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卵巢早衰的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卵巢早衰的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卵巢早衰 HuMSCs 单次移植 多次移植 治疗
【摘要】: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指40岁前月经已形成规律的女性,由于卵巢功能衰退而出现月经不调、闭经、性器官萎缩的情况,常伴有促性腺激素水平的上升和雌激素的下降。卵巢早衰是妇产科临床工作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已经成为当今妇女不孕症的最主要病因。目前,主要通过激素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方法恢复卵巢功能。但这些治疗的效果是暂时的、一过性的,不能有效促进自身损伤卵巢组织的再生修复。鉴于常规治疗方法的局限性,目前科学家们正在积极寻找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治疗技术是干细胞治疗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被认为是未来器官损伤修复之新希望。本研究旨利用构建小鼠卵巢早衰模型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单次移植和多次移植治疗卵巢早衰的可行性,并初步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卵巢损伤的可能机理。在本研究中,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 CTX) 120 mg/kg+白消安(Busulfan,BUS) 30 mg/kg,使小鼠出现动情间期延长,雌激素E2水平下降,促性腺激素FSH含量升高,卵巢萎缩、各级卵泡数目减少、卵泡闭锁增多、颗粒细胞分泌的AMH减少、增殖细胞数目降低等卵巢早衰症状,成功建立了小鼠卵巢早衰模型。从人新生儿脐带分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流式细胞术鉴定第五代HuMSCs纯度,细胞特异性表面抗原CD44、CD73、CD90、CD105日性表达,CDllb、 CD19、CD34、CD45、和HLA-DR阴性表达,HuMSCs体外诱导出成骨和成脂细胞,成功建立了HuMSCs体系。用建立好的HuMSCs体系单次和多次移植治疗卵巢早衰小鼠。单次移植时,在造模后第7天(7D)尾静脉注射2×107/千克体重的HuMSCs,在造模后14D、21D、28D和60D进行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显示,与卵巢早衰小鼠相比,移植HuMSCs的小鼠的脏器系数仅在14D明显恢复,但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成熟卵泡在14D、21D、28D和60D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尤其是成熟卵泡在各时间点均显著恢复。E2的水平在21D、28D和60D均有显著升高,FSH水平仅在60D显著下降。预示卵巢储备能力的标志分子抗苗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 AMH)在颗粒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增加,标记细胞增殖状态的抗原Ki67的表达也明显增加。动物交配实验结果显示雌鼠的生育能力显著提高。多次移植治疗小鼠卵巢早衰时,在造模后7D、14D和21D分别尾静脉注射2×107/千克体重的HuMSCs,在造模后28D和60D进行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显示,与卵巢早衰组小鼠相比,移植HuMSCs的小鼠的脏器系数在28D和60D均有显著升高,各级卵泡数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尤其是原始卵泡和初级卵泡数显著增加。E2和FSH的水平在D28和D60均显著恢复。卵巢储备能力和细胞增值能力均有显著提高,雌鼠的生育能力得到显著恢复。我们在卵泡颗粒细胞中检测到间充质干细胞,表明HuMSCs能够迁移和停留在受损伤的卵巢组织中。综上所述,HuMSCs移植可以治疗化疗药物引起的小鼠卵巢早衰,多次移植对小鼠脏器系数和激素水平的恢复效果要优于单次移植。
【关键词】:卵巢早衰 HuMSCs 单次移植 多次移植 治疗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11.75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第一节 卵巢早衰小鼠模型的建立9-24
- 前言9-10
- 材料与方法10-18
- 研究结果18-21
- 讨论21-22
- 小结22-24
- 第二节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单次移植对小鼠卵巢早衰的治疗作用24-47
- 前言24-25
- 材料与方法25-35
- 研究结果35-44
- 讨论44-46
- 小结46-47
- 第三节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多次移植对小鼠卵巢早衰的治疗作用47-58
- 前言47
- 材料与方法47-52
- 研究结果52-57
- 小结57-58
- 结论58-59
- 参考文献59-65
- 综述65-70
- 参考文献68-70
- 缩略语表70-71
- 个人简历71-72
- 致谢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锐萍;卵巢早衰的临床表现及治疗[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年07期
2 马春花;郭荣玲;朱香兰;;卵巢早衰36例临床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06年09期
3 ;远离卵巢早衰的6个好习惯[J];家庭护士;2007年16期
4 禹彬;商微;王蔼明;;卵巢早衰20例分析[J];河北医药;2008年06期
5 肖苇;喻巍;李策;张巍巍;;关于卵巢早衰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J];黑龙江医学;2010年02期
6 王金鹏;;“蓄水”法探讨治疗卵巢早衰[J];中医临床研究;2011年10期
7 李花;赵新广;刘丹卓;;卵巢早衰病理因素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医药导报;2012年08期
8 赵欣;吴克明;;卵巢早衰中医研究进展[J];黑龙江中医药;2012年05期
9 彭纯丽;;卵巢早衰临床分析及治疗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年06期
10 谭雯涓;钟燕梅;段培培;冯玉霞;;卵巢早衰的中医药治疗动态和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良坤;林守清;何方方;;卵巢早衰异质性六例[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艾玲;;50例卵巢早衰临床治疗分析[A];2005年浙江省妇产科学暨计划生育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3 阮祥燕;马丽灵;刘玉兰;王娟;柳顺玉;;卵巢早衰相关因素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绝经学术会议暨绝经相关问题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4 丁雨;李巧芬;宋卓敏;;卵巢早衰的中西医病因研究进展[A];全国中医妇科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卵巢早衰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A];妇科内分泌与辅助生殖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后建丽;袁迎九;;卵巢早衰的诊断和临床分析[A];全国中西医结合生殖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及摘要集[C];2004年
7 史樱;刘玉兰;阮祥燕;;卵巢早衰[A];第二次全国绝经相关问题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金志春;;卵巢早衰对女性性功能的影响及其防治[A];湘鄂赣首届性与生殖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李萍;;卵巢早衰[A];中华医学会第二届糖尿病及性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10 朱玲;李道成;;化疗源性卵巢早衰的防治措施探讨及展望[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术大会论文及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崔立新;卵巢早衰逼近30岁女性[N];中国人口报;2004年
2 卢彦平;卵巢早衰还能生育吗[N];健康报;2006年
3 受访专家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梁东辉 采写 本报记者 叶芳 通讯员 肖爱萍;女人30要防卵巢早衰[N];广东科技报;2008年
4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杜恩;经常熬夜可致卵巢早衰[N];健康时报;2009年
5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程怀孟;过度减肥会引发卵巢早衰[N];保健时报;2010年
6 见习记者 刘新华;卵巢早衰紧逼女人[N];广西政法报;2004年
7 张玉珍 史 云;中医药防治卵巢早衰[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8 是明启;如何预防卵巢早衰?[N];大众卫生报;2007年
9 记者 李杰斌;卵巢早衰病困扰女性[N];桂林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王凯;卵巢早衰偷袭“白骨精” 主动预防可留住青春[N];中国妇女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默;移植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修复化疗所致卵巢早衰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王慧丹;卵巢早衰的相关因素分析及WT1、DMC1基因在卵巢早衰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王玖玲;卵巢早衰与PGRMC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及中药治疗规律分析[D];山东大学;2016年
4 庞震苗;卵巢早衰社会、心理相关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沈R,
本文编号:7892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789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