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酶Q10对环磷酰胺大鼠皮质骨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辅酶Q10对环磷酰胺大鼠皮质骨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骨质疏松 辅酶Q 环磷酰胺 骨生物力学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摘要】:目的探讨辅酶Q10对环磷酰胺大鼠皮质骨的影响,并与阳性药物阿伦磷酸钠进行比较。方法 32只3月龄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环磷酰胺组(CTX)、阿仑膦酸钠组(ALD)、辅酶Q10组(CoQ10),连续给药15 d。实验结束后,骨组织形态计量学观测左侧胫骨中段骨磨片的动静态参数。同时,取右侧股骨进行骨生物力学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环磷酰胺可明显抑制骨形成,使得大鼠皮质骨变薄,骨髓腔扩大,新骨矿化形成减少;股骨脆性增加,骨折的风险显著增加。与环磷酰胺组相比,辅酶Q10不仅可有效地促进骨形成,抑制环磷酰胺诱导的大鼠骨丢失,且骨生物力学参数最大强度、断裂应变、韧性系数、刚性系数均得到明显的修复。结论辅酶Q10(30 mg·kg~(-1)·d~(-1))对环磷酰胺大鼠胫骨中段骨和股骨皮质骨的微观结构有较好的修复能力。
【作者单位】: 广东医学院药学院;东莞康华医院;广东医学院广东润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辅酶Q10联合研究中心;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辅酶Q 环磷酰胺 骨生物力学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基金】: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2012C3104017)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GDJG20142230)
【分类号】:R580
【正文快照】: 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是临床上常用的广谱抗肿瘤药,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化疗药物,对机体生长较快的组织,有明显的抑制杀伤作用,且发现CTX激活自由基引起脂质过氧化是造成骨髓毒性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1],患者使用CTX后会出现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我们前期的实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剑伟;尹望平;张春才;任可;胥正峰;王明鑫;支晓丞;;髋臼区域皮质骨厚度分布特征的三维图像测量[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22期
2 陈学英;杨婷;马绍英;王旭升;李宝兴;;不同方法处理人类皮质骨材料的力学性能比较[J];辐射防护通讯;2012年03期
3 吴曙春;;人和哺乳类动物皮质骨力学性能的测试研究[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通讯;1984年Z1期
4 王友;;皮质骨血供及其物质交换[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1年03期
5 张伟,张新,徐莘香;皮质骨在实验性肢体延长期间的成骨作用[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6 曹玲,高双,姜亚云,郝玉兰,张修丽;胫骨超声速在同年龄不同性别皮质骨中的变化[J];黑龙江护理杂志;2000年08期
7 陈建波,李青南,黄莲芳,胡彬,陈艳;骨形态计量学评价低钙对大鼠皮质骨的作用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3年03期
8 庄华烽;李毅中;;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皮质骨因素[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0年04期
9 冷慧杰;王晓渡;;基于单向拉伸累进加载实验的皮质骨后屈服本构模型[J];医用生物力学;2009年S1期
10 陈新民;赵云凤;向荣乡;;不同状态人体牙槽骨皮质骨的拉伸力学性质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8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安兵兵;张东升;;皮质骨各向异性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研究[A];第九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李毅中;庄华烽;林金矿;姚学东;俞海明;李建龙;;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皮质骨改变[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成立十周年论文汇编[C];2011年
3 申才良;唐天驷;杨惠林;;冷冻、冻干、辐照对胫骨皮质骨力学性能的影响[A];第二届华东地区骨科学术大会暨山东省第九次骨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冷慧杰;王晓渡;;方向和年龄对皮质骨胶原网络的力学性能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二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5 申才良;唐天驷;杨惠林;;同种皮质骨融合支架的研制及临床应用的初步观察[A];第二届华东地区骨科学术大会暨山东省第九次骨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6 朱东;杨林;朱伟民;朱兴华;;皮质骨内部骨重建的动态过程[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7 康鹏德;杨静;沈彬;周宗科;裴福兴;;股骨皮质骨开窗技术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A];第20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1年
8 钟红刚;刘卫华;卜海滨;董福慧;钱民全;孟和;;采用X线平片结合三点弯测试计算胫骨皮质弹性模量[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冷慧杰;王晓渡;;基于单向拉伸累进加载实验的皮质骨后屈服本构模型[A];第九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军;微波高温处理的人皮质骨生物力学性质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娟;微螺钉常用植入部位皮质骨的厚度和硬度及相关性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2 陈卫;游离皮质骨微粒复合异种松质骨修复粉碎性骨折的实验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7年
3 权慧欣;人皮质骨径向微动损伤行为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庄华烽;脆性股骨颈骨折的皮质骨因素[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5 齐玮;皮质骨挤压钉在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6 郑永智;近交系猪管状皮质骨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大段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7年
7 胡益华;rhBMP-2/bFGF复合近交系猪皮质骨修复兔大段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7年
8 陈雅文;改良皮质骨切开快速正畸机制的基础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9 王俊良;皮质骨嵌压钉在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的生物力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10 王博文;标本含湿率及加载方式对骨微观力学特性测试的影响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566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956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