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早期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我国多地区性病门诊的横断面调查

发布时间:2019-01-26 20:17
【摘要】:梅毒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据WH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世界卫生组织)最新估计全球每年新发梅毒患者1060万例。梅毒对人类的危害和致病性一直备受关注,其病原体T.pallidum (Treponema pallidum,梅毒螺旋体)可侵犯皮肤黏膜、心血管、神经、骨骼等造成多系统损害;梅毒能促进HIV的感染和传播,加速艾滋病的病程;感染梅毒的妊娠期妇女可发生流产、死胎、早产,以及分娩低出生体重儿和先天梅毒儿等。我国于1964年基本消灭了梅毒,但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由于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以及卖淫嫖娼等社会现象的出现,各种性病特别是梅毒又死灰复燃并迅速蔓延。据全国性病疫情监测系统统计,我国梅毒发病率自2003年至今呈显著增长趋势,2011年的梅毒报告发病率高达32.04/10万,比2010年增长10.89%,梅毒发病人数居全国乙类传染病第三位。开展梅毒发病、流行和预防控制相关领域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性病防治研究的重要内容。 T. pallidum无法在体外成功培养为梅毒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20世纪90年代,Nichols株基因组全部碱基对的成功破解使得从基因分子生物学的角度研究梅毒成为可能。分子流行病学是传统流行病学与分子生物学交叉融合的产物,是研究传染性疾病流行特征的有力工具。其应用先进的技术测量人群中特异性分子生物学标志的分布情况,并结合流行病学的现场研究方法探讨疾病的流行特征。基因分型系统是开展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能从微观层面区分不同的菌株,从而有助于探讨传播的网络关系、追溯传染源、区分复发和再感染,同时可以研究基因型别与临床特征之间的联系,还有助于更好的研究梅毒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和人群中的流行特点。1998年,美国CDC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了基于arp和tprⅡ亚家族的双基因分型系统。2010年,美国华盛顿大学的梅毒研究团队又在此基础上引入tp0548基因,进一步提高了分型的区分度。 梅毒分子流行病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通过对基因突变的检测监测T. pallidum对大环内酯类药物(如阿奇霉素)耐药的状况。由于阿奇霉素具有单剂量口服治疗梅毒且不会导致青霉素所致的过敏反应,现场防治和性伴治疗时方便快捷、依从性好等特点,同时在部分国家开展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其疗效和青霉素相当,因此单剂量阿奇霉素在梅毒治疗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然而,近年来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不断有临床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梅毒失败(耐药)的报道,并且这种耐药性正在一定的性网络中传播,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有分子生物学研究证实耐阿奇霉素菌株的23SrRNA基因第2058位点的碱基发生A至G的点突变。在特定的时间、区域和人群中用该分子生物学标志监测耐药菌株的流行情况,不仅可以了解阿奇霉素耐药的状况,而且有助于指导区域特异性的梅毒治疗,特别是梅毒防控的现场治疗。 目前,我国湖南、广州、江门和上海有关于双基因定位分型的研究报道;同时上海有关于阿奇霉素耐药性突变监测的报道,但均是小范围研究且样本量小。我国是世界上梅毒疫情严重的国家之一,尚未有多地区较大规模的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尚不了解T. pallidum基因型别的分布特点、阿奇霉素耐药性突变的总体流行情况以及对防治实践的影响。 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世界范围内梅毒分子流行病学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本部分在5个数据库中全面检索自1998年10月17日首次报道梅毒基因分型的研究以来截至2010年12月31日所有已发表的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共16篇,并给予系统评价。结果表明早期梅毒的皮损标本,如硬下疳、扁平湿疣、湿丘疹或粘膜斑,最适合用于分子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耳垂刮出血有望成为研究无明显皮损的梅毒病例的首选标本类型,但尚需大样本研究加以证实。世界范围内T. pallidum的基因型别存在高度的多样性,其中14d、14f、14a、13d和15d最为流行。基因型别和阿奇霉素耐药性突变以及神经梅毒之间联系的相关资料比较有限。第二部分,梅毒的分子诊断、基因分型和阿奇霉素耐药性突变检测的实验室方法学建立:本部分在第一部分系统比较国外各个研究的实验室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性病控制中心STD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性传播疾病)参比实验室的科研条件,建立基于polA基因的梅毒分子诊断的实验室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arp、tprⅡ和tp0548基因的分型系统,以及基于23SrRNA基因的阿奇霉素耐药性突变的检测方法。第三部分,我国多地区STD门诊早期梅毒分子流行病学的初步研究:本部分将第二部分建立的实验室方法初步用于我国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在2008至2011年间,我们在我国东部、南部和北部三大地区的8个STD门诊共招募391例早期梅毒患者,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每人完成一份结构式问卷调查表,并采集一份皮损标本。其中211例标本能进行三基因完全分型和阿奇霉素耐药性突变的检测。总计发现27种基因型别,其中14d/f占39.8%,具有绝对的流行优势。三大地区基因型别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8.1,p=0.021)。91.9%的临床菌株发生阿奇霉素耐药性突变,并且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用药史密切相关(χ2=37.5,p0.001)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75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郑和平;欧志英;胡玉山;黄进梅;李美玲;吴兴中;曾维英;潘慧清;;梅毒螺旋体的巢式PCR检测与基因分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年09期



本文编号:24158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24158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b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