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蛋白为载体的BMP-4/7对骨质疏松性骨缺损愈合过程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4-19 20:25
目的观察以纤维蛋白为载体的骨形态发生蛋白4/7(BMP-4/7)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缺损愈合中Ⅰ型骨胶原蛋白的影响,探讨局部应用BMP-4/7+纤维蛋白复合物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将84只大鼠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每组21只。A组:骨质疏松性骨缺损+(BMP-4/7 24μg+纤维蛋白20 mg);B组:骨质疏松性骨缺损+胎牛血清; C组:正常骨质骨缺损+(BMP-4/7 24μg+纤维蛋白20 mg); D组:正常骨质骨缺损+胎牛血清。于骨缺损建模后1、2、4、5、8、12周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各组椎骨结痂中Ⅰ型骨胶原蛋白的含量;同时在4、8、12、16周检测骨密度和生物学力学特征,综合判断局部骨愈合情况。结果在4、5、8、12周时,B组和D组Ⅰ型骨胶原蛋白含量低于A组,C组均高于B组,D组低于C组(P <0. 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D组高于B组(P <0. 05)。第8周、12周、16周时,B组和D组骨密度低于A组,C组高于B组,D组低于C组(P <0. 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实验分组
1.2.2骨缺损模型的建立
1.2.3 免疫印迹法在蛋白水平检测Ⅰ型骨胶原蛋白
1.2.4骨痂组织的骨密度测定
1.2.5 力学性能测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实验入组情况
2.2 Ⅰ型骨胶原蛋白含量变化
2.3 骨痂组织的骨密度变化
2.4 检测骨缺损椎体生物力学性状
2.5骨痂组织中Ⅰ型骨胶原蛋白含量与骨痂组织生物力学指标关联性分析
3 讨论
本文编号:3794161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实验分组
1.2.2骨缺损模型的建立
1.2.3 免疫印迹法在蛋白水平检测Ⅰ型骨胶原蛋白
1.2.4骨痂组织的骨密度测定
1.2.5 力学性能测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实验入组情况
2.2 Ⅰ型骨胶原蛋白含量变化
2.3 骨痂组织的骨密度变化
2.4 检测骨缺损椎体生物力学性状
2.5骨痂组织中Ⅰ型骨胶原蛋白含量与骨痂组织生物力学指标关联性分析
3 讨论
本文编号:37941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379416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