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32例皮肤鳞状细胞癌临床分析及Cyclin D1在HaCaT细胞恶性转变中的改变

发布时间:2017-10-27 18:22

  本文关键词:32例皮肤鳞状细胞癌临床分析及Cyclin D1在HaCaT细胞恶性转变中的改变


  更多相关文章: 临床研究 皮肤鳞状细胞癌 周期蛋白D1 角质形成细胞 恶性转变


【摘要】:背景:皮肤鳞状细胞癌是一种皮肤科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对2009年11月-2012年4月经我院皮肤科门诊病理诊断明确的32例皮肤鳞状细胞癌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总结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点,为皮肤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是定位于11q13染色体区域CCND1基因编码的蛋白,是重要的细胞周期调节因子,参与调控细胞的生长、增殖。Cyclin-D1已被证实在多种人类原发性肿瘤中过度表达,影响肿瘤的生长、淋巴转移及预后。目前有关砷致皮肤肿瘤过程中Cyclin-D1的变化尚未有报道。在本实验中,我们用砷剂诱导HaCaT细胞恶性转变,构建HaCaT细胞恶性表型模型,观察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单克隆体形成情况以及cyclinD1表达情况,以探讨Cyclin-D1在砷致HaCaT细胞恶性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目的:1.总结32例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点;2.体外试验探讨cyclinD1在砷致HaCaT细胞恶性转变过程中的改变。 方法:1.综合分析2009年11月-2012年4月我院皮肤科门诊病理诊断明确的32例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2.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观察HaCaT细胞单克隆体形成情况;3. Westernblot方法检测cyclinD1在砷致HaCaT细胞恶性转变过程中的改变。 结果:1.32例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结果:病变发生于面部12例,头皮10例,手背2例,躯干3例,前臂2例,下肢1例,外生殖器部位2例。其中溃疡型18例,菜花状或乳头状肿物11例,湿疹样斑块2例,瘢痕样结节1例。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多见;2.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低浓度砷持续培养可使HaCaT细胞发生细胞体积变小,外观多样,频繁出现多核巨细胞等外观变化,频繁出现多核巨细胞,而且砷剂组单克隆体形成明显多于对照组;3.Westernblot实验结果显示砷剂组HaCaT细胞的Cyclin D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上调。 结论:1.皮肤鳞状细胞癌多见于面部、头皮等皮肤暴露部位,皮损以溃疡型最多见;2.低浓度砷持续培养可使HaCaT细胞获得恶性表型;3. CyclinD1细胞在砷诱发HaCaT恶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临床研究 皮肤鳞状细胞癌 周期蛋白D1 角质形成细胞 恶性转变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39.5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前言11
  • 材料与方法11-14
  • 1. 病例选择11
  • 2. 试剂设备11-12
  • 2.1 试剂11-12
  • 2.2 设备12
  • 3. 研究方法12-14
  • 3.1 病例收集12
  • 3.2 细胞培养12
  • 3.3 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12-13
  • 3.4 蛋白提取13
  • 3.5 蛋白定量13
  • 3.6 Western blot13-14
  • 结果14-15
  • (一).32 例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14
  • (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观察细胞单克隆体形成情况14-15
  • (三). 周期蛋白 D1在砷致 HaCaT 细胞恶性转化中的改变15
  • 讨论15-17
  • 结论17-18
  • 参考文献18-20
  • 综述20-29
  • 参考文献25-29
  • 致谢29-3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陶泽璋,刘剑锋,肖伯奎,杨强,华清泉;p16、细胞周期蛋白D1和pRb在头颈部鳞癌的表达及其意义[J];癌症;2000年10期

2 江国春;细胞周期蛋白D[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1998年04期

3 李明鸣;刘林]

本文编号:11046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11046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d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