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大豆低聚肽对中波紫外线诱导的光老化小鼠皮肤的保护作用

发布时间:2018-02-08 14:04

  本文关键词: 大豆低聚肽 光老化 中波紫外线 BALB/c小鼠 出处:《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大豆低聚肽(SOP)对中波紫外线诱导的BALB/c小鼠皮肤光老化的保护作用。方法 BALB/c小鼠背部皮肤剃毛后予中波紫外线照射,构建小鼠皮肤光老化模型。随机分为各给药组,行UVB照射后分别外用不同浓度的SOP。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皮肤结构改变情况并检测表、真皮厚度;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改变情况并测定其胶原含量;试剂盒测定皮肤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各SOP外用组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光保护效果,与模型组比较,SOP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表皮厚度,减缓真皮胶原纤维降解,降低MDA含量,提高SOD,GSH-Px活性及HYP含量(P均0.01)。结论 SOP能有效提高小鼠抗氧化能力,对UVB所致BALB/c小鼠皮肤光老化具有保护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soybean oligopolymer peptide (SOP) on the skin photoaging of BALB/c mice induced by UVB. Methods the skin photoaging model of BALB/c mice was established by shaving the back skin of BALB/c mice. After UVB irradiation, the changes of skin structure were observed by HE staining and the changes of collagen fibers were observed by UVB staining. The activity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 and the content of malondialdehyde (MDA) and hydroxyproline (Hyp) in skin tissue were determined by kit.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the medium dose group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thickness of epidermis, slow down the degradation of dermal collagen fiber, decrease the content of MDA, and increase the activity of GSH-Px and the content of HYP in both groups. Conclusion SOP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ntioxidant ability of mice. It has protective effect on skin photoaging induced by UVB in BALB/c mice.
【作者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无极限(中国)有限公司;
【分类号】:R758.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美珍,余杰,郭慧敏;大豆分离蛋白酶解物清除羟自由基作用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2年01期

2 荣建华,李小定,谢笔钧;大豆肽体外抗氧化效果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2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刚;焦凌霞;严晓艳;;脱脂豆粕中大豆低聚糖制备工艺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5期

2 李景军;陈正行;张潇艳;;过氧化氢胁迫粟水提取物的羟自由基清除活性与成分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1期

3 张洪利;康大力;;抗氧化肽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4 牟明峰;高云;宫关;孟建彪;张鹏;;双酶水解制备大豆玉米活性多肽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7期

5 周涌;张岚;李杰;高硕阳;刘彦麟;刘雅娟;;林蛙皮活性肽抗氧化活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4期

6 陈园园;施用晖;乐国伟;;不同分子量大豆低聚肽抗氧化活性与抗疲劳关系研究[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8年02期

7 申衍豪;刘芳;;酶法制备大米活性肽及抗氧化性的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23期

8 张金颖;赵军;田野;李琴;金日光;;食用菌中高分子活性中心元素分布与其自由基清除能力之间的关系[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9 李琳,赵谋明;鳙鱼蛋白酶解液清除自由基的研究[J];水产科学;2005年10期

10 牟雪姣;张强;;植物源抗氧化活性肽研究进展[J];中国林副特产;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何江红;;大豆食品与健康[A];全国首届大豆产业发展对策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陈庆华;王金水;李露;韦志颜;李俊;;花生蛋白肽抗氧化能力稳定性研究[A];2009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之盛;况应谷;周安国;赵叶;鲍明琴;;酶解大豆抗原蛋白及其对仔猪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A];酶制剂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C];2005年

4 熊峰;王晓霞;余雄;;大豆低聚糖的营养研究进展[A];中国家禽业——机遇与挑战——第十三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晓录;大豆蛋白质/聚羟基脂肪酸酯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的分子组装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2 龚吉军;油茶粕多肽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3 薛照辉;菜籽肽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4 江连洲;利用酶修饰技术制取系列功能性大豆蛋白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左伟勇;伴大豆球蛋白促双歧杆菌增殖肽的分离和鉴定及其对肠道细菌区系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6 段玉峰;蝗虫营养价值与生物学功能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潘思轶;大豆蛋白的分子修饰及特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8 玄国东;米糟蛋白提取及酶法制备抗氧化活性肽及降血压活性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徐明生;鸡蛋卵白蛋白酶解物抗氧化肽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方俊;猪血多肽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丹华;冷榨油茶籽制备油茶籽粕蛋白及多肽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隋晓峰;保加利亚乳杆菌的高密度培养及大豆发酵饮料的研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程小丽;同时分离大豆蛋白和油脂的反胶束体系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4 杨君丽;大豆抗氧化肽的制备与表征[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5 相朝清;固定化碱性蛋白酶制备大豆肽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6 朱延平;麻蝇胞浆全蛋白质双向电泳及其抗菌等主要活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少晶;不同负荷训练和补充大豆多肽对延缓大鼠肾衰老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珊;大球盖菇酚类物质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9 唐婧苗;鸭肉低聚肽的制备与性质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0年

10 王静;海参多肽的酶法制备及体外抗氧化性能研究[D];烟台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萧伟祥,王勇,李纯,宛晓春;茶黄色素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安徽农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2 肖凯军,高孔荣,曾庆孝;木瓜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研究[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1996年01期

3 王海宽,赵新淮,姜岩;甘草有效成分分离及其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J];食品与机械;2000年04期

4 赵凡;花粉抗氧化作用的探讨[J];食品科学;1988年07期

5 黄惠华,何铁剑,许南燕,梁汉华;木瓜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的水解作用[J];食品科学;1999年01期

6 黄惠华,高孔荣,郭乾初,梁汉华;大豆原料及其分离蛋白的SDS-PAGE图谱研究[J];食品科学;2000年06期

7 葛文光;大豆多肽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效果[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8 蔡奕文,赵谋明,彭志英;天然抗氧化剂发展近况[J];中国油脂;1999年04期

9 刘大川,钟方旭;大豆肽的功能特性研究[J];中国油脂;1998年03期

10 王凤玲,孙丽芹,董新伟,段杉,翁新楚;脂类的催化氧化[J];中国油脂;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娜,王学民;光老化的皮肤改变及其机制[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5年02期

2 陈刚;陈斌;吕中明;施伟庆;冀琛;李燃;闫宁;张银娣;;黄芪甲苷乳膏对小鼠光老化皮肤的保护作用[J];江苏医药;2010年11期

3 Kligman L H;汤爱民;;光老化:临床表观、预防和治疗[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1987年06期

4 邓向东;李世荣;曹川;李晓格;;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皮肤光老化65例[J];中国美容医学;2006年07期

5 石钰;蒋献;李利;;皱纹与皮肤光老化[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年03期

6 张秀英;何焱玲;董洁;徐俊珠;王婕;何京晶;;Quantum SR和Lumenis One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皮肤光老化210例疗效观察[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8年03期

7 李健;朱石江;;皮肤老化[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8年02期

8 郭鲁义;李春雨;张宁;杨智荣;;实用光老化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的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08年02期

9 李华;叶(目亭)杰;李伯勤;应馨萍;;虫草多糖对8-MOP/UVA诱导皮肤成纤维细胞光老化的拮抗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9年05期

10 林彤;龚向东;黄玉清;;激光美容门诊就诊者对光老化认知的问卷调查[J];中国美容医学;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彤;龚向东;;皮肤激光美容门诊就诊者光老化认知的问卷调查[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苏跃;徐丽敏;;光老化的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骆丹;吴迪;曹妍;许阳;周炳荣;闵伟;;IPL改善慢性UVA所致光老化模型鼠皮肤的观察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黄进华;;光老化研究[A];美丽人生 和谐世界——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20周年庆典暨第三届两岸四地美容医学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5 宋为民;周梦云;韩长元;潘虹;樊奇敏;许爱娥;;紫外线对小型猪皮肤的影响以及积雪苷对紫外线所致光老化防护作用的研究[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严淑贤;周希;卢忠;钱辉;丁蕙琳;;光动力学疗法治疗面部光老化的自身双侧对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林彤;;红外线和光老化的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刘彤云;何黎;;皮肤光老化机制研究进展[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杨珊;普雄明;;E光联合激光治疗面部光老化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0年

10 严淑贤;项蕾红;;光动力光子疗法治疗面部光老化的自身双侧对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采写 本报记者 叶芳 通讯员 伍晓毅 受访专家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 杨健;颜老色衰多因“光老化”[N];广东科技报;2008年

2 沈杰;三招防紫外线引起皮肤老化[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3 杨立江 宋春荣;PVC塑料异型材的变色[N];中国建材报;2007年

4 杨丽佳 张群;皮肤光损伤机理和防治研究获科技奖[N];健康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蔡琳邋李月清 周一兵;鸟巢座椅的高科技和中国烙印[N];中国石化报;2008年

6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化妆皮炎研究室 刘全忠 亓玉青 李燕;对美容别过分期待[N];健康报;2008年

7 蒋秀娟;如何正确对待抗衰老化妆品?[N];科技日报;2008年

8 保健时报实习记者 李莹;冬日阳光催人老?[N];保健时报;2007年

9 章治国;“鸟巢”塑料座椅圆满完工[N];中国化工报;2008年

10 吴艳;尖端科技成就美丽[N];中国服饰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彦君;酚—巴豆油对皮肤光老化疾病的治疗及其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2 刘海英;斑点叉尾洶(Channel catfish)鱼皮胶原蛋白及胶原蛋白多肽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7年

3 张青松;自噬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光损伤及光老化关系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4 严淑贤;紫外线照射对真皮结构和代谢的影响及氮氧化物Tempol保护作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庄永亮;海蜇胶原蛋白理化性质及其胶原肽的护肤活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刘仲荣;8-MOP/UVA对人类皮肤光老化形成的影响及芳维A酸乙酯拮抗作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1年

7 康玉英;炎症浸润细胞及基质金属蛋白酶参与光老化发生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8 单士军;苡仁提取物对中波紫外线照射后HaCaT细胞水通道蛋白3表达的调节及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9 王懿娜;皮肤光老化过程中mtDNA突变及氧化应激改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王明利;强脉冲光对大鼠皮肤胶原蛋白及其调控因素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静;人表皮光老化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2 龙亭;人表皮光老化相关蛋白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3 曹先宇;光子嫩肤仪部分核心技术及实验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4 张殿波;丝绸文物上植物染料的模拟光老化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利锋;强脉冲光治疗面部光老化的临床研究[D];首都医科大学;2010年

6 吴琦;绞股蓝对光老化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分泌影响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年

7 王诗晗;黄芪抗皮肤光老化的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4年

8 刘艳华;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光老化大鼠皮肤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9 曹鹏利;扇贝多肽对长期紫外线辐射豚鼠皮肤光老化的保护作用研究[D];青岛大学;2003年

10 解昊;聚丙烯无纺布的光老化与降解[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956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14956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5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