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PERK、c-fos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发布时间:2017-11-02 20:07

  本文关键词:PERK、c-fos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免疫组化法 PERK c-fos


【摘要】:背景和目的 尖锐湿疣(condylomata acuminnatum, CA)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mavirus, HPV)感染引起的皮肤粘膜良性增生物,好发于生殖器、肛门等部位,又称生殖器疣,是目前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STD)之一,近年全国性病调查结果显示,CA占我国STD患病人数的第二位。该病好发人群为中青年,其传染性强,增生快,治疗后极易复发,少数有恶变的可能,因而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常造成严重影响。目前CA发病的确切病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近年来对CA发病的病理机制研究多集中在细胞增殖和凋亡、细胞免疫及血管生成等方面,并取得一定研究进展。PERK是磷酸化的胞外信号调控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ERK), ERK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家族中的重要成员,MAPK/ERK信号传导通路介导细胞生长、分化、凋亡等多种生理过程。c-fos是第一个被称为即刻早期基因(immediate early gene, IEG)的成员,其功能是通过调节特定靶基因的方式将细胞表面被刺激的短程信号与细胞长期反应相耦连,参与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与凋亡。但PERK和c-fos在CA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缺乏系统研究,为探讨PERK和c-fos在CA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本实验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CA组织中PERK和c-fos蛋白的表达,并探讨二者在CA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和意义,以丰富CA发病的分子病理机制。 材料和方法 入选的30例CA患者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初诊患者,具有典型皮损,经组织病理确诊。20例泌尿外科手术切除的正常包皮组织作正常对照。免疫组化SP法检测PERK和c-fos在CA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比较两种组织中PERK和c-fos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x2检验比较两组中PERK和c-fos蛋白阳性表达率的差异;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CA组织中两种蛋白表达的关联性,检验水准设a=0.05。 结果 1PERK在CA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 30例CA组织中,20例PERK表达阳性,阳性表达率为66.67%(20/30),表达强度++~+++。20例包皮组织中,PERK阳性表达的有1例,阳性表达率为5%(1/20),表达强度-~++。两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733,P0.001),两组阳性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6.757,P0.001)。 2c-fos在CA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 30例CA组织中有17例表达阳性,阳性表达率为56.67%(17/30)。阳性强度++~+++。20例对照组2例c-fos阳性表达。两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92,P=0.001,P0.05),两组阳性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1.416,P=0.001,P0.05)。 3CA组织中PERK和c-fos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30例CA组织中,20例PERK阳性表达。阳性率66.67%;17例c-fos阳性表达,阳性率56.67%。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后得出:30例CA组织中PERK与c-fos表达呈正相关(r=0.523,P=0.004, P0.05)。 结论 1. PERK在尖锐湿疣组织中高表达,这种高表达可能与尖锐湿疣组织细胞过度增生有关; 2. c-fos在尖锐湿疣组织中存在表达水平增高,c-fos的表达增高与尖锐湿疣组织细胞的过度增生可能有关; 3. PERK和c-fos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存在正相关性,二者共同促进尖锐湿疣的发生和发展。
【关键词】: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免疫组化法 PERK c-fos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52.53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1
  • 缩略词表11-12
  • 前言12-14
  • 材料和方法14-19
  • 结果19-21
  • 讨论21-26
  • 结论26-27
  • 参考文献27-30
  • 附图30-33
  • 综述33-46
  • 参考文献43-46
  • 个人简历46-47
  • 致谢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光东;乔友林;;人乳头瘤状病毒检测分型技术进展[J];癌症进展;2007年01期

2 崔剑;c-fos基因在海马神经元的表达和意义[J];重庆医学;2003年01期

3 卢静,戴体俊,曾因明;c-fos基因表达的相关机制和意义[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4年05期

4 郭光明,王明荣;c-Jun和c-Fos及其与人类肿瘤[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5年04期

5 Schwartz RA;李大铁;;Buschke-Loewenstein肿瘤:阴茎疣状癌[J];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1991年06期

6 郭长青;张冬红;刘国永;;胃癌组织中多巴胺受体亚型D_4和c-fos mRNA的表达[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1期

7 王贵吉;段方方;裴迎新;宋丽杰;段晓光;李林;;大肠癌组织中DOC-2和c-Fos蛋白的表达[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6期

8 王琼;吴迪;原红;;尖锐湿疣发病与检测的研究进展[J];吉林医学;2009年05期

9 罗迪青,翁智胜,陈志和,周敏能;尖锐湿疣p53及Bcl-2蛋白表达的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9年04期

10 韩凯;曾抗;;尖锐湿疣的细胞免疫研究进展[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1年04期



本文编号:11329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11329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d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