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在皮肤科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10-09 16:35

  本文关键词: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在皮肤科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复方多粘菌素B 尖锐湿疣 细菌性皮肤病


【摘要】:第一章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在尖锐湿疣微波术后的应用 目的观察比较尖锐湿疣微波治疗术后应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与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及止痛效果。方法所有的病例均为2009年9月至2012年1月在安徽省立医院性病门诊就诊的尖锐湿疣患者,均符合临床皮肤病学的诊断标准,未合并其他性病。163例尖锐湿疣患者常规微波手术治疗疣体,术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3例患者外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对照组80例患者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治疗,每日3次,连续14天。分别于外用药12小时、24小时和96小时观察患者的创面疼痛情况和1周后的创面愈合情况。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使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创面评分情况,使用χ2检验比较治疗有效率。结果局部用药后12、24和96小时,复方多粘菌素B组的疼痛评分低于莫匹罗星组(t=3.73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方多粘菌素B组治疗有效率(98.80%)高于莫匹罗星组(93.7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微波术后应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在可改善疼痛症状,有效避免创面感染,有利创面恢复。 第二章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在男性粘膜部位尖锐湿疣微波术前的应用及术后短期应用预防感染的效果 目的:观察比较男性粘膜部位尖锐湿疣微波术前应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的止痛效果及短期使用预防感染的效果。方法:130例男性尖锐湿疣,疣体分别位于包皮内侧、龟头、系带、冠状沟,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5例,治疗组于术前1小时局部封包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后行微波治疗术,术后继续使用复方多粘菌素软膏3天。对照组微波治疗前局部注射利多卡因,治疗后外用莫匹罗星软膏7天。两组创面7天后分别均予以细菌培养。记录两组患者微波治疗时的VAS评分及细菌培养情况,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使用χ2检验比较麻醉效果及术后水肿程度。结果:治疗组57人和对照组63人完成了观察,男性粘膜部位尖锐湿疣术前1小时局部封包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局麻效果与注射利多卡因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3天后和7天后细菌培养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男性粘膜部位尖锐湿疣术前1小时局部封包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可基本达到止痛效果,术前和术后使用复方多粘菌素软膏3天可以有效预防感染发生。 第三章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在细菌性皮肤病(毛囊炎、疖、脓疱疮)的应用 目的:评价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与莫匹罗星软膏、氧氟沙星凝胶在治疗细菌性皮肤病的效果。方法:308例毛囊炎患者、140例疖患者和97例轻中度儿童脓疱疮患者,均分为3组,分别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莫匹罗星软膏、氧氟沙星凝胶,每日外用3次,疗程7天。比较每组患者的治愈率,观察每组患者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同时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瘙痒和疼痛情况。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疼痛评分的比较使用方差分析。结果:治愈率相同,副作用发生率相同、治疗后,三组患者的瘙痒状况都得到了改善,瘙痒程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60.905,P=0.000;χ2=229.036,P=0.000;χ2=248.733,P=0.000);。治疗期间复方多粘菌素B组者的疼痛情况也有明显改善,治疗后3天和5天时疼痛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42,P=0.042;F=15.789,P=0.035)。结论: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常见细菌性皮肤病与莫匹罗星软膏、氧氟沙星凝胶抗菌效果相同,安全性高,复方多粘菌素B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复方多粘菌素B 尖锐湿疣 细菌性皮肤病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51
【目录】:
  • 英文缩略词表8-9
  • 中文摘要9-11
  • Abstract11-14
  • 前言14-16
  • 第一章 复方多粘菌素 B 软膏在尖锐湿疣微波术后的应用16-22
  • 1 资料与方法16-18
  • 1.1 一般资料16-17
  • 1.2 治疗方法17-18
  • 1.2.1 治疗方案17
  • 1.2.2 术后观察17-18
  • 2 结果18-19
  • 2.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情况18
  •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创面评分情况18
  • 2.3 两组患者的治疗后创面修复效果比较18-19
  • 2.4 不良反应19
  • 3 讨论19-20
  • 参考文献20-22
  • 第二章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在男性粘膜部位尖锐湿疣微波术前的应用及术后短期应用预防感染的效果22-29
  • 1 资料与方法22-23
  • 1.1 一般资料22-23
  • 1.2 治疗方法23
  • 1.2.1 治疗方案23
  • 1.2.2 麻醉效果判定标准23
  • 1.2.3 不良反应23
  • 1.3 统计分析23
  • 2 结果23-25
  • 2.1 患者基本情况分析23-24
  • 2.2 两组患者使用效果比较24
  • 2.3 术后细菌培养结果比较24-25
  • 2.4 术后水肿程度比较25
  • 2.5 不良反应情况25
  • 3 讨论25-27
  • 参考文献27-29
  • 第三章 复方多粘菌素 B 软膏在细菌性皮肤病(毛囊炎、疖、脓疱疮)的应用29-38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29-30
  • 1.1 研究对象29
  • 1.2 治疗方法29
  • 1.3 观察项目29-30
  • 1.4 疗效判断30
  • 1.4.1 临床疗效按四级标准判断疗效30
  • 1.4.2 细菌学疗效评价30
  • 1.4.3 自觉症状评价30
  • 1.4.4 总体疗效评价30
  • 1.5 统计学分析30
  • 2 结果30-34
  • 2.1 一般资料30-31
  • 2.2 疗效评价31-34
  • 2.2.1 临床疗效评价31
  • 2.2.2 抗感染效果比较31-32
  • 2.2.3 细菌学疗效32
  • 2.2.4 自觉症状评价32-33
  • 2.2.5 总疗效评价33-34
  • 3 讨论34-36
  • 参考文献36-38
  • 附录38-39
  • 致谢39-40
  • 综述40-47
  • 参考文献45-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振声;;多粘菌素(Polymyxin)[J];良师益友;1951年04期

2 宋海勇;多粘菌素B对百日咳菌苗的体内效应[J];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1986年01期

3 俞集楠;百日咳菌苗的纯化[J];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1987年03期

4 张光孝;;多粘菌素的提取和精制法[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59年06期

5 ;国产多粘菌素M的药理试验报告[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1973年02期

6 镡旭民;磷霉素能减轻多粘菌素B的耳毒性[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1年05期

7 黄维真;;多粘菌素B九肽的纯化、毒性和抗内毒素的活性[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1年01期

8 龚万久,李贺霞;超量肌注多粘菌素引起药物副反应1例报告[J];中国临床医生;1994年11期

9 解春菊;;多粘菌素B用量过大致呼吸暂停1例[J];西南国防医药;1992年06期

10 崔敏;刘晓琰;沈金芳;;多粘菌素致急性肾功能损害1例[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丽庆;吕火祥;胡庆丰;沈蓓琼;张玉霞;朱永泽;赵丽玲;张丹晨;;E-试条试验检测多粘菌素B对泛耐药不动杆菌的MIC[A];2009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张家平;杨小顺;陈建;彭毅志;黄跃生;;多粘菌素E治疗严重烧伤患者多药耐药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的临床评估[A];第六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高燕渝;俞汝佳;吕晓菊;;多粘菌素B等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A];第二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与临床安全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朱世辉;肖仕初;程大胜;夏照帆;;成功救治一例危重烧伤延迟复苏伴顽固性高血糖和泛广谱耐药菌引起的脓毒性休克的患者[A];第八届全国烧伤外科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王富军;;治疗和控制皮肤伤口感染的新方法:三抗生素外用软膏临床应用展[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李国平;;怎样科学使用兽药[A];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分会场——“坚持科技创新,建设海西现代畜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富军;;痤疮治疗的研究现状及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的潜在应用[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孙长贵;成军;;2007年CLSI文件M100-S17主要更新内容介绍[A];2007年浙江省医学检验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冉卫国;付明祥;贾之未;;复方蛋黄油纱条的制备及临床应用[A];湖北民政医学第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10 张建勇;万宁;陈玲;冯玉麟;;TLR4在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气道粘液高分泌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三次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冬言;多粘菌素M喷雾剂存在致命危险[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黄倩;高度,在攀登者脚下[N];中国医药报;2007年

3 记者 王美华 钱飞鸣;深圳创造全球罕见医学奇迹[N];深圳商报;2006年

4 陈金伟;尿路感染 合理选药[N];大众卫生报;2006年

5 张华钢邋通讯员 王慧;东阳加快医药产品进军国际市场步伐[N];金华日报;2007年

6 康琦;中国制剂走进主流市场时机成熟[N];中国医药报;2008年

7 ;常用药的使用计(剂)量(II)[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9年

8 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黄志坚;猪场的药物保健[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9 刘磊;检验血钾的临床提示[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10 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 张泽宇;老年人用药六忌(四)[N];大众卫生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小军;新型吸附材料的合成及其对痕量金属离子的富集分离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2 彭敬红;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及耐药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牛明福;富含不同阳离子氨基酸抗菌肽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4 孙亚丽;人内毒素结合肽突变体的构建及其抗内毒素活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5 吴聪明;广东大肠杆菌耐药性及整合子/基因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03年

6 周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同源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张樱;亚胺培南耐药的产气肠杆菌耐药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8 骆俊;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β内酰胺酶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9 乔凤;外膜蛋白Omp25在布鲁氏菌毒力及免疫保护中的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曲R

本文编号:10012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10012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b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