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血管-成骨耦联相关因子、细胞在骨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1-12-18 10:14
血管生成与骨生成是促进骨骼生长发育和维持骨量平衡不可或缺的部分,二者之间的耦联作用贯穿骨发育和重塑的整个过程,在新骨生成、骨折愈合、骨缺损修复以及骨质疏松症防治等方面的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中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生物活性成分是成血管-成骨耦联中的关键部分,尤其是近些年特异性H型血管的发现丰富了成血管-成骨耦联内容,加深了对二者耦联作用的了解。血管与骨联系密切而又相互作用,血管对于骨骼的意义不仅体现在为骨生长和修复发挥转输氧气、营养物质、生长因子及代谢废物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分泌因子、信号传递、功能调控等方面,而成骨细胞能够分泌或促进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促血管生成因子,对血管生成具有调节作用。故笔者就成血管-成骨耦联相关因子、细胞及机制在骨中所起的作用进行综述。
【文章来源】: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20,26(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成血管-成骨耦联调节因子
1.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1.2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1.3 转化生长因子-β
1.4 低氧诱导转录因子-1α
2 成血管-成骨耦联调节细胞
2.1 内皮细胞
2.2 内皮祖细胞
2.3 壁细胞
3 成血管-成骨耦联相互作用
4 结语及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离体培养椎体终板退变过程中的表达[J]. 展嘉文,朱立国,王尚全,冯敏山,尹训璐,韩涛.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8(07)
[2]骨血管生成机制与功能的研究进展[J]. 董晤讯,袁翰,马勇,郭杨,苑文超,李广广,黄桂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7(27)
[3]微循环与骨质疏松的关系[J]. 陈琼,王亮.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7(08)
[4]铁蓄积、骨内血管与骨质疏松关系的研究进展[J]. 单宇,王亮,张敏,鞠文,徐又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7(07)
[5]内皮祖细胞与骨折愈合[J]. 林上进,程群.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6(01)
[6]三七总皂苷通过血管生成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机制探析[J]. 王晓燕,李冠武,常时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4(08)
博士论文
[1]骨损伤修复中H型血管的分布和作用及血管束神经束联合植入组织工程骨修复羊大段胫骨缺损的研究[D]. 王继猛.第四军医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542183
【文章来源】: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20,26(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成血管-成骨耦联调节因子
1.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1.2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1.3 转化生长因子-β
1.4 低氧诱导转录因子-1α
2 成血管-成骨耦联调节细胞
2.1 内皮细胞
2.2 内皮祖细胞
2.3 壁细胞
3 成血管-成骨耦联相互作用
4 结语及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离体培养椎体终板退变过程中的表达[J]. 展嘉文,朱立国,王尚全,冯敏山,尹训璐,韩涛.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8(07)
[2]骨血管生成机制与功能的研究进展[J]. 董晤讯,袁翰,马勇,郭杨,苑文超,李广广,黄桂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7(27)
[3]微循环与骨质疏松的关系[J]. 陈琼,王亮.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7(08)
[4]铁蓄积、骨内血管与骨质疏松关系的研究进展[J]. 单宇,王亮,张敏,鞠文,徐又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7(07)
[5]内皮祖细胞与骨折愈合[J]. 林上进,程群.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6(01)
[6]三七总皂苷通过血管生成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机制探析[J]. 王晓燕,李冠武,常时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4(08)
博士论文
[1]骨损伤修复中H型血管的分布和作用及血管束神经束联合植入组织工程骨修复羊大段胫骨缺损的研究[D]. 王继猛.第四军医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5421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354218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