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尘螨IgE阳性的特应性皮炎47例临床观察
本文选题:皮炎 切入点:特应性 出处:《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年06期
【摘要】:目的评价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免疫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治疗前、后对照比较47例尘螨变应原阳性特应性皮炎患者在接受1年的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免疫治疗前、后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皮损受累面积百分比(BSA%)和瘙痒评分及用药评分,并观察复发情况等。结果 43例患者坚持完成1年的疗程,4例退出。治疗后患者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皮损受累面积百分比(BSA%)、瘙痒评分及用药评分分别为(5.83±0.94,10.33%±0.16,2.02±0.48,1.67±0.94)均较其治疗前(32.67±1.92,34.07%±0.21%,8.38±0.45,24.75±8.66)明显减少(P均0.01)。3例治疗第1周时出现口唇或舌下肿胀、口腔发麻、口痒或干燥;1例局部维持期出现荨麻疹。随访1年时复发率9.30%。结论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是治疗尘螨引起的特应性皮炎的一种有效方法,安全性较好。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ublingual sublingual immunotherapy of Dermatophagoides farinae in the treatment of atopic dermatitis.Methods 47 cases of dust mite allergen positive atopic dermatiti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self-treatment.The posterior 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EASI), the percentage of lesion area (BSA), itching score and medication score, and the recurrence were observed.Results 43 patients persisted in completing a 1-year course of treatment and 4 patients quit.Urticaria occurred in 1 case during local maintenance period.The recurrence rate was 9.30 at 1 year follow-up.Conclusion sublingual sublingual administration of Dermatophagoides farinae is an effective and safe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atopic dermatitis caused by dust mite.
【作者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科;
【分类号】:R75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郑俊彬;何永忠;;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1年02期
2 孙劲旅;陈军;张宏誉;;尘螨过敏原的交叉反应性[J];昆虫学报;2006年04期
3 蔡冰;;20例儿童特应性皮炎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疗效初探[J];医学综述;2012年12期
4 毛承刚;万俐佳;周小淳;张先群;刘辉;;变应性鼻炎舌下免疫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晓红;张冠荣;麦韵屏;陈秀红;符力;;广东地区体检人群变应性鼻炎患病率及变应原谱分析[J];广东医学;2013年13期
2 季文霞;谯承德;陈泽金;韦虎;;四川绵阳地区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308例临床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3年08期
3 李桂珍;赵俊芳;陈雪雯;赵宏丽;;异位性皮炎患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抗体的检测[J];广东医学;2013年16期
4 苏晓;;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13年09期
5 孟立新;;抗组胺药在儿童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应用[J];世界临床药物;2013年09期
6 王阳;娄鸿飞;王成硕;;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1年后免疫学变化[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3年11期
7 陈洪;林强;陈平;;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和成人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比较[J];福建医药杂志;2013年05期
8 易兴梅;罗小娟;;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远期疗效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4年02期
9 张惠;陈娟;潘树林;;七氟醚用于鼻内镜手术对呼吸动力学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4年05期
10 赵学影;赵振富;孙新;刘志刚;吕艳思;;谷跗线螨交叉反应性变应原的定位[J];昆虫学报;2011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迟慧彦;特应性皮炎中医药治疗临床疗效评价[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2 赵一丁;镇心安神方治疗特应性皮炎的随访疗效分析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年
3 杨春治;TLR2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雷公藤内酯醇的干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4 梁云生;STAT5/TET2调控单核细胞FCER1G基因启动子DNA甲基化的分子机制及其在特应性皮炎发病中的作用[D];中南大学;2013年
5 胡一梅;马齿苋提取物治疗急性湿疹的药效研究及作用机理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礼娜;虾类过敏原的活性分析及其抗原表位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魏金凤;哮喘患儿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过敏原变化及临床疗效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3 郑龙翔;舌下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用药方案探讨[D];福建医科大学;2012年
4 刘一璇;刀额新对虾过敏原的加工稳定性及特征肽的表征[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5 赵学影;谷跗线螨的形态学观察、抗原定位及精氨酸激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D];蚌埠医学院;2012年
6 田楠;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及对鼻腔黏液纤毛传输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7 丁俊杰;上海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变应原谱分析及35例特异性免疫治疗2年的疗效分析[D];苏州大学;2013年
8 杨建旺;乌司他丁在变应性鼻炎中的治疗作用及其与HO-1关系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9 孟令浩;肺表面活性蛋白D与IL-16在变应性鼻炎及鼻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D];郑州大学;2013年
10 李斯斯;儿童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宋志强;郝飞;;特异性免疫治疗在特应性皮炎中的应用[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08年02期
2 钱耀琴;范怡敏;顾洪亮;曹兰芳;陆权;许以平;;粉尘螨滴剂治疗过敏性哮喘和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J];上海医学;2006年12期
3 陈建军;孔维佳;项济生;舒宏;施秋梅;檀慧芳;周月;;标准化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半年期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6期
4 肖自安;贺湘波;伍伟景;杨曙;田景玉;杨承佑;谢鼎华;黄伯云;;阿罗格变应原皮试及特异性脱敏在变应性鼻炎诊治中的意义[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7年03期
5 韩德民;张罗;黄丹;武阳丰;董震;许庚;孔维佳;暴继敏;周兵;汪审清;王德辉;王秋萍;;我国11个城市变应性鼻炎自报患病率调查[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年05期
6 顾恒,颜艳,陈],陈祥生,曹宁校,邵长庚,叶干运;我国特应性皮炎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碧娥;成人期特应性皮炎临床的动态分析[J];中国医刊;1999年07期
2 ;神经、精神性皮肤病(瘙痒性皮肤病)[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2000年05期
3 顾恒!210042南京,颜艳!210042南京,孙晓慧;伊曲康唑治疗特应性皮炎一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1年04期
4 赵信;婴儿脂溢性皮炎与特应性皮炎是否为同一种疾病的临床异型?[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3年06期
5 张静,李凌江,文海泉;精神应激与特应性皮炎[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4期
6 菲琳;;中草药治疗特应性皮炎有效[J];国外医学情报;1993年03期
7 顾恒;特应性皮炎的免疫疗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9年03期
8 周云龙;接种卡介苗致特应性皮炎加重[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9年04期
9 王群,吴勤学,陈小红,顾恒,靳培英;特应性皮炎Th1/Th2免疫状态初探[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1年04期
10 张锡宝;斯奇康治疗成人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0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峻岭;;细菌性超抗原在特应性皮炎中的作用[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2 刘玉峰;;特应性皮炎的防治[A];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张卉;石梅;陶建凤;祁怀山;干皆诚;姜[!芳;梁键莹;杨丽萍;余红;陈洁;庄寅;闫明;郭一峰;顾艳;余霞;冯晓博;姚志荣;;上海新华医院909例特应性皮炎临床资料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汤建萍;;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130例儿童特应性皮炎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2011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刘强;薛慧;王志;;398例特应性皮炎患儿血清IgE检测分析[A];中华医学会2010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暨中欧变态反应高峰论坛参会指南/论文汇编[C];2010年
6 申春平;邢环;马琳;;150例特应性皮炎患儿的生活质量调查研究[A];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邢[;熊珍谊;;特应性皮炎患儿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及其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汤建萍;树叶;张丹;曾迎红;周斌;;432例特应性皮炎患儿血清特异性IgE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邢[;熊珍谊;;特应性皮炎患儿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及其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刘永生;尤立平;杨顶权;李燕柳;马琳;邢环;;特应性皮炎皮损微生物与外用对比治疗研究[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洁 通讯员 周建跃 温红蕾;省妇幼征集150名特应性皮炎患者[N];湖北日报;2009年
2 晓艳;SIL-2R与特应性皮炎有关[N];医药经济报;2002年
3 张炎;别把特应性皮炎当普通湿疹[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4 段素芳;水苏糖可显著抑制特应性皮炎[N];中国食品报;2009年
5 记者 冯立中;特应性皮炎易感基因找到[N];健康报;2011年
6 冯立中 记者 吴长锋;我国科学家发现特应性皮炎易感基因[N];科技日报;2011年
7 李其林;三种病原体与特应性皮炎密切相关[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8 马培奇;特应性皮炎治疗新药局部用他克莫司[N];中国医药报;2003年
9 彭娜;皮科除了激素别无选择 新药他克莫司改此窘境[N];健康报;2002年
10 邵成明;细胞因子疗法可医难治性皮肤病[N];健康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郭亚南;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小鼠特应性皮炎模型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0年
2 李扬;中国汉族人特应性皮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3 马蕾;特应性皮炎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丝聚合蛋白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4 吕志荣;特应性皮炎的综合高通量研究:通过OMICS手段探讨疾病的核心蛋白与生物标志物[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5 梁云生;STAT5/TET2调控单核细胞FCER1G基因启动子DNA甲基化的分子机制及其在特应性皮炎发病中的作用[D];中南大学;2013年
6 唐先发;特应性疾病共同易感位点及其交互作用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7 朱宇;PAR-2在皮肤瘙痒中的作用与分子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8 祝戎飞;武汉市气传花粉和真菌监测及临床意义[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存涛;中国南北方特应性皮炎患者临床特征患病率的差异[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2 李冬梅;儿童期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锌变化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张莉梅;298例儿童特应性皮炎临床特征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4 邵莉梅;汉族人3915例特应性皮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5 赖沙;患者教育在儿童特应性皮炎治疗中作用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6 唐萍;保湿润肤剂对特应性皮炎辅助治疗的作用及安全性观察[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7 王加林;诱发儿童特应性皮炎的南美白对虾过敏原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8 贾鑫璇;人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在特应性皮炎和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泸州医学院;2013年
9 张秀钦;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致病真菌定植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10 金滋仁;特应性皮炎患者常见过敏原的特应性斑贴试验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280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1728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