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4在特应性皮炎发病中的研究进展
本文选题:白细胞介素 切入点:细胞因子 出处:《临床皮肤科杂志》2016年10期
【摘要】:白细胞介素(IL)-4-主要由活化的Th2细胞产生一种细胞因子,广泛参与特应性皮炎(AD)的炎症形成。研究表明,AD患者血清及皮肤中IL-4的水平显著增高,高浓度的IL-4诱导Th0极化成Th2细胞,并抑制Th1细胞产生,导致Th1/Th2细胞分化失衡。同时,IL-4还会促进B细胞合成Ig E;影响胸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IL-10和IL-31等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以及降低表皮中间丝聚蛋白、兜甲蛋白和内披蛋白等结构蛋白的产生,促进AD发生。因此,该文对IL-4在AD屏障功能、免疫学反应以及临床症状和转归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Abstract]:IL-IL-4- is mainly produced by activated Th2 cells and is widely involved in the inflammatory formation of AD.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level of IL-4 in serum and skin of AD patients i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high concentration of IL-4 induces Th0 to be polarized into Th2 cells. In addition, IL-4 also promoted the synthesis of IgE by B cells, affected the expression of cytokines such as IL-10 and IL-31 in thymus activation, and reduced the expression of polyprotein in epidermal mesenchyme. The production of structural proteins, such as dachlorine and endopetin,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AD. This review reviews the role of IL-4 in the barrier function, immunological response, clinical symptoms and outcome of AD.
【作者单位】: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皮肤与化妆品研究室;
【分类号】:R75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丽芳;微生物与特应性皮炎[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1年05期
2 宁静;特应性皮炎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两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2年08期
3 尤立平,刘永生,杨顶权,李燕柳;北京地区1340名学龄前儿童特应性皮炎调查[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2年02期
4 林麟;特应性皮炎的某些进展[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年04期
5 周文明,张学军;特应性皮炎的环境因素[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3年02期
6 张亚芹,姜兰香,孙海东,周天宇;特应性皮炎的诊治[J];中国社区医师;2003年13期
7 郭恒岳;用色差计评价特应性皮炎的色泽改变[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4年02期
8 田剑贞,徐丽敏;特应性皮炎的治疗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年03期
9 Olesen A.B.;Bang K.;Juul S.;Thestrup- Pedersen K. ;惠海英;;丹麦20世纪90年代出生人群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率相对稳定[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2005年08期
10 Krathen R.A.;Hsu S.;党倩丽;;奥马佐单抗不能改善严重的成人特应性皮炎[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200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玉峰;;特应性皮炎的防治[A];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李建红;李萍;刘建中;崔荣;冯进云;;特应性皮炎患者血中白介素17含量检测及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李彦希;赵鹏;;青鹏软膏治疗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詹庆霞;;特应性皮炎的治疗进展[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5 刘玉峰;付萌;赵小东;廖文俊;;特应性皮炎的治疗[A];2006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蔡春霞;张梅;;畅迪治疗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A];华东六省一市第八次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7 姚志荣;;特应性皮炎的诊断与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8 申春平;邢环;马琳;;150例特应性皮炎患儿的生活质量调查研究[A];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汤建萍;树叶;张丹;曾迎红;;血清特异性IgE在儿童特应性皮炎中的意义[A];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邹先彪;李蕾;;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新进展[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 张建中;特应性皮炎该用什么药[N];健康报;2008年
2 周艳青;冷水擦洗可治特应性皮炎[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3 徐述湘;特应性皮炎治疗应讲究“用药艺术”[N];中国医药报;2008年
4 记者 张洁 通讯员 周建跃 温红蕾;省妇幼征集150名特应性皮炎患者[N];湖北日报;2009年
5 哈医大一院皮肤科 郑淑云 (副主任医师) 通讯员 张新浩;家庭防治特应性皮炎[N];家庭医生报;2009年
6 出诊医生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副主任 项蕾红;特应性皮炎总反复 须分期用药[N];健康报;2012年
7 张炎;别把特应性皮炎当普通湿疹[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8 中国消费者报 张静波;特应性皮炎需远离激素[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9 李其林;三种病原体与特应性皮炎密切相关[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10 健康时报记者 何佳颐;特应性皮炎要远离激素[N];健康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雍磊;淋巴免疫治疗成人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2 郭亚南;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小鼠特应性皮炎模型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0年
3 马蕾;特应性皮炎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丝聚合蛋白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4 李扬;中国汉族人特应性皮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5 吕志荣;特应性皮炎的综合高通量研究:通过OMICS手段探讨疾病的核心蛋白与生物标志物[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6 梁云生;STAT5/TET2调控单核细胞FCER1G基因启动子DNA甲基化的分子机制及其在特应性皮炎发病中的作用[D];中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波;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在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中的实验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2年
2 孟圆;依据食物sIgG检测的饮食干预在儿童特应性皮炎治疗中的作用评价[D];遵义医学院;2016年
3 吴延延;5q22.1区域与中国汉族人群特应性皮炎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4 张莉梅;298例儿童特应性皮炎临床特征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5 李存涛;中国南北方特应性皮炎患者临床特征患病率的差异[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6 李冬梅;儿童期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锌变化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郭小燕;诱发儿童特应性皮炎的鲅鱼蛋白过敏原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8 王娟;特应性皮炎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9 张秀钦;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致病真菌定植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10 赖沙;患者教育在儿童特应性皮炎治疗中作用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653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1665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