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内分泌论文 >

血清胱抑素C与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1 08:21

  本文关键词:血清胱抑素C与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关系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胱抑素C 2型糖尿病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研究,了解T2DM慢性并发症的临床特征,探讨T2DM不同数量慢性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数量慢性并发症之间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治疗T2DM慢性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解放军第461医院内分泌科2014年11月-2016年3月住院的400例T2DM患者。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FBG)、胆固醇(CHO)、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血清胱抑素C(Cys 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等相关指标。利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并发症数量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不同数量并发症的Cys C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在分析的400例T2DM患者中,男性253人,女性147人,患者平均年龄为61.02±9.90岁,其中51~60岁年龄段患者人数最多,占40.3%。超重的患者占总病例数的50.2%,肥胖的患者占13.8%。绝大多数患者入院时CHO水平,LDL水平,Lpa水平,尿蛋白水平,BUN水平,CREA水平正常,而GLU水平,Hb A1c水平,Cys C水平异常。无并发症的患者占总病例数的18.7%,患一种并发症的患者占67.5%,患两种及两种以上并发症的患者占13.7%。分析并发症的类型发现,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最高(25.3%),其次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4.5%),糖尿病肾病(21.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7.0%),糖尿病足(11.5%)。对患者并发症数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51~60,61~70)、BMI(超重)、病程以及Cys C水平是患一种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与年龄分布≤50岁患者相比,年龄分布在51~60岁及61~70岁的患者患一种并发症的风险性低(OR=0.014,95%CI:0.001,0.184;OR=0.024,95%CI:0.002,0.326)。超重的患者患一种并发症的风险是BMI指数正常的患者的3.360倍(P=0.019);病程时间长是患一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OR=16.208,95%CI:5.542,47.401;OR=83.332,95%CI:14.257,487.094);Cys C水平异常的患者患1种并发症的风险是Cys C水平正常患者的73.544倍(P0.01)。患者的年龄(51~60,61~70)、病程以及Cys C水平是T2DM患者患两种及两种以上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与年龄分布≤50岁患者的相比,在51~60岁及61~70岁的患者患两种及两种以上并发症的风险降低了(OR=0.011,95%CI:0.001,0.160;OR=0.017,95%CI:0.001,0.278),病程时间长是患两种及两种以上并发症的危险因素(OR=5.695,95%CI:1.523,21.297;OR=37.139,95%CI:5.358,257.421);Cys C水平异常的患者患两种及两种以上并发症的风险是Cys C水平正常患者的629.084倍(P0.01)。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不同数量并发症患者的Cys C水平,结果显示,患者患并发症的数量越多Cys C的水平越高。结论:1.本研究400例T2DM患者,多集中在50-60年龄段;男性多于女性:绝大多数患者超重或肥胖。2.本研究400例T2DM患者中,半数以上合并慢性并发症;其中,合并一种并发症者占多数。3.本研究T2DM慢性并发症患者中,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最高,其次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4.病程时间长、超重、Cys C异常是T2DM合并一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病程时间越长、Cys C水平异常的患者患两种及两种以上并发症的风险性越高。5.血清Cys C水平升高是T2DM慢性并发症数量增加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胱抑素C 2型糖尿病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87.2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英文缩写词11-12
  • 第1章 引言12-21
  • 1.1 T2DM流行病学特征12-13
  • 1.2 T2DM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13-15
  • 1.2.1 持续高血糖状态13
  • 1.2.2 氧化应激反应13-14
  • 1.2.3 胰岛素抵抗14
  • 1.2.4 遗传与环境因素14-15
  • 1.3 T2DM慢性并发症的临床表现15-16
  • 1.4 T2DM慢性并发症的生化检测16-17
  • 1.5 T2DM慢性并发症的诊断17-18
  • 1.6 Cys C的结构与功能18-19
  • 1.7 Cys C的诊断意义19-20
  • 1.8 Cys C临床应用的发展趋势20
  • 1.9 立题依据20-21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21-24
  • 2.1 资料来源21
  • 2.2 诊断标准21-22
  • 2.2.1 T2DM的诊断标准21
  • 2.2.2 T2DM慢性并发症的诊断依据21-22
  • 2.3 排除标准22
  • 2.4 资料收集22
  • 2.4.1 收集方法22
  • 2.4.2 收集内容22
  • 2.5 相关定义22-23
  • 2.6 数据分析方法23-24
  • 第3章 结果24-37
  • 3.1 一般情况24-25
  • 3.2 生化指标25
  • 3.3 并发症情况25-26
  • 3.4 并发症数量相关因素分析26-35
  • 3.5 Cys C水平与并发症关系的分析35-37
  • 第4章 讨论37-45
  • 4.1 一般情况37-38
  • 4.2 生化指标38
  • 4.3 慢性并发症情况38-40
  • 4.4 慢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40-41
  • 4.5 Cys C水平与慢性并发症的关系41-45
  • 第5章 结论45-46
  • 参考文献46-53
  • 作者简介53-54
  • 致谢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镜才;;血清胱抑素C在高血压患者肾功能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6年07期

2 胡丽;皮银珍;刘罗坤;;血清胱抑素c及B_2微球蛋白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测价值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年13期

3 马金兰;马金祥;谢晓元;;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血清胱抑素C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年12期

4 黄双旺;沈素晶;宋武;;血清胱抑素C和尿α_1-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年11期

5 艾丽根;章晓燕;曾辉;赵s,

本文编号:8296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8296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5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