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内分泌论文 >

AMD3100联合G-CSF动员糖尿病鼠骨髓EPCs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9 18:33

  本文关键词:AMD3100联合G-CSF动员糖尿病鼠骨髓EPCs的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血管内皮祖细胞 AMD3100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联合动员


【摘要】:[目的]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在缺血部位的血管新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糖尿病引起血管病变导致组织供血不足已为大家所熟知,研究在糖尿病状态下如何较好地动员骨髓血管内皮祖细胞至外周循环以改善组织血供及促进创面愈合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以糖尿病雄性小鼠(db/db male mice)为研究对象,比较AMD3100联合G-CS F与单一使用MD3100对骨髓血管内皮祖细胞的动员效果,并观察在动员后第3d、5d、7d和10d四个不同时间点糖尿病鼠外周血管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差异。通过优选动员方法和时机,寻找一种能有效动员糖尿病状态下骨髓血管内皮祖细胞的方法,从而为自体骨髓血管内皮祖细胞治疗糖尿病并发慢性难愈合性创面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AMD3100(Selleck公司,Cat No.S3013,Lot.03)、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rhG-CSF,协和发酵麒麟(中国)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S20140010),参考国内外文献介绍的剂量(AMD3100的注射剂量为6mg/kg*d-1,G-CSF的注射剂量为10Oug/kg*d-1)和方法(糖尿病鼠连续皮下注射6天)进行骨髓血管内皮祖细胞的动员。选用10-11周龄的糖尿病雄性小鼠(避免雌激素的干扰)共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分为A组(AMD3100+G-CSF动员组)、B组(AMD3100+NS动员组)和C组(NS空白对照组),各组均为20只。每组在动员后第3d、5d、7d和10d四个时间点随机选择5只糖尿病小鼠,于心脏部位采集外周血并进行免疫荧光染色,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CD133/Flk-1双荧光阳性细胞在相同微升数血液样品中所占的比例。结果取平均值用x±s(单位%)表示,统计学方法处理后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糖尿病小鼠外周血中CD133/Flk-1双荧光阳性细胞比例,统计分析后结果如下:①C组(NS空白对照组)糖尿病小鼠在动员后第3d、5d、7d和10d四个时间点,其外周血中CD133/Flk-1双荧光阳性细胞比例无差异(p0.05)。②A组(AMD3100+G-CSF动员组)与B组(AMD3100+NS动员组)糖尿病小鼠在动员后第3d、5d、7d和10d四个时间点,其外周血中CD133/Flk-1双荧光阳性细胞比例有差异(p0.05),并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在动员后第3d、5d、7d逐渐上升,至第7d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③比较A、B、C三组之间糖尿病小鼠外周血中CD133/Flk-1双荧光阳性细胞比例在第3d、5d、7d和10d四个时间点的差异,其中A组糖尿病小鼠外周血中CD133/Flk-1双荧光阳性细胞比例较B组高(p0.05);B组糖尿病小鼠外周血中CD133/Flk-1双荧光阳性细胞比例较C组高(p0.05)。[结论]AMD3100联合G-CSF与单一使用AMD3100对糖尿病状态下骨髓血管内皮祖细胞均有动员作用;AMD3100联合G-CSF与单一使用AMD3100两种动员方法下,糖尿病小鼠外周血管内皮祖细胞比例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在动员后的第3d、5d、7d逐渐上升,至第7d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AMD3100联合G-CSF的动员骨髓血管内皮祖细胞的效果明显强于单一使用AMD3100的动员效果。
【关键词】:血管内皮祖细胞 AMD3100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联合动员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87.1
【目录】:
  • 英文缩写一览表(以字母顺序排列)5-7
  • 中文摘要7-9
  • 英文摘要9-12
  • 前言12-16
  • 材料与方法16-20
  • 结果20-28
  • 讨论28-35
  • 结论35
  • 不足之处35-36
  • 参考文献36-43
  • 综述43-52
  • 参考文献48-52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52-53
  • 致谢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晨,杨仁池,韩忠朝;血管内皮祖细胞的研究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2年05期

2 曲晓义,金惠铭;血管内皮祖细胞与缺血性心血管病的血管新生[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3年03期

3 严轶文;血管内皮祖细胞和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03年01期

4 李崇剑,高润霖;血管内皮祖细胞研究进展[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04年06期

5 梅雀林,刘鹏程,李彦豪;血管内皮祖细胞在血管生物学中的作用[J];中华医学杂志;2005年25期

6 贾琴;常青;李自成;;血管内皮祖细胞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广东医学;2006年01期

7 马占龙;滕皋军;;血管内皮祖细胞的研究及其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前景[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6年02期

8 徐燕;王国蓉;邱录贵;;血管内皮祖细胞的研究进展[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6年01期

9 肖丽;王贵学;唐朝君;;血管内皮祖细胞的研究进展[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年07期

10 陈图刚;陈君柱;;成人血管内皮祖细胞与血管新生[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龙江;侯健;;血小板因子4和其片段对血管内皮祖细胞的抑制作用[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2 马占龙;滕皋军;麦筱莉;邓刚;孙军辉;张洪英;牛焕章;余辉;李国昭;;血管内皮祖细胞局部移植防治血管内膜损伤后颈动脉局部粥样硬化性狭窄形成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6年

3 程铖;杨向军;;兔骨髓源血管内皮祖细胞的体外培养与鉴定[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4 苗雷英;刘超;孙宏晨;;血管内皮祖细胞在牙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李肖霞;宋一萌;朱振久;付成来;李承红;朱毅;;转录因子KLFs在血管内皮祖细胞增殖分化中的作用[A];第七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杨瑞瑞;程焱;;血管内皮祖细胞的动员及对脑梗死治疗的实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程铖;杨向军;;辛伐他汀对炎症损伤后血管内皮祖细胞的保护作用[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8 吕海涛;孙凌;张建敏;曹磊;严文华;谢宇锋;盛伟华;杨吉成;李红霞;韩莲花;杨向军;;VEGF165基因修饰外周血血管内皮祖细胞促进血管新生[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9 李崇剑;高润霖;刘玉清;宋晓东;闫笑梅;孟亮;宋来凤;阮英茆;陈纪林;杨跃进;秦学文;;小型猪外周血来源的血管内皮祖细胞的体外培养与分化研究[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10 马占龙;滕皋军;麦筱莉;孙军辉;张洪英;邓刚;余辉;李国昭;;血管内皮祖细胞防治血管内皮损伤的MR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建明;血管内皮祖细胞在肢体缺血时的血管新生作用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2 王海燕;血管内皮祖细胞的基因修饰与体外三维培养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3 陈聪;磁化标记成人外周血源性血管内皮祖细胞在肺癌异种移植瘤的7.0T磁共振示踪[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4 陈图刚;阿司匹林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与功能及其iNOS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5 王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血管内皮祖细胞治疗肢体缺血[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阳;Id1和E2-2相互作用调节血管内皮祖细胞增殖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6年

2 李冉;AMD3100联合G-CSF动员糖尿病鼠骨髓EPCs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6年

3 李鹏;中药联合血管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动物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4 代明胜;血管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的动物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5 张承韶;骨髓来源的血管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的动物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6 程铖;辛伐他汀对炎症损伤后血管内皮祖细胞的干预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7 杨瑞瑞;血管内皮祖细胞的动员及其对脑梗死治疗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8 彭瑜;氟伐他汀对体外血管内皮祖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9 于小滨;pcDNA3.0-hVEGF165的构建及转染大鼠骨髓源性血管内皮祖细胞的体外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10 孙宁;HGF基因转染血管内皮祖细胞促进血管生成的动物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220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8220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e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