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皮肤黑色素瘤中自噬基因Beclin 1和MAP1LC3的表达及意义

发布时间:2018-08-08 20:37
【摘要】:目的检测自噬基因Beclin 1和MAP1LC3在皮肤黑色素瘤中的表达,探讨自噬与黑色素瘤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5例标本(包括正常表皮、表皮痣、放射性生长阶段的黑色素瘤、垂直生长阶段的黑色素瘤和转移性黑色素瘤)中Beclin 1和MAP1LC3的表达。结果随着肿瘤的进展,瘤细胞胞质中Beclin 1和MAPLC3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正常表皮、表皮痣、放射性黑色素瘤、垂直性黑色素瘤和转移性黑色素瘤中Beclin 1、MAP1LC3的阳性率分别为100%、85%、58%、49.5%、17%,100%、95%、50%、44.4%、17%(P0.05)。结论黑色素瘤中Beclin 1和MAP1LC3表达与肿瘤的进展呈负相关,且二者表达与预后因素有关。
[Abstract]:Objective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autophagy gene Beclin 1 and MAP1LC3 in cutaneous melanoma a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tophagy and melanoma. Methods Immunohistochemical SP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Beclin 1 and MAP1LC3 in 85 specimens (including normal epidermis, nevus epidermis, melanoma in radiation growth stage, melanoma in vertical growth stage and metastatic melanoma). Resul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umor, the expression of Beclin 1 and MAPLC3 in the cytoplasm of tumor cell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The positive rates of Beclin 1 MAP1LC3 in normal epidermis, epidermal nevus, radioactive melanoma, vertical melanoma and metastatic melanoma were 100%. The positive rate of MAP1LC3 in normal epidermis, epidermal nevus, radioactive melanoma, vertical melanoma and metastatic melanoma was 100%. The positive rate of MAP1LC3 in normal epidermis, epidermal nevus, radioactive melanoma, vertical melanoma and metastatic melanoma was 100%. 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 of Beclin 1 and MAP1LC3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rogression of melanoma, and the expression of them is related to prognostic factors.
【作者单位】: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苏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皮肤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516)
【分类号】:R73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眭怡群;冯一中;;自噬相关基因LC3、Beclin-1与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2年03期

2 刘艳;刘中洋;袭荣刚;王晓波;;自噬与人类疾病最新研究进展[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4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彬;黄巧冰;;血管内皮细胞自噬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J];广东医学;2013年19期

2 王文轩;何卫阳;苟欣;;抑制自噬增强TRAIL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J];重庆医学;2014年17期

3 周国华;姚维深;张旭;;Beclin1和LC3在乳腺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J];海南医学;2013年05期

4 敬静;唐娟;谢达;蔡元博;陈涓涓;张俊龙;;发光ZnSalen配合物在分子荧光成像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科学:化学;2014年02期

5 王红群;李道旺;吴正升;;LC3A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华男科学杂志;2014年02期

6 孙春红;陈刚;王凤君;闫柏刚;;严重烫伤小鼠主要器官自噬变化的实验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4年03期

7 刘丹;王会;胡长平;;自噬与肺部疾病[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4年04期

8 Hanpeng Huang;Xiaoyu Li;Yan Zhuang;Nan Li;Xudong Zhu;Jin Hu;Jingjing Ben;Qing Yang;Hui Bai;Qi Chen;;Class A scavenger receptor activation inhibits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induced autophagy in macrophage[J];The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2014年03期

9 杨淑丽;刘洁;陈卫昌;;自噬在急性胰腺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4年08期

10 于红红;吴玛莉;冷泠;田维毅;;自噬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中药的干预作用[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4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星;凋亡抑制蛋白XIAP抑制自噬促进肿瘤形成的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2 王振波;LC3A在食管鳞癌中的放化疗敏感性预测作用[D];山东大学;2013年

3 刘峗;调控镊钴基纳米材料及纳米基因载体的自噬效应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4 邓欢;AEG-1促进肝癌细胞失巢凋亡抵抗的机制及自噬在其中作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臧凌鹤;冬凌草甲素增强U937细胞吞噬凋亡小体的机制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12年

6 叶元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冬凌草甲素诱导小鼠成纤维肉瘤L929细胞死亡的机制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12年

7 张椺;钠氢交换子调节因子-1及β-联蛋白在皮肤黑素瘤组织及细胞株中的表达和意义[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8 陈全刚;PRRSV感染诱导细胞自噬及内质网应激的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9 黄韬;藤黄酸抑制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及其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张俊;自噬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梦姣;蓝萼甲素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D];苏州大学;2013年

2 秦真真;自噬相关基因多态性与江苏汉族人群女性乳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联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3 陈亚楠;自噬与卵巢上皮性癌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关系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4 徐亚楠;非黑素瘤性皮肤肿瘤中Beta-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分析及机制探讨[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5 葛兰;基于DNA酶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新方法初探:中性粒细胞胞外核酸网的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6 杨保祥;CyPA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中表达意义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7 刘宣宣;镉诱导人肝肾细胞自噬及相关蛋白作用初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8 吴Pr;氧化苦参碱对多发性骨髓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9 毕莹;长期高盐摄入诱导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自噬性空泡形成[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10 原红军;正常和低氧环境下转染beclin-1对乳腺癌细胞BT-549的抑制作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于兰;张建兵;;C-erbB-2蛋白,P53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6期

2 王树彦;周易明;陈宗yP;;自噬与肿瘤的发生和治疗研究进展[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8年06期

3 李军;王倩;林小星;李炳宗;;自噬活性改变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世文,张荣伟,袁绍纪,司永兵;椎管内原发性黑色素瘤1例[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年10期

2 高红,焦健;原发于骶骨部黑色素瘤1例[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1年03期

3 ;白介素-2加组织胺可改善晚期黑色素瘤的存活率[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2年04期

4 祝红辉,魏锐利,蔡季平;原发性泪囊黑色素瘤1例[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3年11期

5 杨洁;黑色素瘤的治疗新进展[J];激光生物学报;2003年03期

6 肖文斌,刘玉兰;原发性消化道黑色素瘤的临床分析[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3年01期

7 李建国,陈善红,孙桂明;变异型黑色素瘤1例[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年02期

8 杨甫文;赵敏;余英豪;;喉部黑色素瘤2例报告[J];福州总医院学报;2004年04期

9 高金明,陈勇,张志庸,李力,周炜洵;发生于肺部的黑色素瘤一例[J];中华内科杂志;2005年04期

10 傅涛,魏文斌,王阳,刘小超;血清黑色素瘤活性抑制蛋白与葡萄膜黑色素瘤[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东;谢遵江;贺业春;刘颖;刘丽;;在黑色素瘤组织中免疫细胞的形态学观察[A];中国解剖学会第八届组织学与胚胎学专业青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安菊生;吴令英;李宁;俞高志;刘丽影;;原发女性生殖道黑色素瘤42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妇科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陈陆霞;孙保存;张诗武;贺忠江;;眼内移植性黑色素瘤微循环模式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杨志涛;陆洪光;;死亡受体和黑色素瘤的抗凋亡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钟传华;杨文治;王晓兰;;黑色素瘤与痔诊治失误的启迪[A];2012医学前沿——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第十四次全国肛肠学术交流大会论文精选[C];2012年

6 郭军;;黑色素瘤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7 孙保存;张诗武;刘志勇;张丹芳;郭华;;多西环素影响黑色素瘤微循环模式的形成[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郭伟;;口腔颌面-头颈黏膜黑色素瘤的个体化诊治与思考[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9 孙保存;张丹芳;张诗武;郭华;张文治;赵秀兰;;缺血缺氧对黑色素瘤局部浸润的相关分子机制影响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唐亮;;手术治疗足跟底部皮肤黑色素瘤6例临床分析[A];2013年全国激光医学学术联合会议暨2013年浙江省医学会整形美容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伦邋王晨;早期发现黑色素瘤可挽救生命[N];科技日报;2007年

2 倪方;黑色素瘤早治疗可痊愈(三)[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3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管九苹;澳大利亚免费普查黑色素瘤[N];健康时报;2010年

4 实习生 易立;黑色素瘤,是否无药可治?[N];科技日报;2011年

5 记者 张e,

本文编号:21729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21729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7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