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内分泌论文 >

M-ficolin、L-ficolin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6 02:13

  本文关键词:M-ficolin、L-ficolin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关节炎 类风湿 M-ficolin L-ficolin 补体系统


【摘要】: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病变主要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炎,关节损害以及功能障碍是RA的最主要不良后果,并由此造成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寿命缩短。此外病变还可引起其他系统的损害,如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近年来达标治疗是其成功治疗的重要内容及关键所在,因此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RA患者病情变化及疾病活动度,根据病情变化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因此就需要更多实验室指标来更准确的评估RA疾病活动度。RA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研究认为它是一种抗原驱动、遗传相关、多因素参与的自身免疫病,研究表明固有免疫特别是补体系统在RA发病起重要作用。固有免疫系统可通过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病原体相关模式分子,对病原体进行吞噬、调理、递呈,进而激活适应性免疫。Ficolins(纤维胶凝蛋白)是一组能够识别并结合病原相关模式分子的蛋白,从而启动补体凝集素途径(MBL途径),促进对病原体的调理作用,此外其还参与死亡的宿主细胞及细胞碎片的清除,在固有免疫防御方面起着很重要作用。在固有免疫里,补体凝集素途径的激活是哺乳动物应对感染的急性期反应的重要机制。目前发现正常人外周血存在3种ficolins,分别为M-ficolin、L-ficolin和H-ficolin,已有少数研究关注ficolins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测定RA患者外周血血浆中M-ficolin,L-ficolin的水平,分析M-ficolin,L-ficolin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及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探讨了其在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期间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免疫风湿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RA患者61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EULAR)2010年修订的RA新的诊断标准。选取18例同期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本实验将61例RA患者依据DAS28评分分为三组,分别为低疾病活动组(DAS28≤3.2)19例、中疾病活动组(3.2DAS28≤5.1)19例、高疾病活动组(DAS285.1)23例。所有RA患者均记录性别、年龄、病程、肿胀压痛关节数、既往史、家族史等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单核细胞计数(MONO)、血小板计数(PLT)、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等,计算并记录所有RA患者的DAS28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测定RA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血浆中M-ficolin,L-ficolin的水平。分别对RA组与健康对照组,低、中、高疾病活动组外周血浆中M-ficolin,L-ficolin水平进行比较,分析M-ficolin,L-ficolin与实验室指标及DAS28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样本比较用独立样本t或t’检验,多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法。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及四分位数间距表示,两样本比较用Wilcoxon秩和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Spearman相关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临床资料描述:RA患者61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55例,平均年龄(47±12)岁,病程2个月~20年,中位病程3年。依据DAS28评分,将其分为3组,即低疾病活动组(DAS28≤3.2 n=19)男性2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47±14)岁,病程4个月~20年,中位病程3年;中疾病活动组(3.2DAS28≤5.1 n=19)男性0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44±11)岁,病程2个月~11年,中位病程2年;高疾病活动组(DAS285.1n=23)男性4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1±11)岁,病程4个月~20年,中位病程2年。健康对照组选自同期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18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5±9)岁。61例RA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在性别、年龄构成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中、高疾病活动组在性别、年龄构成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61例RA患者:ESR(中位数M51.98四分位数间距QR51)mm/h,CRP(M28.29mg/L QR33.05mg/L),DAS28评分(M4.69 QR2.84),RF(M306.80 QR341.25)IU/ml,WBC(7.15±1.86)×10~9/L,NEUT(M4.35×10~9/L QR2.17×10~9/L),MONO(M0.45×10~9/L QR0.26×10~9/L),PLT(279.70±67.51)×106/L。2 61例RA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血浆M-ficolin,L-ficolin水平(Table1):61例RA患者血浆M-ficolin水平(M39.72ng/m L QR23.74ng/m L),较健康对照组(14.40±3.71)ng/m L明显升高(Z=-5.7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1例RA患者血浆L-ficolin水平(1.72±0.64)ug/m 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31±0.47)ug/m L(t=2.5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61例RA患者低、中、高疾病活动组M-ficolin,L-ficolin的水平差异比较(Table2):61例RA患者低、中、高疾病活动组血浆M-ficolin的水平分别为(20.80±5.16)ng/m L、(M35.42ng/m L、QR13.28ng/m L)、(M49.66ng/m L、QR24.66ng/m L),3组之间两两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低、中、高疾病活动组血浆L-ficolin水平分别为(1.24±0.54)ug/m L、(1.67±0.40)ug/m L、(2.16±0.59)ug/m L,3组之间两两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 61例RA患者外周血浆M-ficolin,L-ficolin水平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61例RA患者外周血血浆M-ficolin水平与DAS28评分、ESR、CRP、WBC、NEUT、MONO、PLT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830,0.692,0.725,0.388,0.397,0.338,0.476,P0.05),61例RA患者去掉RF阴性的4例患者,57例RA患者外周血M-ficolin水平与RF呈正相关关系(r=0.600,P0.05);L-ficolin水平与DAS28评分、ESR、CRP、WBC、NEUT、MONO、PLT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653,0.593,0.630,0.254,0.302,0.312,0.340,P0.05),61例RA患者去掉RF阴性的4例患者,57例RA患者外周血L-ficolin水平与RF呈正相关关系(r=0.363,P0.05)。结论:1 RA组患者外周血血浆中M-ficolin,L-ficolin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提示M-ficolin,L-ficolin在类风湿关节发病中起重要作用。2 RA患者外周血血浆中M-ficolin,L-ficolin水平与患者ESR、CRP、DAS28呈正相关,即与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提示M-ficolin,L-ficolin可作为反映RA疾病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3 RA患者外周血血浆中M-ficolin水平与WBC、NEUT、MONO、PLT呈正相关。
【关键词】:关节炎 类风湿 M-ficolin L-ficolin 补体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93.22
【目录】:
  • 中文摘要4-8
  • 英文摘要8-13
  • 英文缩写13-14
  • 前言14-15
  • 材料与方法15-19
  • 结果19-21
  • 附图21-27
  • 附表27-29
  • 讨论29-35
  • 结论35-36
  • 参考文献36-39
  • 综述 Ficolins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39-48
  • 参考文献45-48
  • 致谢48-49
  • 个人简历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江;以咳嗽为首发症状的类风湿关节炎一例[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0年03期

2 陆丽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激素撤减期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年24期

3 艾脉兴,曾小峰;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一例[J];中华医学杂志;2002年14期

4 田新平,林星,余建华,费贵军,唐福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一例[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2年04期

5 冯梅,段怀玉;以类风湿肺为首发表现的类风湿关节炎一例[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2年05期

6 王金铠,孙丽霞,颉玉欣,赵柱军;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2年05期

7 王天,刘复强,唐福林,吴轶苹,叶进,崔晶,杨磊,杨光燃;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测定[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2年06期

8 劳惠兰 ,余有志;综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60例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08期

9 Alan J Silman,张文;评论:基因或环境是否影响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J];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02年04期

10 李景怡,方勇飞,王勇;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急性髓细胞白血病1例[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兴华;;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思考[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风湿病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6年

2 张艳敏;姜莉;;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三届全国间质性肺病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滕玉芬;刘晖;库尔班江;刘芳;武丽君;;几种实验室指标在类风湿关节炎活动中的评估[A];中华医学会全国风湿病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孙晓云;蔡莉萨;王怀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贫血的临床分析[A];首届全国中青年风湿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李芳;李小峰;胡学芳;王小霞;许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及意义的探讨[A];第十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武丽君;滕玉芬;阿迪娜;;新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肺部受累初探[A];全国自身免疫性疾病专题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陈海英;顾光;魏平;李薇;王俊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首次确诊时应用慢作用药治疗现状分析[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8 陈仁利;苏茵;栗占国;;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9 冯兴华;;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思考[A];第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刘喜德;张全禄;刘风云;;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A];浙江医学会2007年风湿病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天舒;类风湿关节炎有望从源头治起[N];健康报;2008年

2 记者 韩璐 吴刚;近八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首诊“进错门”[N];健康报;2010年

3 记者 韩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四成多被误诊[N];健康报;2011年

4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不要自行选药[N];保健时报;2004年

5 黄冈市康泰医院中医针灸科主治医师 赵俊;类风湿关节炎的饮食疗法[N];黄冈日报;2005年

6 提莲英;治类风湿关节炎技术创新[N];健康报;2002年

7 上海光华医院风湿科主任医师 倪立青;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要不要“忌口”[N];上海中医药报;2005年

8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风湿免疫科 吴东海;类风湿关节炎可以早期诊断[N];保健时报;2007年

9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 张英泽;类风湿关节炎是种慢性消耗病[N];保健时报;2007年

10 田静;类风湿关节炎能根治吗?[N];大众卫生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锐;预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TNF-α拮抗剂治疗反应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王芳;HNP-1诱导pDC细胞活化机制以及在类风湿关节炎中应用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3 王冰;IL-34调控FLS在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6年

4 马丽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机制和相关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5 孙莉萍;汉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与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孙建;河南省漯河地区中老年人群类风湿关节炎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D];郑州大学;2013年

7 刘玮;中国汉族人类风湿关节炎外周血基因表达谱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8 王勇;马玉琛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贫血的经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9 李萍;调节性T细胞异常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黄绣媚(Wong Sau Mui);汪悦教授诊治类风湿关节炎经验与用药特色分析[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凤艳;滤泡辅助性T细胞及白介素-21在类风湿关节炎外周血和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牟方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生命质量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张磊;10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变形与体质相关性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王小娟;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治疗处方用药经验数据挖掘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代璐;个性化延续性护理对\*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朱博雯;热补针法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随机对照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张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浆TF、TFPI水平的测定及意义[D];青海大学;2016年

8 李欣;MDR1、BCRP、HRP2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耐药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9 武清超;ANGPTL2、VEGF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10 李鹏;TCR-CD3 zeta基因多态性及其mRNA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801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nfm/9801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3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