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淋巴免疫治疗特应性皮炎30例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18-06-26 10:12

  本文选题:标准化过敏原 + 屋尘螨 ; 参考:《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年01期


【摘要】:目的探讨过敏原淋巴免疫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例对屋尘螨过敏的特应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0.1%糠酸莫米松乳膏(Mometasone furoate cream)、1.2%维生素B_6软膏(Vitamin B_6 ointment)、氯雷他定片(Loratadine tablets)、富马酸酮替芬片(Ketotifen fumarate tablets)等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上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超声引导下分别于0周、4周、8周、12周、16周、20周行腹股沟淋巴结内注射屋尘螨过敏原制剂,除0周用药剂量为100SQ-U外,其余5次剂量均为1 000SQ-U。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分别行血清屋尘螨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检测、特应性皮炎评分(SCORAD),用药评分,并记录患者疗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4,8,12,16,20周SCORAD分别为(31.70±3.31)、(28.97±2.93)、(24.37±2.71)、(22.07±2.56)、(18.60±2.18),低于治疗前(0)周(33.03±4.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16,20周SCORAD均低于对照组同时间SCORAD[(27.40±3.77)、(26.50±3.15)、(23.67±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药物评分(1.61±0.98)和血清屋尘螨sIgE浓度(4.44±3.68)kU/L明显低于治疗前[(4.63±1.54)、(8.94±5.86)kU/L],且明显低于对照组[(2.42±0.60)、(7.88±4.50)k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0例淋巴免疫治疗患者进行了180次浅表淋巴结注射,无局部不良反应和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过敏原淋巴免疫治疗特应性皮炎不仅临床疗效显著,而且大大缩短了疗程,减少了过敏原剂量、注射次数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为安全、有效的病因治疗方法。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llergic lymphoid immunotherapy for atopic dermatitis.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atopic dermatitis allergic to house dust mit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n = 30) and control group (n = 30).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0.1% Mometasone furoate cream) 1.2% vitamin B6 ointment and other basic drugs such as ketotifen fumarate tablets).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asic drugs such as ketotifen fumarate tablets). Hypersensitive agents of house dust mites were injected into inguinal lymph nodes at 0 weeks, 4 weeks, 8 weeks, 12 weeks, 16 weeks and 20 weeks, respectively. The other 5 doses were 1 000 SQ-U except 100 SQ-U at 0 weeks. Serum specific immunoglobulin E (Siga E), atopic dermatitis score (SCORAD), medication score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record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SCORAD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31.70 卤3.31), (28.97 卤2.93), (28.97 卤2.93), (24.37 卤2.56), (22.07 卤2.56), (18.60 卤2.18),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33.03 卤4.92) weeks after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 The SCORAD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t the same time (27.40 卤3.77), (26.50 卤3.15), (23.67 卤2.71). After treatment, the drug score (1.61 卤0.98) and serum Siga (4.44 卤3.68) KU / L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 [(4.63 卤1.54), (8.94 卤5.86) KUP / L] and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2.42 卤0.60), (7.88 卤4.50) KUP / L].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 .30 cases of lymphoid immunotherapy were injected with superficial lymph nodes. No local adverse reactions or systemic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atopic dermatitis by immunotherapy with allergen lymphoid is not only effective, but also shortens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reduces the dose of allergen, the times of injection an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t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etiological treatment.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0中心医院变态反应中心;
【分类号】:R758.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利生;蒋银珠;黄群;;舌下免疫治疗儿童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3年30期

2 刘靖;张晓波;冯海燕;黄剑峰;张明智;王立波;;影响儿童哮喘尘螨特异性免疫疗效的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3年10期

3 周玲;潘家华;;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儿童哮喘临床观察[J];安徽医药;2013年09期

4 刘芬;张建华;;儿童支气管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进展[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年16期

5 宋薇薇;林小平;谢华;柴若楠;;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疗效及安全性评估[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年21期

6 罗根育;龚睿;龚镇奎;李华;邹昌勇;祝戎飞;陈建军;;屋尘螨特异性IgG4 ELISA检测试剂与法玛西亚UNICAP IgG4检测试剂的比较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年17期

7 文春秀;谢小娟;甘金梅;;儿童变应性鼻炎临床诊断与治疗的进展[J];中外医疗;2013年28期

8 欧劲;许昱;石文丹;;DNA疫苗在呼吸道变应性疾病中的研究及展望[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年24期

9 石纶;;支气管哮喘治疗新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2014年03期

10 李树娟;晏晓波;王舒;杨秀云;田丰英;;山东省呼吸道过敏性疾病500例过敏原情况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3年1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永磊;抗原特异性调节性T细胞的培养扩增[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2 李斯斯;儿童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特应性皮炎患者用屋尘螨类变应原进行皮下注射免疫疗法的临床症状改善及免疫学变化:一项试验研究[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08年01期

2 尹志强,张美华,毕志刚;特应性斑贴试验的临床应用[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3年04期

3 ;湿疹与皮炎[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10年06期

4 陈谨萍;李军;金盛华;李海翩;李垣君;;儿童特应性皮炎204例血清变应原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年02期

5 余碧娥;成人期特应性皮炎临床的动态分析[J];中国医刊;1999年07期

6 ;神经、精神性皮肤病(瘙痒性皮肤病)[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2000年05期

7 顾恒!210042南京,颜艳!210042南京,孙晓慧;伊曲康唑治疗特应性皮炎一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1年04期

8 赵信;婴儿脂溢性皮炎与特应性皮炎是否为同一种疾病的临床异型?[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3年06期

9 宁晓红,陈涛;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儿期特应性皮炎84例[J];皮肤病与性病;2004年04期

10 张静,李凌江,文海泉;精神应激与特应性皮炎[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峻岭;;细菌性超抗原在特应性皮炎中的作用[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2 刘玉峰;;特应性皮炎的防治[A];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张卉;石梅;陶建凤;祁怀山;干皆诚;姜[!芳;梁键莹;杨丽萍;余红;陈洁;庄寅;闫明;郭一峰;顾艳;余霞;冯晓博;姚志荣;;上海新华医院909例特应性皮炎临床资料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朱海莉;陈达灿;;特应性皮炎的中医药治疗[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汤建萍;;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130例儿童特应性皮炎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2011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刘强;薛慧;王志;;398例特应性皮炎患儿血清IgE检测分析[A];中华医学会2010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暨中欧变态反应高峰论坛参会指南/论文汇编[C];2010年

7 申春平;邢环;马琳;;150例特应性皮炎患儿的生活质量调查研究[A];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邢[;熊珍谊;;特应性皮炎患儿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及其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汤建萍;树叶;张丹;曾迎红;周斌;;432例特应性皮炎患儿血清特异性IgE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邢[;熊珍谊;;特应性皮炎患儿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及其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洁 通讯员 周建跃 温红蕾;省妇幼征集150名特应性皮炎患者[N];湖北日报;2009年

2 张炎;别把特应性皮炎当普通湿疹[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3 段素芳;水苏糖可显著抑制特应性皮炎[N];中国食品报;2009年

4 记者 冯立中;特应性皮炎易感基因找到[N];健康报;2011年

5 冯立中 记者 吴长锋;我国科学家发现特应性皮炎易感基因[N];科技日报;2011年

6 黑龙江双鸭山饶河县中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 崔晓冬;三管齐下,辨治特应性皮炎[N];医药经济报;2011年

7 晓艳;SIL-2R与特应性皮炎有关[N];医药经济报;2002年

8 李其林;三种病原体与特应性皮炎密切相关[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9 马培奇;特应性皮炎治疗新药局部用他克莫司[N];中国医药报;2003年

10 记者杨丽佳 邢远翔 通讯员张群;鼻炎是哮喘发病重要危险因素[N];健康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郎娜;龙牡汤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2 赵一丁;镇心安神方治疗特应性皮炎的随访疗效分析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年

3 郭亚南;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小鼠特应性皮炎模型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0年

4 刘文杰;特应性皮炎中医辨证分型与HLA-DR基因的相关性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王欣;健脾渗湿法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6 刘炽;清心培土法对特应性皮炎患者IL-2/TNF-α及其受体的影响和疗效评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廖勇梅;培土清心方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观察及作用机理初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刘文静;培土清心方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及对CC亚族趋化因子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马蕾;特应性皮炎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丝聚合蛋白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10 李扬;中国汉族人特应性皮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莉梅;298例儿童特应性皮炎临床特征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2 邵莉梅;汉族人3915例特应性皮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3 李存涛;中国南北方特应性皮炎患者临床特征患病率的差异[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4 闫玉丹;刺络泻血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李冬梅;儿童期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锌变化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王加林;诱发儿童特应性皮炎的南美白对虾过敏原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7 梁慕芝;特应性皮炎患儿行为问题的调查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8 赖沙;患者教育在儿童特应性皮炎治疗中作用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9 唐萍;保湿润肤剂对特应性皮炎辅助治疗的作用及安全性观察[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10 贾鑫璇;人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在特应性皮炎和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泸州医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20700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20700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4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