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特应性皮炎患者检测血清总IgE、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的临床意义

发布时间:2018-06-01 01:45

  本文选题:血嗜酸性粒细胞 + 特应性皮炎 ; 参考:《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年07期


【摘要】:正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有遗传性特点的皮肤炎性疾病,通常发生在脸部和颈部等暴露位置,有高度痒痛、皮肤干燥等症状,严重者会引起心理疾病。目前,AD发病机制和原因不清,因此无法制定有针对性的医治方案。本研究探讨了检测AD患者血清总Ig E和外周围血嗜酸性粒细胞(EOS)的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患者120例,以接受治疗的AD患者60例为观察
[Abstract]:Atopic dermatitis (ADD) is a hereditary inflammatory skin disease, usually occurs in the face and neck and other exposed places, has high itching pain, dry skin and other symptoms, severe will cause psychological illness. At present, the pathogenesis and causes of AD are not clear, so it is impossible to develop targeted treatment program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detecting serum IgE and eosinophil eosinophils (EOS) in AD patients. 60 cases of AD patients treated as observation
【作者单位】: 莱芜市妇幼保健院;
【分类号】:R75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宝军,王青,刘超,赵凯,张士发;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白介素5水平测定[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1年06期

2 陈丽芳;微生物与特应性皮炎[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1年05期

3 宁静;特应性皮炎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两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2年08期

4 尤立平,刘永生,杨顶权,李燕柳;北京地区1340名学龄前儿童特应性皮炎调查[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2年02期

5 林麟;特应性皮炎的某些进展[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年04期

6 周文明,张学军;特应性皮炎的环境因素[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3年02期

7 张亚芹,姜兰香,孙海东,周天宇;特应性皮炎的诊治[J];中国社区医师;2003年13期

8 郭恒岳;用色差计评价特应性皮炎的色泽改变[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4年02期

9 田剑贞,徐丽敏;特应性皮炎的治疗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年03期

10 Olesen A.B.;Bang K.;Juul S.;Thestrup- Pedersen K. ;惠海英;;丹麦20世纪90年代出生人群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率相对稳定[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200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玉峰;;特应性皮炎的防治[A];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李建红;李萍;刘建中;崔荣;冯进云;;特应性皮炎患者血中白介素17含量检测及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李彦希;赵鹏;;青鹏软膏治疗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詹庆霞;;特应性皮炎的治疗进展[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5 刘玉峰;付萌;赵小东;廖文俊;;特应性皮炎的治疗[A];2006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蔡春霞;张梅;;畅迪治疗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A];华东六省一市第八次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7 姚志荣;;特应性皮炎的诊断与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8 申春平;邢环;马琳;;150例特应性皮炎患儿的生活质量调查研究[A];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汤建萍;树叶;张丹;曾迎红;;血清特异性IgE在儿童特应性皮炎中的意义[A];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邹先彪;李蕾;;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新进展[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 张建中;特应性皮炎该用什么药[N];健康报;2008年

2 周艳青;冷水擦洗可治特应性皮炎[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3 徐述湘;特应性皮炎治疗应讲究“用药艺术”[N];中国医药报;2008年

4 记者 张洁 通讯员 周建跃 温红蕾;省妇幼征集150名特应性皮炎患者[N];湖北日报;2009年

5 哈医大一院皮肤科 郑淑云 (副主任医师) 通讯员 张新浩;家庭防治特应性皮炎[N];家庭医生报;2009年

6 出诊医生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副主任 项蕾红;特应性皮炎总反复 须分期用药[N];健康报;2012年

7 张炎;别把特应性皮炎当普通湿疹[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8 中国消费者报 张静波;特应性皮炎需远离激素[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9 李其林;三种病原体与特应性皮炎密切相关[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10 健康时报记者 何佳颐;特应性皮炎要远离激素[N];健康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曹蕾;1.口服益生菌对儿童特应性皮炎预防作用长期效果的系统评价 2.小鼠皮肤不同毛发周期蛋白质组学及生物信息学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6年

2 孟威威;MiR-146a在特应性皮炎患者和动物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3 雍磊;淋巴免疫治疗成人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4 郭亚南;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小鼠特应性皮炎模型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0年

5 马蕾;特应性皮炎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丝聚合蛋白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6 李扬;中国汉族人特应性皮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7 吕志荣;特应性皮炎的综合高通量研究:通过OMICS手段探讨疾病的核心蛋白与生物标志物[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8 梁云生;STAT5/TET2调控单核细胞FCER1G基因启动子DNA甲基化的分子机制及其在特应性皮炎发病中的作用[D];中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增琼;中国汉族人群6个SNPs交互作用与特应性皮炎易感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2 周光泽;玉屏风颗粒联合抗组胺药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观察[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吴威翰;莫匹罗星局部治疗激素抵抗特应性皮炎/湿疹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4 李絮茹;维生素D受体激动剂对小鼠特应性皮炎模的治疗作用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5 李秀梅;甲壳质对小鼠特应性皮炎作用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6 易红;0.03%他克莫司软膏长期间歇维持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疗效及安全性观察[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7 曾波;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在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中的实验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2年

8 孟圆;依据食物sIgG检测的饮食干预在儿童特应性皮炎治疗中的作用评价[D];遵义医学院;2016年

9 吴延延;5q22.1区域与中国汉族人群特应性皮炎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10 李欣泽;1-12月龄婴儿特应性皮炎发病相关因素分析[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9623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19623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a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