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内分泌论文 >

山东省成人糖尿病流行现况及其筛检的人体测量指标适宜切点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02 11:01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成人糖尿病流行现况及其筛检的人体测量指标适宜切点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背景]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目前DM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 IGR)被认为是DM的前期状态,对DM的早期发现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DM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目前对DM患病的众多危险因素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对IGR的危险因素研究较少。国内外研究发现,DM或IGR患者由于体内代谢的改变,导致许多体表测量参数发生变化,其主要特征是体脂向心性分布,利用人体测量指标的变化来发现DM及其高危人群,同时确定其筛检DM的最佳切割点对糖尿病的筛检和预防具有较高的公共卫生价值。 本研究利用2011年“山东省-卫生部联合防控高血压项目”人群基线调查资料的数据,对山东省18-69岁常住居民IGR和DM的流行状况进行分析,探索IGR及DM患病的危险因素,对人体身体测量指标与IGR和DM的关系进行全面调查分析,计算出适合山东省居民的人体测量指标筛检DM的切割点,针对各类人群的特点进行描述,对我省的糖尿病的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研究目的] (1)了解山东省城乡18-69岁常住居民IFG. IGT和DM的流行状况。 (2)分析山东省居民IGR和DM发病的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3)探讨IGR和DM患者的身体指标变化规律,分析人体测量指标与IGR和DM的关系。 (4)计算适合山东省居民的人体指标适宜切割点,为DM的早期预防和诊断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 本研究属于横断面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按照地理分布、城乡和性别进行分层。考虑到我省居民的饮食习惯与地理分布,将全省140个县(市、区)划分为胶东丘陵、鲁中南山地、鲁西北平原三个地区类型。由于采用复杂抽样,每个个体抽中的概率不等,因此需先对复杂抽样数据进行加权处理,采用泰勒级数线性法,估计率的方差并构建95%可信区间(CI)。 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三部分。测量血糖时抽取全部调查对象静脉血,空腹血糖测定值在6.1~7.0mmol/L之间的受试者应进行OGTT试验,空腹血糖值≥7.0mmol/L者需做空腹血糖复检。对于之前已确诊的DM患者,只需进行血糖测定即可。 采用描述性研究,分别计算山东省18-69岁常住居民IFG. IGT和DM的加权患病率及95%可信区间。描述调查对象流行病学分布特征时,按地理位置、城乡、性别和年龄分组,比较正常人和患病人群总体参数是否有差异,并分析原因。 对IGR和DM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平行性检验确定拟合多分类无序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以是否患有IGR和DM为因变量,确定自变量并对其赋值。首先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意义的变量。对纳入模型的自变量进行共线性诊断,消除共线性,再建立多因素SURVEYLOGISTIC分析模型。 描述不同BMI、腰围、腰臀比人群IGR和DM的患病趋势。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控制多种影响因素和BMI及腰围的相互影响,计算不同BMI及腰围人群IGR和DM患病的OR值,比较BMI、腰围与IGR和DM患病之间的关系。对IGR、DM与中心性肥胖、全身性肥胖的关系进行分层分析,控制两种肥胖类型的相互干扰,探索人体测量指标与IGR、DM间的联系。 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价预测BMI、腰围和腰臀比筛检糖尿病的价值,以约登指数最大点作为筛检DM的最佳切点值。以年龄和身高的75%百分位数进行分组,分别计算不同年龄和身高组筛检DM的价值,以评价不同测量指标筛检DM的价值是否相同。 为确定各测量指标的最佳切点值筛检效果是否一致,在确定最佳切割点后,对各指标的最佳切点值筛检DM的效果与其它指标不同切点值的筛检效果进行一致性分析。 [结果] 1调查人群的基本特征 本次调查实际获得样本15350人,参加血压测量15339人,参加血糖检测15262人,平均年龄为41.5±13.9岁,男史比例为1:1(7683/7667),城乡人口比例为0.46:1(4804/10546)。 2IGR和DM的流行病学特征 2.1IFG、IGT和DM的总体加权患病率分别为9.34%(95%CI:6.58%-12.10%)、1.53%(95%CI:1.09%-1.98%)和5.50%(95%CI:4.51%-6.48%)。自报糖尿病患者410例,占DM患者43.57%。 2.2IGR患病率农村高于城市。城市DM患病率为5.78%(95%CI:2.33%-9.23%),高于农村,DM患病率为5.38%(95%CI:4.00%-6.75%),但城乡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三类地区来看,鲁西北地区IGR和DM的患病率最低,鲁东地区最高。 2.340岁以上人群是IGR和DM患病的高发人群。40岁以上人群DM患病率明显高于18-29岁人群,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IGR和DM的患病率均有随文化程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不同职业人群IGR和DM患病率差异较大。离退休人员IGR和DM患病率最高,在校学生患病率最低。IGR的患病率随收入增加而降低,DM患病率随收入增加呈现“√”型分布,中等收入家庭患病率最低,为4.62%(95%CI:3.58%-5.66%)。 3IGR和DM的危险因素 拟合基于复杂抽样的无序多分类SURVEYLOGISTIC回归模型。年龄≥30岁、BMI≥24、腰围超标和血压水平高是山东省居民IGR和DM患病的共同危险因素;职业性体力劳动时间≥6h是山东省居民IFG患病的保护因素。IFG和DM患病的危险因素还包括有慢性病史。 4人体测量指标与IGR和DM的关系 IGR和DM患病率随BMI、腰围和腰臀比的增大整体呈升高趋势,经分层分析和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发现,IGR和DM的患病OR值随BMI和腰围的增加而增加,但中心性肥胖与DM的患病关系更为密切。 5人体测量指标筛检DM的价值及最佳切点值 BMI、腰围和腰臀比筛检DM的AUC与完全无价值的0.5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腰臀比筛检DM的AUC最大,腰围次之,BMI最小。不同年龄、身高组筛检DM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BMI约登指数最大的切割点均为25kg/m2,腰围男性为91cm,女性为83cm,腰臀比男性为0.92,女性为0.87。上述3个指标均在最佳切点值处取得最大Kappa值。 [结论] 山东省居民IGR和DM的患病率较高,众多IFG患病人群是DM发病的潜在人群。DM患病知晓率低,人群健康意识薄弱。40岁以上人群是IGR和DM发病的高危群体。年龄≥30岁、BMI≥24、腰围超标、血压水平高是IGR和DM的共同危险因素。具有脑卒中和冠心病等慢性病史也是IFG和DM患病的危险因素。 IGR和DM患病率与BMI、腰围和腰臀比基本呈线性趋势,其中DM与BMI、IGR与腰围呈“√”趋势。控制相关混杂因素进行分层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全身性肥胖和中心性肥胖与IGR和DM的患病均密切相关,而中心性肥胖与DM患病的关系强于全身性肥胖。BMI、腰围和腰臀比在DM筛合中均有良好筛检价值,且腰臀比的筛检价值最高。在不同年龄和身高的人群中同样存在这一规律。BMI筛检DM的最佳切点值男性女性均为25kg/m2;腰围的最佳切点值男性为91cm,女性为83cm;腰臀比的最佳切点值男性为0.92,女性为0.87。三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建议] (1)结合本次调查工作中需要完善的问题,在后续的调查研究中进一步了解IGR和DM流行病学特征的变化发展情况。 (2)加强对DM筛检方法综合研究,利用人体测量指标的切点值将DM的筛检和高血压、代谢综合征和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筛检以及宣传教育综合起来,以达到慢性病综合防治的效果。 (3)结合不同的筛检方法,在有条件时在全人群开展OGTT试验,以便了解IGR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同时了解全人群DM的患病率。 (4)通过队列研究进一步分析IGR的转化率和DM预后情况,进一步研究全身性肥胖和中心性肥胖在IGR和DM发病中所起的作用。 (5)根据IGR和DM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和健康教育,降低其患病率。 (6)提高人群的自检率和健康意识,将BMI、腰围和腰臀比的筛检切点值作为控制DM的宣教重点内容,加强IGR和DM病人的自我管理。
【关键词】:糖尿病 糖调节受损 流行病学 人体测量指标 筛检 山东省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181.2;R587.1
【目录】:
  • 中文摘要11-16
  • 英文摘要16-23
  • 常见缩略语说明23-24
  • 前言24-36
  • 1 概述24-25
  • 2 IGR与DM流行现状与危险因素25-31
  • 2.1 DM的流行特征25-27
  • 2.2 中间高血糖的定义、诊断及流行特征27-29
  • 2.3 DM危险因素的研究现状29-31
  • 3 人体测量指标与DM的关系研究进展31-34
  • 3.1 BMI31-32
  • 3.2 腰围32-33
  • 3.3 腰臀比33
  • 3.4 其他指标33
  • 3.5 利用人体测量指标筛检DM的研究33-34
  • 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34-36
  • 材料与方法36-49
  • 1 技术路线36-37
  • 2 研究对象的选择及样本量的估算37-39
  • 2.1 研究对象37
  • 2.2 抽样方法37-38
  • 2.3 样本量估算38-39
  • 3 调查方法39-41
  • 3.1 血糖检测39-40
  • 3.2 身高、体重和腰围的测量40-41
  • 3.3 血压的测量41
  • 4 相关指标的诊断或判定标准41-42
  • 4.1 DM及IGR41
  • 4.2 高血压41-42
  • 4.3 肥胖及中心性肥胖42
  • 5 研究内容及统计分析方法42-46
  • 5.1 DM及IGR的流行病学特征42-43
  • 5.2 IGR及DM的危险因素分析43-44
  • 5.3 IGR及DM与人体测量指标的关系44-45
  • 5.4 WC、BMI和WHR筛检DM的价值及最佳切割点分析45-46
  • 6 数据录入及预处理46-47
  • 7 质量控制47-49
  • 7.1 设计阶段47
  • 7.2 调查实施阶段47-48
  • 7.3 资料录入和分析阶段48-49
  • 结果49-91
  • 1 样本一般情况49-54
  • 1.1 性别、年龄构成49
  • 1.2 文化程度构成49
  • 1.3 职业构成49
  • 1.4 婚姻状况构成49
  • 1.5 收入状况构成49-54
  • 1.6 调查对象主要人群特征54
  • 2 IGR和DM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54-63
  • 2.1 总患病率54-55
  • 2.2 城乡和地区分布55-57
  • 2.3 年龄、性别患病率57-61
  • 2.4 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和经济收入患病率61-63
  • 3 IGR和DM危险因素分析63-68
  • 3.1 不同特征人群IGR和DM患病情况63-66
  • 3.2 共线性分析66
  • 3.3 多因素分析66-68
  • 4 人体测量指标与IGR及DM的关系68-86
  • 4.1 人体测量指标与IGR及DM患病率的关系68-76
  • 4.2 人体测量指标与IGR及DM患病率关系的分层分析76-81
  • 4.3 IGR和DM患病危险性与人体测量指标的Logistic回归分析81-86
  • 5 人体测量指标筛检DM的价值及最佳切点值86-91
  • 5.1 人体测量指标筛检DM的价值分析86-88
  • 5.2 人体测量指标筛检DM的最佳切点值分析88-89
  • 5.3 最佳切割点筛检DM的一致性分析89-91
  • 讨论91-105
  • 1 样本代表性及调查人群的特点91
  • 2 IGR和DM的流行病学特征91-94
  • 2.1 IGR及DM的总体患病率91-92
  • 2.2 IGR及DM的流行病学分布92-94
  • 3 IGR和DM相关危险因素分析94-95
  • 4 人体测量指标与IGR及DM的关系95-98
  • 4.1 人体测量指标与1GR及DM患病率的关系及患病危险性分析95-97
  • 4.2 人体测量指标与IGR及DM患病率关系的分层分析97-98
  • 5 人体测量指标筛检DM的价值及最佳切割点分析98-103
  • 5.1 人体测量指标筛检DM的价值分析99-100
  • 5.2 人体测量指标筛检DM的最佳切点值分析100-103
  • 6 本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103-105
  • 6.1 创新点103-104
  • 6.2 主要不足104-105
  • 主要结论及建议105-107
  • 1 主要结论105
  • 2 建议105-107
  • 参考文献107-117
  • 附录117-148
  • 致谢148-14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149-150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1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东鹰;胡予;陆健;蔡映云;吴琳;朱继珩;;老年人体质量指数、腰围和腰臀围比值与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的关系[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宋花玲;贺佳;黄品贤;李素云;;ROC曲线下面积估计的参数法与非参数法的应用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3 ;福建省两次糖尿病调查对比报告[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4 广东省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邝建,杨华章,崔炎棠;吸烟、饮酒的糖尿病危险性分析[J];广东医学;2001年06期

5 广东省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 ,邝建,杨华章,崔炎堂;广东省人群腰围和腰臀围比肥胖诊断切点的评估和探讨[J];广东医学;2003年07期

6 张利泰;吴炳香;杨明惠;韩乐乐;;2型糖尿病患者的人体成分分析[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6年04期

7 潘晓群;袁宝君;杭万双;史祖民;戴月;;江苏省城乡居民糖尿病流行特征及相关因素研究[J];江苏预防医学;2006年01期

8 丁虹,吴松华,林辛,李杰,项坤三;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糖耐量正常同胞腰股围及比值的特点探讨[J];上海医学;2002年07期

9 刘蓉;向红丁;;2型糖尿病家族史性别差异和其对诊断年龄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05年06期

10 刘悦,张尔勤,隋璐,胡婕;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09期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成人糖尿病流行现况及其筛检的人体测量指标适宜切点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23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2823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e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