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皮抑素与凝血酶敏感蛋白-1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的检测分析
本文关键词:内皮抑素与凝血酶敏感蛋白-1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的检测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慢性荨麻疹 自发性 内皮抑素 凝血酶敏感蛋白-1 酶联免疫吸附法
【摘要】:目的:荨麻疹是一种病因不明以反复发作的瘙痒性红斑、风团伴或不伴血管性水肿皮肤病,病程㧐6周为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CSU)是指皮肤出现风团伴瘙痒几乎每天发生并持续6周以上伴或不伴血管性水肿者;是一种病因与发病机制不明的慢性荨麻疹的常见类型。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涉及感染、变态反应、假变态反应和自身反应性等。肥大细胞在发病中起中心作用,其活化并脱颗粒,导致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等释放,是影响荨麻疹的发生、发展、预后和治疗反应的关键。诱导肥大细胞活化并脱颗粒的机制包括免疫性、非免疫性和特发性。免疫性机制包括针对Ig E或高亲和力Ig E受体的自身免疫、Ig E依赖的以及抗原抗体复合物和补体系统介导等途径;非免疫性机制包括肥大细胞释放剂直接诱导,食物中小分子化合物诱导的假变应原反应,或非甾体抗炎药改变花生烯酸代谢等,还有少数荨麻疹患者目前尚无法阐明其发病机制,甚至可能不依赖于肥大细胞活化。研究发现,自体血清皮内注射可诱导30-60%慢性荨麻疹患者出现速发的风团和红晕反应,提示患者血清中存在自身抗体;事实上,慢性荨麻疹患者中只有部分可检测到自身抗体,提示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存在其它由免疫细胞或结构细胞释放循环介质参与了慢性荨麻疹的发病过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促血管生成的主要血管活性介质,能使血管通透性增加,促进风团的发生[2];内皮抑素(endostatin,ES)被提出作为一种新的血管活性介质能够对内皮细胞产生直接作用;凝血酶敏感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直接影响内皮细胞破坏细胞间的连接。有研究表明慢性荨麻疹患者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清水平升高,[3],提示VEGF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有关,而内皮抑素(endostatin,ES)与凝血酶敏感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可以通过影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慢性荨麻疹患者发病中发挥作用;本研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内皮抑素(endostatin,ES)与凝血酶敏感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并初步探讨二者在CSU发病中的作用。方法:44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均为我科门诊病人,男19例,女25例,年龄12~58岁,平均年龄34.7岁,病程2月~4年,诊断标准按照EAACI/GA2LEN/EDF,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反复发作病史,经多种抗组胺药治疗无明显改善;且变应原皮试均为阴性。对照组36例,均为来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男16例,女20例,年龄16~到50岁。抽取所有人静脉血5ml,取血清冷冻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批量检测。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若方差齐应用两组独立采用t检验,若方差不齐应用t,检验;P㩳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组ES水平均值为(107.08±43.86)ng/ml,正常人对照组ES水平均值为(41.45±24.73)ng/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㩳0.05);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组TSP-1水平均值为(327.8±85.10)ng/ml,正常人对照组TSP-1水平均值为(156.01±31.77)ng/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㩳0.05)。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较正常患者血清中内皮抑素与凝血酶敏感蛋白-1含量升高,可能为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 自发性 内皮抑素 凝血酶敏感蛋白-1 酶联免疫吸附法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58.24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9
- 前言9-10
- 材料与方法10-13
- 结果13-14
- 附表14-15
- 讨论15-18
- 结论18
- 参考文献18-21
- 综述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发病机制新进展21-30
- 参考文献27-30
- 致谢30-31
- 个人简历3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碧华;李振洁;李润祥;林路洋;李嘉彦;朱慧兰;;几种炎症因子与慢性荨麻疹的相关性[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4年11期
2 袁华刚;陈韬;王小琼;莫晓泓;刘祯发;龙从凤;刘利华;丁倩;唐志勇;;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相关性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年19期
3 ;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014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年07期
4 李玲玲;张玉杰;尹利莎;董大群;安荣真;张俊花;;白介素25、33在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年04期
5 何泽生;安国芝;;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6 李蕾;李晶晶;;慢性荨麻疹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J];现代医药卫生;2013年01期
7 罗颖;晏洪波;周凌;杨李;夏罡;;慢性荨麻疹患者红细胞补体受体1分子表达及外周血IgE和补体C3、C4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2年12期
8 王朵勤;唐慧;沈燕芸;徐金华;;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浆D-二聚体、凝血酶原片段F1+2及凝血因子Ⅶ水平的检测[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2年09期
9 宋志强;钟华;郝飞;;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的诊治[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2年02期
10 杨杨;韩波;张程;;9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年11期
,本文编号:11347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1134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