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云南地区痤疮患者临床特征与皮肤生理功能相关性分析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5 23:09

  本文关键词:云南地区痤疮患者临床特征与皮肤生理功能相关性分析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痤疮 皮肤无创性生理功能 角质层含水量 经表皮水流失 皮脂


【摘要】:[目的]通过探讨云南地区痤疮患者临床特征及皮肤生理功能特点,从而评价其皮肤屏障受损情况与其临床特点相关性,为痤疮患者的预防、治疗提供指导。[方法]收集云南地区痤疮患者330例,采集其临床资料,并运用无创性皮肤生理功能检测仪检测330例痤疮患者及130例健康对照者面颊部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水分流失及皮脂含量,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不同年龄段、不同严重程度痤疮患者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水分流失及皮脂含量差异性,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以明确其皮肤屏障受损程度。并分析其屏障受损与临床特点之间相关性。[结果]1.一般情况:共收集痤疮患者330例,其中男60例,女270例;平均年龄(25.78±6.17)岁,最小年龄15岁,最大年龄45岁。2.痤疮患者临床特征(1)年龄:依据联合国及我国对年龄划分标准,330例痤疮患者中青少年组189例,中青年组141例,两组之比1.34:1;(2)性别:男60例,女270例,男女之比0.22:1; (3)严重程度:依据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4修订版)将330例痤疮患者分为轻、中、重度,其中:轻度104例、中度119例、重度107例,青少年组中轻度52例、中度64例、重度73例,中青年组中轻度52例、中度55例、重度34例,两者比较青少年痤疮患者严重程度高于中青年(P0.05); (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痤疮的发生和吃甜、吃辣、熬夜及护肤品的使用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虽然痤疮与是否饮酒的正相关性不显著,但回归系数大于1,可能会加重痤疮发生。3.痤疮患者无创性生理功能特点(1)330例痤疮患者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水流失、皮脂分别为:36.62±13.38、15.64±8.41、102±75,健康对照者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水流失、皮脂分别为:61.97±11.78、9.04±2.41、40.72±24.06,两者比较示痤疮患者角质层含水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经表皮水流失及皮脂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不同年龄组痤疮患者皮肤生理功能比较:青少年组痤疮患者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水流失、皮脂含量分别为:36.2±13.05、15.3±8.37、116±84,中青年组分别为:37.5±13.59、16.87±6.04、90±58,与对应年龄正常对照者比较均示:角质层含水量降低,经表皮水流失及皮脂增高(P0.05);青少年组与中青年组比较示:两者角质层含水量及经表皮水流失无统计学差异,青少年组皮脂含量高于中青年组(P0.05)。(3)不同严重程度痤疮患者皮肤生理功能比较:轻度组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水流失、皮脂含量分别为:35.9±9.73、15.81±6.42、65.05±19.01;中度组分别为:40.69±10.1、16.93--±6.21、103.92±22;重度组分别为:36.4±11.27、17.09±6.0、183±85;三组与正常对照者比较均示:角质层含水量降低,经表皮水流失及皮脂增高(P0.05);轻、中、重组含水量、经表皮水流失、皮脂含量比较示:三组间角质层含水量及经表皮水流失无统计学差异,皮脂含量重度痤疮组高于轻度和中度痤疮组,而中度痤疮组又高于轻度组(P0.05);青少年组轻度痤疮患者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水流失、皮脂含量分别为:36.92±10.92、16.41±7.19、67.4±±10.07,中度痤疮患者分别为:40.81±10.0、16.46+5.77、107.74±±22.51,重度痤疮患者分别为:36±11.75、16.48±6.31、185±89.5,三组比较示:三组间角质层含水量及经表皮水流失无统计学差异,皮脂含量重度痤疮组高于轻度和中度痤疮组,而中度痤疮组又高于轻度组(P0.05);中青年组轻度痤疮患者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水流失、皮脂含量分别为:38.08±7.89、15.21±5.56、62.69±17.76,中度痤疮患者分别为:40.56±10.29、17.48±6.70、99.47±±20.72,重度痤疮患者分别为:38.01±9.23、18.41±5.11、187.4±±57.43,三组比较示:三组间角质层含水量无统计学差异,中度和重度痤疮患者的经表皮水流失高于的轻度组(P0.05),重度痤疮患者皮脂含量高于轻度和中度痤疮组,而中度痤疮组又高于轻度组(P0.05)。4.影响痤疮患者皮肤生理功能差异的因素与痤疮流行病学特征相关性比较:(1)年龄:青少年组护肤品使用率为75.1%,中青年组为88.7%(P0.05);青少年组甜食所占饮食习惯为20.1%,中青年组为8.5%(P0.05);青少年组辛辣饮食所占饮食习惯为55.6%,中青年组为40.4%(P0.05);青少年痤疮组熬夜占睡眠习惯为50.3%,中青年组为34.8%(P0.05)。(2)严重程度:轻度组护肤品使用率为84.6%,中度组为76.4%,重度组为82.2%(P0.05);轻度组甜食所占饮食习惯为16.3%,中度组为16.0%,重度组为13.1%(P0.05);轻度组辛辣饮食所占饮食习惯为48.1%,中度组为49.6%,重度组为49.5%(P0.05);轻度组熬夜占睡眠习惯为46.2%,中度组为43.7%,重度组为41.1%(P0.05)。[结论]1.痤疮严重程度与年龄有关,即青少年痤疮严重程度更高。2.证实甜食、辛辣食物、熬夜及不正当护肤是痤疮发生的危险因素。3.痤疮患者角质层含水量降低,经表皮水分流失增高,皮脂分泌增多,其皮肤屏障受损,且与其年龄、严重程度有关。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58.73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Haryati I.;Jacinto S.S.;罗素菊;;需口服异维A酸第二疗程治疗的菲律宾痤疮患者的情况[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2006年03期

2 王丽梅;;400例痤疮患者的某些第二性征异常的分析及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年16期

3 季梅;李明;;痤疮患者生活质量调查[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8年08期

4 李瑞英;;痤疮患者治疗费用与疗效关系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3年16期

5 曾燕,蒋艳霞,郑金锋,王兴友,胡维诚;痤疮患者外周血白细胞雄激素受体的测定[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9年02期

6 於如军,周英芹,徐扣风;外在因素对131例痤疮患者影响情况的调查[J];皮肤病与性病;1999年04期

7 雷兴,尹丽云,侯文海;异维Α酸对痤疮患者的白介素1α的影响[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5年01期

8 Placzek M.;Arnold B.;Schmidt H. ;K. Degitz;李晓莉;;男性痤疮患者血清17-羟黄体酮升高[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2006年03期

9 张永祥;;痤疮患者血清睾酮的表达与意义[J];辽宁医学杂志;2006年04期

10 金娟娟;;健康教育在美容门诊痤疮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怀亮;韩锋;谭正辉;孙叶梅;李梅;俞玉芳;;3003例门诊痤疮患者发病年龄变化流行病学调查分析[A];200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2 车敦发;;痤疮患者性激素检查与内分泌功能评估的时机方法选择和治疗对策[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何丽莎;路永红;高诗燕;陈前明;吴波;周培媚;卞彩云;蒋存火;保勇;吕艳;尹亚非;;从痤疮患者皮损中分离鉴定微生物及药敏试验研究[A];2014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4 林新瑜;王尚兰;向雪岑;;寻常痤疮患者的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研究[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5 张理梅;;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痤疮经验探讨[A];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樊昕;姚美华;郄金鹏;岳丹霞;韩悦;杨蓉娅;;Omnilux红蓝光对痤疮患者皮肤效应的定量评价[A];2012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7 黄联继;易建平;;1014例青年学生痤疮的诱发、加重等相关因素分析[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8 汪小敏;邵祺;张建平;胡佳圆;;紫外线、热喷雾联合中药治疗痤疮疗效观察[A];2008年浙江省皮肤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吴琰瑜;;痤疮患者皮损类型及皮损严重程度与皮肤生理参数相关性的研究[A];美丽人生 和谐世界——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20周年庆典暨第三届两岸四地美容医学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10 杨小燕;吴文娟;杨婷;杨成;张丽;何黎;;HSD3B1基因多态性rs6203与高原地区汉族痤疮患者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副主任医师 熊南江;痤疮患者的自我防护[N];家庭医生报;2005年

2 王文龙;长痘皮肤:洗脸水里加点盐[N];健康时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王敬霞 通讯员 李学燕;不惑之年长痤疮 不是强壮是瘀滞[N];保健时报;2006年

4 杜恩 程守勤;痤疮患者要防过多日晒[N];健康报;2004年

5 郭旭光;治疗痤疮验方[N];民族医药报;2001年

6 贾超;长痤疮少吃海带[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7 副主任医师黄军;除“痘”饮食要诀[N];中国医药报;2003年

8 孙鸿理;与“小痘痘”说“拜拜”[N];健康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邹云;昆明地区痤疮患者中医体质的流行病学调查[D];云南中医学院;2016年

2 Clarissa Dwipuspa Wijaya(黄小芳);中国痤疮患者的临床表现、生活方式和情绪与痤疮的相关分析[D];浙江大学;2016年

3 粟丽雷;云南地区痤疮患者临床特征与皮肤生理功能相关性分析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6年

4 丁薇;非那雄胺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痤疮患者的临床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5 陈思华;痤疮患者血清中花生四烯酸及其衍生物的检测[D];广州医学院;2009年

6 李蕾蕾;长春市青少年痤疮现况调查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徐继鹏;云南汉族痤疮与Ⅱ型5α-还原酶基因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9年

8 李陶强;进行性斑状色素减少症致病菌分子生物学鉴定及发病机制初步探讨[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9 林玲;痤疮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2的表达及其与IL-8、TNF-α的相关性[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564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12564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5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