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中药联合大剂量干扰素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术后辅助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发布时间:2018-03-29 07:48

  本文选题:恶性黑色素瘤 切入点:术后辅助治疗 出处:《新疆医科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联合大剂量干扰素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术后辅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患者无其他疾患情况下予以大剂量干扰素α-2b(甘乐能)治疗(1200IU皮下注射,每日一次,连续7日。三月一疗程,连续8个疗程)。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白细胞的数量,如低于正常则予以升白细胞的药物,如果患者出现发热则予以降温治疗对20例皮肤恶性黑色瘤术后患者使用大剂量干扰素α-2b(甘乐能)治疗(1200IU皮下注射,每日1次,一个疗程连续7天。每隔3月为1疗程,连续8个疗程)和中药人参皂苷(0.25g,饭前1小时口服,每日2次,每月服用三周)。结果:20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没有按时进行治疗而死亡,其余患者从2012年至今未见死亡,治疗过程中发现局部以及远处转移的病灶均消失。结论:采用外科的手术切除真对恶性黑色素瘤肿瘤原发部位的主要的处理手段,术后空缺区时的进行填补和重新建立。对于那些不理证实存在恶性黑色素瘤周围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可以进行淋巴结清扫治疗。我们采用人参皂苷辅助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有望进一步临床研究。中药联合大剂量干扰素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术后辅助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high dose interferon on postoperative adjuvant treatment of cutaneous malignant melanoma. For 7 consecutive days, a course of treatment for three months, eight consecutive courses of treatment. During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attention was paid to observing the number of white blood cells in patients, and if they were below normal, they were given drugs to raise white blood cells. If the patient had fever, 20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melanoma of skin were treated by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high-dose interferon 伪 -2b (glycine), once a day for 7 consecutive days, and every three months as a course of treatment. And ginseng saponins 0.25g, one hour before meals, twice a day, three weeks a mont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ne out of 20 patients died without timely treatment, and the rest had not died since 2012. It was found that both local and distant metastatic lesions disappeared during the treatment. Conclusion: surgical resection is the main treatment for the primary site of malignant melanoma. For those cases where lymph node metastasis around malignant melanoma is confirmed, lymph node dissection can be performed. We use ginsenoside adjuvant therapy to get better effect.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high dose interferon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ostoperative adjuvant treatment of cutaneous malignant melanoma.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3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骥,徐芳芳;咽部恶性黑色素瘤一例[J];河南肿瘤学杂志;2000年03期

2 孙大为;喉恶性黑色素瘤一例报告[J];青海医药杂志;2000年04期

3 罗鸣云,李春智;恶性黑色素瘤1例[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0年04期

4 张新东;眼角膜恶性黑色素瘤1例[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0年03期

5 李宁,张逸群,王达利,肖东英;综合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价值[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6 许卫华,张洁,宋红杰;33例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及病理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1年03期

7 邓世全,兰世华;左侧髂骨恶性黑色素瘤1例[J];中国肿瘤临床;2001年08期

8 戴宇平,郑克立,梁月有,吴荣佩;肾恶性黑色素瘤一例报告[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1年03期

9 王笑茹,霍峰,马宏伟,陈启新;颌下腺内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告[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1年05期

10 马良,马强;气球样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告[J];吉林医学;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涂亚庭;李延;陶娟;刘业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在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张文俊;江华;林子豪;袁湘斌;赵耀忠;孙美庆;章建林;张盈帆;;足部恶性黑色素瘤21例临床分析[A];第四届华东六省一市整形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年浙江省整形、美容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3 俞新民;熊文;;恶性黑色素瘤34例临床及预后分析[A];2008年浙江省皮肤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林飞燕;谢宗宙;王泉江;;恶性黑色素瘤治疗进展[A];2012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5 张英;;32例恶性黑色素瘤的术后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罗峻;;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术后的护理[A];全国五官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北京快中子治疗协作组;;快中子治疗恶性黑色素瘤初报[A];Fast Neutron Radiation Therapy--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1999年

8 洪明理;丛敏;李云生;付治锋;任家强;;恶性黑色素瘤的电镜观察[A];中国动物学会全国显微与亚显微形态科学分会第十次形态科学与显微注射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9 张海燕;;眼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晋颖;刘巍;;恶性黑色素瘤治疗及预后研究进展[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伦;应加强恶性黑色素瘤防治[N];科技日报;2007年

2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师英强;手脚易长恶性黑色素瘤[N];健康时报;2009年

3 编译 李勇;恶性黑色素瘤新药开发前景可期[N];医药经济报;2014年

4 北京肿瘤医院 王伦;小心黑痣变成恶性黑色素瘤[N];北京日报;2005年

5 记者 何德功;诊断早期恶性黑色素瘤有新招[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6 天津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教授 邢汝维;痣与黑色素瘤易区分[N];健康时报;2007年

7 朱国旺;提高认识 规范治疗恶性黑色素瘤[N];中国医药报;2008年

8 朱国旺;隔离肢体热灌注 改善恶性黑色素瘤疗效[N];中国医药报;2008年

9 本报通讯员 王伦;警惕黑痣成恶性黑色素瘤[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10 陈超;让恶性黑色素瘤原形毕露[N];科技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海月;GPX3基因甲基化在恶性黑色素瘤发病机制中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6年

2 熊玮;聚多巴胺表面修饰的紫杉醇纳米颗粒抗恶性黑色素瘤的作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3 李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在恶性黑色素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4 张凯;细丝蛋白A调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活化在恶性黑色素瘤发病中的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5 王玉芳;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谱[D];四川大学;2004年

6 殷迪;功能化氧化石墨烯运载Stat3-siRNA质粒治疗小鼠恶性黑色素瘤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谢小雪;不同温度热疗对小鼠恶性黑色素瘤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0年

8 郑东辉;载药纳米微粒对恶性黑色素瘤治疗作用体内、体外实验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9 张国强;癌基因PPO在恶性黑色素瘤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体内外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10 吴宏;PTEN/MMAC1/TEP1肿瘤抑制基因在人恶性黑色素瘤中的研究及其意义[D];第二军医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丽t,

本文编号:16802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16802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7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