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内分泌论文 >

系统性红斑狼疮异常T细胞信号及其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09-18 15:35

  本文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异常T细胞信号及其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 T细胞 erythematosus 细胞信号 固有免疫 自身免疫性疾病 适应性免疫 免疫耐受 靶向药物 自身抗体


【摘要】: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作为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可能是遗传、环境、性激素、表观修饰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目前认为SLE的免疫耐受被打破,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均存在不同程度障碍,因而免疫系统异常激活,最终导致自身抗体大量产生。在此过程中,T
【作者单位】: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T细胞;erythematosus;细胞信号;固有免疫;自身免疫性疾病;适应性免疫;免疫耐受;靶向药物;自身抗体;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460256) 云南省医疗卫生单位内设研究机构项目基金项目(编号:2014NS171,2014NS172) 云南省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风湿免疫病学学科带头人基金项目(编号:D-201218) 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基金项目(编号:2015HB071) 云南省创新团队项目(编号:2014HC018)
【分类号】:R593.241
【正文快照】: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作为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可能是遗传、环境、性激素、表观修饰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目前认为SLE的免疫耐受被打破,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均存在不同程度障碍,因而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学恩;系统性红斑狼疮20例分析[J];山东医药;2000年16期

2 蒋明;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治疗的最新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年01期

3 尹培达;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J];新医学;2000年01期

4 谢可锋,曹建春;数病并存非真相 一元分析得确证──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长期误诊经过[J];新医学;2000年09期

5 张强,苏明,朱永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24小时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及临床意义[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0年06期

6 李蔚林,李东辉,孙淑萍,孟红珍,刘军,李伟玲;高原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应对方式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年08期

7 蒋天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少见表现与误诊[J];中国综合临床;2000年03期

8 张秋生,崔惠敏,叶任高;老年人系统性红斑狼疮62例临床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0年02期

9 蔡绥,郑敏,孙国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amm-Horsfall蛋白 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年01期

10 兰海梅,刘晓加;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丁丁;杨正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A];第八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2009年医学遗传学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2 陈勇;楼燕如;忻霞菲;王庭辉;黄华;周丽;;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FoxP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A];2009年浙江省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顾越英;;系统性红斑狼疮与妊娠[A];2009年浙江省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冯琴;纪超;杨波;毕志刚;;40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回顾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张剑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预防和调护[A];2009年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江必明;王静;;气溶胶生物电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综合治疗中的应用——附1例报告[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7 杨金英;李贵安;;系统性红斑狼疮五年随访[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8 张广中;王萍;蔡念宁;陶毅;孙丽蕴;;40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情况分析[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9 林冰;吴东海;王丽英;曹慧颍;张政新;刘艳秋;;不同性别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分析比较[A];首届全国中青年风湿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孙铀;张凤山;;1995-2005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感染因素回顾性分析[A];第十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免疫科 薛鸾 主任医师;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预后和转归[N];上海中医药报;2010年

2 记者 王丹;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国数据”发布[N];健康报;2011年

3 仇逸;我国科学家发现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致病基因[N];北京科技报;2003年

4 解放军福州总医院风湿科 李忆农博士;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绝症吗?[N];福建科技报;2004年

5 栗占国 罗刚;系统性红斑狼疮用药要规范[N];健康报;2006年

6 孙维生;如何早期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N];潮州日报;2009年

7 陈静;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N];保健时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胡德荣;降伏红斑狼疮 “仁济”领跑[N];健康报;2010年

9 通讯员 孙国根 记者 陈青;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新疗法[N];文汇报;2011年

10 孙国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有了“新钥匙”[N];中国医药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倩;MiR-155通过调控S1pr1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李蕊;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浆microRNA表达谱筛查与验证的初步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3 吴昊;系统性红斑狼疮中MDSC通过产生Arg-1促进Th17细胞分化和疾病进展[D];吉林大学;2016年

4 王红英;超声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陈志强;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年

6 陈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易感相关基因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7 王彦博;血必净注射液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意义[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8 周康兴;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细胞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侯岩峰;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付继承;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相关性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连连;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2 汪晓平;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u樗乇泶锛捌溆隒D4~+CD25~+Foxp3~+Treg细胞相关性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郭颖;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4 谭秋培;应用hMeDIP-chip技术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基因组5-hmC状态[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5 吴萌;淋巴细胞亚群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6 刘樱;血浆内皮微粒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7 蒋小露;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脑结构及脑血流磁共振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8 杨露露;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RKCB基因mRNA表达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9 陶莎莎;蛋白激酶Cβ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血浆表达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10 赵梦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miR-25-3p、miR-664a-3p和miR-744-5p的表达及靶基因预测[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8763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8763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7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