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ux-en-Y胃旁路术对血管内皮细胞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Roux-en-Y胃旁路术对血管内皮细胞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通过建立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观察Roux-en-Y胃旁路术(RYGB)对血管内皮细胞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4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T2DM组和RYGB组,各20只。T2DM组和RYGB组予以高脂饮食3周,腹腔注入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建立T2DM模型;NC组喂养普通饲料,腹腔注入相同浓度的柠檬酸盐缓冲液。RYGB组行RYGB,NC组及T2DM组行假手术。记录大鼠一般情况,包括术前、术后21 d体质量。采用ELISA法检测术前、术后21 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联素水平,HE染色法测定术后21 d血管内膜厚度,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术后21 d P-选择素表达情况。结果术后RYGB组2只大鼠因吻合口梗阻死亡。T2DM组、RYGB组大鼠术后体质量低于NC组(P0.05);RYGB组大鼠术后体质量低于T2DM组(P0.05)。NC组大鼠术后体质量高于术前(P0.05);RYGB组大鼠术后体质量低于术前(P0.05)。T2DM组术前、术后TNF-α水平均高于NC组,术前、术后脂联素水平均低于NC组(P0.05);RYGB组术前TNF-α水平高于NC组,术前脂联素水平低于NC组(P0.05);RYGB组术后TNF-α水平低于T2DM组,术后脂联素水平高于T2DM组(P0.05)。RYGB组术后TNF-α水平低于术前,术后脂联素水平高于术前(P0.05)。3组大鼠血管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37,P=0.271)。NC组、RYGB组P-选择素表达阳性率低于T2DM组(P0.05)。结论 RYGB可能通过脂联素/TNF-α通路减少P-选择素表达,进而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程度。
【作者单位】: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
【关键词】: 糖尿病 型 胃旁路术 P选择素 脂联素
【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3022044) 辽宁医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Y2012B017);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科技启动基金项目(Fyk201211)
【分类号】:R587.1;R656.61
【正文快照】: 微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T2DM)的重要病理改变。研究表明,Roux-en-Y胃旁路术(RYGB)在有效降低血糖的同时,可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明显改善血管功能[1]。血管内皮细胞P-选择素是炎性反应中白细胞黏附、锚定的关键步骤,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密切相关[2]。本研究通过建立T2DM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迎红;曹书华;常文秀;;可溶性P-选择素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意义[J];陕西医学杂志;2006年12期
2 罗玉丽;;P-选择素基因多态性与P-选择素蛋白关系的研究进展[J];海峡科学;2011年09期
3 李晓,周同;P-选择素及其临床意义[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4 李翠莹,张献清,李琳琳,穆士杰;血小板保存对P-选择素的影响[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1年01期
5 赵水平,许丹焰;氧化型脂蛋白(a)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年08期
6 姚巍,杨兰,陈天铎,李培杰,马永华;可溶性P-选择素与心血管易患因素关系的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02年01期
7 孙Ya燕,胡健,贺业军;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选择素的水平及意义[J];实用老年医学;2002年06期
8 陈宇杰,陆信武;P-选择素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J];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2002年04期
9 欧阳桂芳,陈晓敏;纤维蛋白原、P-选择素与冠心病相关的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06期
10 郭剑民,程向东,江献川,彭承宏,刘颖斌,徐斌,彭淑牖;一氧化氮对缺血再灌注硬化肝脏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及保护作用[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潇凌;龙勉;;L-选择素水解断裂对选择素-配体反应动力学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陈慧;杨军军;姚荣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网织血小板与P-选择素测定及其临床意义[A];第四届全国临床检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贾潇凌;龙勉;;L-选择素水解断裂对选择素-配体反应动力学的影响[A];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江小杰;黄绍烈;;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可溶性E-选择素与冠心病[A];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冯忠军;;E-选择素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6 杨丽霞;;冠心病患者血清P-选择素变化的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7 江虹;周小芳;曾婷婷;廖娟;蒋能刚;;外周血未成熟血小板比率及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的检测及临床应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卓孝福;林毅胜;黄文华;陈岑;林海娟;姜丽;刘景恩;曾嘉;王艳梅;陈颖;;汉族P-选择素基因的多态性及与其蛋白水平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9 王显刚;张文高;谢庆成;高福军;刘龙涛;;P-选择素与冠心病中西医结合研究[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10 马士新;李京波;魏盟;薛小培;刘铭雅;陈齐红;潘晔生;张昀昀;金立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早期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与预后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辛桦;胚胎着床与L-选择素有关[N];医药经济报;2003年
2 程玉芳 徐江平;以CAMs为靶点研制抗炎药物[N];中国医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山;1.细胞因子在肺水肿发生中作用的研究 2.肺癌细胞P53表达及凋亡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选择素及血浆N末端前脑钠肽水平分析[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邢娜;SCD40L及sP选择素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介入前后的变化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陈晓玮;戒烟对吸烟大鼠肺组织核因子-κB和E-选择素表达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4 钟宏;高压培养对血管内皮细胞P-选择素和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及药物干预效果[D];江西医学院;2001年
5 黄俊;选择素—配体相互作用动力学[D];重庆大学;2003年
6 潘莹;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中P-选择素的表达及褪黑素的干预作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7 张丽;肺癌患者血浆P-选择素和组织因子水平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8 江涛;P-选择素和内皮素1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表达[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9 刘继微;L-选择素、异粘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D];承德医学院;2014年
10 纪丽景;P-选择素靶向超声分子成像评价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546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654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