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异源黑色素瘤DNA疫苗结合IL-12和Ii-PADRE抗鼠黑色素瘤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4 03:05

  本文选题:gp + TRP- ; 参考:《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4年09期


【摘要】:研究酪氨酸激酶相关蛋白2(tyrosinase related protein 2,TRP-2)和gp100质粒DNA在B16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中的抗肿瘤作用。TRP-2及gp100在人类和鼠类黑色素瘤中均高度表达。鼠源gp100(mgp100)和鼠源TRP-2(mTRP-2)在小鼠中的免疫原性较差,而异源黑色素瘤相关抗原可打破这些免疫耐受。使用电脉冲法免疫人源gp100(hgp100)和人源TRP-2(hTRP-2)质粒在B16F10肿瘤模型中表现出显著的保护作用。TRP-2和gp100质粒免疫结合Ii-PADRE(invariant Pan DR reactive epitope)和鼠源白介素-12(murine interleukin-12,mIL-12)质粒有效消退了建立的皮下B16F10肿瘤。上述结果表明,肌肉内注射异源DNA疫苗结合Ii-PADRE与IL-12质粒使用可能是一种有效治疗黑色素瘤的策略。
[Abstract]:To study the antitumor effect of tyrosin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2(tyrosinase related protein _ 2 TRP-2) and gp100 plasmid DNA in B16 melanoma mice. The expression of TRP-2 and gp100 in human and mouse melanoma was studied. The immunogenicity of murine gp100 (mgp100) and murine TRP-2mTRP-2) was poor in mice, but allogeneic melanoma related antigens could break these immune tolerance. Human gp100hgp100) and human TRP-2hTRP-2) plasmids were immunized with electric pulse method.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TRP-2 and gp100 plasmids immunized with Ii-PADRE(invariant Pan DR reactive epitope) and mouse interleukin-12murine interleukin-12mIL-12) effectively disappeared the established subcutaneous B16F10 tumor.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of heterogenous DNA vaccine combined with Ii-PADRE and IL-12 plasmid may be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the treatment of melanoma.
【作者单位】: 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新元医药与生物技术研究所;理查罗伯茨生物科技研究院;盐城肿瘤生物和靶向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浙江理工大学研究启动经费(批准号:1016834-Y)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81272687)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LZ13H160004) 浙江省高校生物学重中之重(一级)学科资助的课题~~
【分类号】:R73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楠;王金柱;张玉玖;毛玉泉;张景权;谭郁彬;;原发性食管黑色素瘤的临床和病理探讨——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天津医药;1986年11期

2 李忠,王荣朝;小肠、口腔及肺多灶性无色素性黑色素瘤1例[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1994年02期

3 汪九湘,刘文格;黑色素瘤与多发性骨髓瘤并存一例[J];河南肿瘤学杂志;1996年06期

4 杨维春,李世芳;脉络膜黑色素瘤术后9年单发肝脏转移病例报告[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5 王卓才,赖日权,罗祝泉;肝恶性黑色素瘤1例[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1年06期

6 傅涛,魏文斌,王阳,刘小超;血清黑色素瘤活性抑制蛋白与葡萄膜黑色素瘤[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5年03期

7 杨秀珍;张晓梅;徐山淡;;颅内原发性黑色素瘤误诊一例[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年07期

8 杨景春,刘子勇,孙扬,苏肖汉,马远平;CO_2激光照射实验性黑色素瘤观察[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86年Z1期

9 吕德志;钱俊甫;张友昌;;黑色素瘤误诊鸡眼一例[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88年08期

10 郭华北,余裕民,,姜程茂,蒋秉坤;血清S100IRMA对黑色素瘤的临床应用价值[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199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缅;;MicroRNA调控黑色素瘤发生机制(英文)[A];第三届细胞结构与功能的信号基础研讨会论文摘要[C];2010年

2 黎川;;黑色素瘤的MRI诊断[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许宇;赵培泉;朱颖;;视盘上的黑色素细胞瘤抑或是黑色素瘤[A];中国眼底病论坛·全国眼底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王国华;;恶性黑色素瘤胃转移的X线表现(附5例分析)[A];全国非血管性与血管性介入新技术学术研讨大会(第二届介入放射学新技术提高班、第二届河南省肿瘤介入诊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贾兰青;罗利群;张友会;;转导B_7-1基因消除IFN-γ对黑色素瘤转移潜力的增强作用[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6 王寅;林文;殷明;姜恅英;陈新生;;5—脂氧合酶对黑色素瘤A375粘附及整合素表达的作用[A];海峡两岸三地药理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C];2001年

7 徐辉;唐桂波;;黑色素瘤脑转移的MRI表现[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6年

8 胡巍;张超;方芸;;雾化吸入羟基喜树碱对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的药效学及体外作用机制研究[A];2010施慧达杯第十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9 安菊生;吴令英;李宁;俞高志;刘丽影;;原发女性生殖道黑色素瘤42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妇科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纪超;康健;陈文琦;杨波;万寅生;毕志刚;;核黄素削弱EGF诱导的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株AQP3上调以及细胞迁移增加[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管九苹;澳大利亚免费普查黑色素瘤[N];健康时报;2010年

2 实习生 易立;黑色素瘤,是否无药可治?[N];科技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聂国春;专家:黑色素瘤可防可治[N];中国消费者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慕欣;解读2011版中国黑色素瘤诊治指南[N];医药经济报;2011年

5 王伦 刘晨;探索黑色素瘤治疗新技术[N];保健时报;2009年

6 北京肿瘤医院肾癌黑色素瘤内科主任 郭军;自检法则识别黑色素瘤[N];保健时报;2009年

7 伊遥;易普利姆玛:黑色素瘤治疗的新标杆[N];中国医药报;2011年

8 老曲;美科学家发现化疗对黑色素瘤无效的原因[N];北京科技报;2002年

9 记者 王小龙;新药可提高晚期黑色素瘤患者存活率[N];科技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李木元;黑色素瘤没有那么“黑”[N];人民政协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汪来;黑色素瘤治疗的抗药性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2 李熳;黑色素瘤转移相关蛋白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3 Omer Abdelsalam Mohammed Musa;小鼠软脑膜黑色素瘤原位模型的建立及其在评价脑肿瘤疫苗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3年

4 白津;JWA通过整合素信号通路调节黑色素瘤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5 李群;Survivin的下调对内质网应激诱导的黑色素瘤细胞凋亡抗性的影响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6 惠琦;靶向黑色素瘤重组免疫毒素MSH-PE38KDEL的表达、纯化及其靶向抗肿瘤生物学效应[D];吉林大学;2014年

7 金雷;MiRNA-149~*调控黑色素瘤应对内质网压力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龙海;黑色素瘤全基因组DNA甲基化与组蛋白甲基化异常谱式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周斌;Rap1GAP抑制黑色素瘤VEGF自分泌和旁分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刘心霞;白藜芦醇在黑色素瘤小鼠体内的药动药效及PK-PD结合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向宏;黑色素瘤抗原基因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2年

2 赵强;口腔粘膜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学及与P16-CyclinDl-pRb通路的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3 冯蕾;抗人黑色素瘤嵌合抗体的构建及表达[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4 吴静静;黑色素瘤病人淋巴细胞表面TRAIL表达的意义[D];安徽医科大学;2005年

5 刘艳荣;局部微环境在小鼠黑色素瘤线形程序性坏死形成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6 杨铮;眼黑色素瘤病人眼球摘除术后死亡原因的临床及病理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7 苑超;肢体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治疗疗效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8 尹利华;Bmi-1在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其与ki-67、P16相关性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9 彭细毛;口服重组沙门菌SL7207/mtHSP70/HSV-TK靶向抗小鼠黑色素瘤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10 苏醒;抗黑色素瘤scFv-mTNF-α免疫细胞因子的构建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18860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18860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9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