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荨麻疹的病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30 07:56

  本文关键词:荨麻疹的病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浙江大学》 2014年

荨麻疹的病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

吴银华  

【摘要】:目的 1.分析杭州地区140例荨麻疹患者[其中急性荨麻疹(Acute urticaria, AU)62例,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 CU)78例]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检测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Foxp3,叉头状转录因子)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的数量及血清白介素(Interleukin, IL)-17A、IL-23等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初步探讨其在荨麻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1.记录在我科就诊的杭州地区140例荨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诱发因素、临床症状、伴发疾病、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相关因素分析。 2.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3例CU、12例AU及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62例CU、13例AU、37例健康对照者血清IL-17A、IL-23的浓度变化,进行比较,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1.140例荨麻疹患者,男性52例,女性88例,男女比例为2:3,年龄范围9-85岁,平均年龄39.31±16.174岁,初发年龄5~85岁,平均37.46±16.658岁,复发年龄为21~60岁(占76.4%),AU组与CU组之间年龄与发病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62例AU患者中发病前有明确诱因的有55例(88.7%),以感染因素(53例)、药物因素(14例)、食物因素(7例)最为多见。78例CU患者中35例有可疑诱发因素,其中以气候因素(22例)、食物因素(11例)、感染因素(8例)最为常见。AU组16例采用抗组胺药物联合非特异性抗过敏治疗,46例症状严重患者加用系统糖皮质激素(占74.2%),3例合用雷公藤多苷,2周后症状均得到控制,停药后随访1个月均未见复发。CU组以抗组胺药治疗为主,均需2种抗组胺药联用,其中4例急性发作症状严重,加用了系统糖皮质激素治疗;19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阳性患者两种抗组胺药治疗后症状仍不能完全控制,予以三联抗HP治疗,症状得以明显缓解。但CU组治疗2周后停药1~2天症状即复发,随访3个月均无法完全停药,部分患者(8例)需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症状完全控制后仍需要较长期抗组胺药维持治疗或减量维持。 2.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数量的检测显示,CU、AU及健康对照组分别为35.992±28.015%、58.094±32.049%、11.134±15.446%,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CU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低于AU组。伴吸入过敏筛试验结果增高组的CU患者中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数量要明显高于吸入过敏筛正常者(P0.01)。 3.血清IL-23水平:CU组、AU组及健康对照组分别为80.440±18.333pg/ml、77.054±9.097pg/ml、78.359±18.149pg/ml,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伴有其他疾病的CU患者血清IL-23较不伴有疾病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U患者血清IL-23水平与血清总IgE水平、吸入过敏筛试验结果无明显相关性。 4.血清IL-17A水平:CU组、AU组及健康对照组结果分别为6.558±4.353pg/ml、9.969±15.446pg/ml、4.791±3.092pg/ml,C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AU组又明显高于CU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伴有其他疾病的CU患者血清IL-17A较无伴发疾病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U患者血清IL-17A水平与血清总IgE水平、吸入过敏筛试验结果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 1.AU患者88.7%有明确诱因,以感染因素、药物因素和食物因素最为多见。重症患者需抗组胺药联合糖皮质激素系统治疗,症状2周内得到控制,停药后很少复发。CU患者大多病因复杂,多与气候因素、食物因素、潜在感染因素等相关,其中19例HP高菌量感染者予以合用抗HP治疗后症状能有效缓解,但需要较长期抗组胺药维持治疗或减量维持。 2.CU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但低于AU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伴有吸入过敏筛试验阳性者升高尤为明显,P0.01。 3.CU患者血清IL-17A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而AU组又明显高于CU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IL-23水平,CU组、AU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伴有其他疾病的CU患者血清IL-23、IL-17A水平均高于不伴有其他疾病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荨麻疹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数和血清IL-17A水平存在明显异常,提示其病理机制涉及体内免疫紊乱,存在Thl/Th2免疫失衡,Treg细胞和Th17细胞在其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58.2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罗婕;宋志强;钟华;尹锐;黄秀英;李垚莹;程良金;向明明;王莉;郝飞;;535例慢性荨麻疹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22期

2 陈广洁;Foxp3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5年01期

3 戴小波;孙万邦;;IL-17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年06期

4 刘博;李绍光;孙天胜;;Treg细胞与Th17细胞的研究现状及临床意义[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年04期

5 王丽莉;高兴华;洪玉晓;;中国北方地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调查[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秋枫;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寒冷性多形红斑168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4期

2 袁华亮,白云,刘玮;电灼法配合利湿解毒汤外洗治疗尖锐湿疣[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年04期

3 李宏宇;自拟中药方熏洗治疗跖疣35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年06期

4 邬子石;封闭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年06期

5 喻典平;自拟活血解毒汤配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6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2期

6 李正才;大柴胡汤合消风散加减配合纳络酮治疗胆汁淤积性瘙痒症32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6期

7 闫俊国,杨正峰;耳穴粘贴疗法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66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6期

8 谢振民,谢卓君;自制肤安油防治药物接触性皮炎250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6期

9 顾松杰,桑振华;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阿昔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52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2期

10 苗伟;张瑞梅;;自拟托毒除湿饮治疗掌跖脓疱病37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万春;熊佳玫;马文军;封俊光;严张仁;;中药清银解毒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及血清TNF-a、IL-8水平影响[A];江西省第六次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交流会、江西省第一次中西医结合医学美容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姚慧蓉;汤伍辉;舒加庆;;免疫调节剂合中药荆防四物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A];江西省第六次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交流会、江西省第一次中西医结合医学美容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3 董鸣;李跃武;;双侧太田痣一例[A];江西省第六次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交流会、江西省第一次中西医结合医学美容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萍;聂香妮;刘业强;熊晓刚;宋秋荷;;中草药治疗不典型玫瑰糠疹临床疗效观察[A];江西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严张仁;龚丽萍;谌莉媚;黄港;;凉血解毒透表法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TNF-a和IL-8水平的影响[A];江西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文;安艳君;张守刚;;理疗结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疗效观察[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2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吴家萍;谷世喆;;针刺辩证治疗神经性皮炎60例临床观察[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8 段行武;张润田;王玉光;伦文辉;潘厚儒;;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患者伴发带状疱疹临床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杨顶权;尤立平;白彦萍;;裸花紫珠片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10 项彤;陈兴平;;尖锐湿疣组织中的细胞凋亡与caspase-3、bcl-2的表达[A];湖北省性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宇峰;超微益气软皮汤治疗系统性硬皮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陶以成;丹槐银屑浓缩丸对豚鼠银屑病样模型病理形态及组织TNF-α,TGF-β_1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于腾;鸦胆子油对银屑病疗效及Th1/Th2平衡、角化过程影响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马一平;慢性荨麻疹生活质量和临床特征调查及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嗜碱性粒细胞相关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5 郝平生;加味凉血消风散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血热证)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曹经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通过调控TGF-β1信号通路抑制HaCaT细胞生长[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朱慧婷;带状疱疹住院患者中医临床路径构建及实施效果评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陆俊龙;从心胆论治针灸治疗湿疹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吴奕兴;针药结合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陈志彬;中医综合疗法对女性痤疮患者皮肤生理指标影响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丹;ALA光动力疗法控制金黄地鼠皮脂腺斑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后炎症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茹改珍;环孢素A对小鼠早期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0年

3 王远志;LI患者TGM 1基因序列分析及其指甲中TGase 1活性与内皮蛋白表达相关性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4 王娟;弥漫性掌跖角化病一家系的KRT1和KRT9-exonl的基因检测与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5 朱雄亮;加味疏肝生发汤治疗肝郁气滞证斑秃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唐毅;润燥祛风止痒软膏治疗慢性湿疹血虚风燥型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周敏易;中药五号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湿热下注证临床疗效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孟鹏;海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marinum)的分离鉴定及其抗原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张丹;除湿饮治疗湿热型湿疹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CD4~+/CD8~+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刘莹;行气活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红文,雍磊;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60例[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2期

2 郝飞;慢性荨麻疹某些病因学问题的探讨[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年12期

3 樊慧婷;林洪生;李杰;祁鑫;裴迎霞;吴皓;;人工蛹虫草子实体对Leiws肺癌荷瘤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9年15期

4 关有彦;孙青;管考鹏;钟永;李长岭;张叔人;;膀胱癌患者外周血CD4~+ CD25~(high)调节性T细胞[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1年02期

5 余海静;黄加权;刘阳;艾国;严伟明;王晓晶;宁琴;;IL-17 Contributes to Autoimmune Hepatitis[J];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2010年04期

6 钟华;郝飞;;荨麻疹的病理生理与临床[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7年10期

7 王惠军;刘波;金秀国;刘晓光;;肺癌患者CD4~+CD25~+Treg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7年01期

8 王俨;吴长有;;环孢素A对小鼠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8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红清;荨麻疹性血管炎[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1年04期

2 张志萍,郝善镇,姜秀兰;顽固性荨麻疹性血管炎1例[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年04期

3 余春艳,关鹏举,刘海平,张遂祥;荨麻疹性血管炎1例报告(附电镜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4年03期

4 李凌;18例荨麻疹性血管炎患者临床分析[J];浙江医学;2003年12期

5 张凡;武玲慎;涂平;朱学骏;;荨麻疹性血管炎1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年05期

6 章星琪,佟菊贞;联合药物治疗荨麻疹性血管炎1例报道[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4年01期

7 张合恩,赵保艾,李红戈;中医药治疗荨麻疹性血管炎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7年02期

8 李继民,张燕,毕宇文;弓形虫感染致荨麻疹性血管炎12例分析[J];实用寄生虫病杂志;1999年04期

9 胡和平,韩德奎;氨苯砜治疗荨麻疹性血管炎2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4年03期

10 韩德奎,姜鲁平;氨苯砜治疗荨麻疹性血管炎一例报告[J];空军总医院学报;1990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银华;荨麻疹的病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2 李涛;76例皮肤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临床病理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相关机构

>吉林大学

>浙江大学

相关作者

>吴银华 >李涛

荨麻疹的病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荨麻疹的病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83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1583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9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