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内分泌论文 >

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继发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6 05:28
  目的:国内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继发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发生率以及唑来膦酸的治疗效果尚无系统研究。本研究旨在通过与同年龄、同性别的健康人群相比,探究PBC继发OP的发病率、影响因素以及骨密度(bone minaral density,BMD)和血清骨转换标志物等临床特征;另一方面通过比较PBC继发OP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视觉模拟评分(VAS)、BMD及骨转换标志物的变化,探究唑来膦酸的治疗效果以及对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100例PBC患者作为PBC组,同时将100例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收集两组的一般情况、BMD和血清骨转换标志物等临床指标并进行比较。将82例绝经后PBC女性依据年龄、体重指数(BMI)和绝经时间来进行分组,统计分析这三个因素与OP发生率的关系。40例PBC合并OP者接受5mg(100ml)唑来膦酸静脉注射治疗,同时补充维生素D3和钙剂,在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进行VAS评分,B...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疗效标准
    2 研究方法
    3 检测指标
    4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PBC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的比较
    2 各因素与PBC继发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2.1 年龄与PBC继发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2.2 BMI与 PBC继发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2.3 绝经时间与PBC继发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3 唑来膦酸治疗前后的变化
        3.1 治疗前后骨密度的变化
        3.2 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
        3.3 治疗后疗效的变化
    4 不同年龄段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
        4.1 不同年龄段骨密度的变化
        4.2 不同年龄段骨代谢指标的变化
    5 治疗后的不良反应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5194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35194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e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