玉琼;藤茶中黄酮、二氢杨梅素的提取分离、降血脂作用及藤茶安全评价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10 杨家军;早期断奶仔猪肠上皮细胞氧化与损伤及二氢杨梅素对其调控作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钰琳;二氢杨梅素对大鼠海马P2X7受体介导的糖尿病神经病理痛合并抑郁症的作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8年

2 唐妮娜;二氢杨梅素对NF-κB活化及其信号通路作用机制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7年

3 丰洁;二氢杨梅素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7年

4 张贺;二氢杨梅素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中NF-κB和JAK2/STAT3信号通路来减轻脂多糖诱导的炎症反应[D];南京大学;2017年

5 曾金华;二氢杨梅素—锌(Ⅱ)配合物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4年

6 王家胜;显齿蛇葡萄中黄酮类化合物代谢积累及相关性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7 严高剑;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提取及其金属配合物制备、生物活性研究[D];广东药科大学;2017年

8 李欢;枳i子的解酒有效部位研究[D];广东药学院;2012年

9 石治敏;显齿蛇葡萄中二氢杨梅素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7年

10 李夏宁;二氢杨梅素对人乳牙牙髓干细胞活性及成骨分化能力影响的初步探究[D];郑州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986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27986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0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