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汉族大疱性类天疱疮与HLA-DRB1和DQB1基因相关性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llous pemphigoid and HLA-DRB1 and DQB1 genes in Han nationality of Inner Mongolia. Method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 (PCR-SSP) technique was used to detect HLADRB1 and DQB1 genotyping in patients with bullous pemphigoid in Inner Mongolia Han nationality and normal controls in Inner Mongolia Han nationality. Results the frequency of HLA-DQB1*0301 allele in patients with bullous pemphigoi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c0.05). The frequencies of HLA-DRB1*16 and DQB1*0501 alleles in patients with bullous pemphigoid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s (Pc0.05). Conclusion HLA-DQB1*0301 may be a genetic susceptibility gene in patients with bullous pemphigoid in Inner Mongolia Han nationality, and HLA-DRB1*16 and DQB1*0501 may be protective genes in patients with bullous pemphigoid in Inner Mongolia Han nationality.
【作者单位】: 赤峰市宁城县中心医院皮肤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皮肤性病科;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
【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疗卫生科研计划项目(201302062)
【分类号】:R758.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抗,凌俊;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伴发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J];中国热带医学;2003年05期
2 毕桂姣,尚英彬,李久宏,王岩,韩世新,宋芳吉;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检测及意义[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年10期
3 Bourdon-Lanoy E.;Roujeau J.-C.;Joly P.;M.-A.Richard;刘燕;;年轻患者的大疱性类天疱疮:74例患者回顾性研究(法语)[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2005年07期
4 Gudi V.S.;White M.I.;Cruickshank N. ;刘艳;;苏格兰东北部格兰扁地区大疱性类天疱疮的年发病率和死亡率[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2005年11期
5 Joly P;Benichou J;Lok C;李晓莉;;一项关于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生存预测的前瞻性研究[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2005年10期
6 Nanda A.;Al-Saeid K.;Al-Sabah H.;潘敏;;科威特43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病程[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2006年05期
7 王新;王怡娜;陈剑;扬勇;涂平;;大疱性类天疱疮伴发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例[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年08期
8 高英;郭在培;李薇;;大疱性类天疱疮误诊为寻常型天疱疮1例[J];西部医学;2008年06期
9 曹学;;大疱性类天疱疮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医疗;2011年27期
10 郝生东;大疱性类天疱疮一例报告[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8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勇;;幼年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郑春涛;;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报告[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四次学术年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诊疗新进展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7年
3 樊莎莎;;Ⅳ型胶原在大疱性类天疱疮中的定位及意义[A];2009年浙江省皮肤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刘晓依;潘萌;郑捷;;外用和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刘业强;汪莹;张英;卢军;雷晴;熊晓刚;胡仕宏;张萍;;神经纤维瘤病Ⅰ型合并大疱性类天疱疮[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丁杨峰;易雪梅;周静;苏丽娜;;大疱性类天疱疮48例临床分析[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曾明;王培光;杨森;张学军;;大疱性类天疱疮62例临床分析[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张勇;;幼年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张成会;刘朝霞;刘红霞;;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大疱性类天疱疮42例临床分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七次学术年会、2010年重庆四川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全国中西医结合诊疗皮肤性病新进展新技术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张婷;叶雅芬;潘萌;郑捷;;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皮肤治疗与护理[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高金平;中国汉族人群大疱性类天疱疮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2 李丽;大疱性类天疱疮与神经系统损害发病机制关系初探[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3 陈金波;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1和2在大疱性类天疱疮合并神经系统损害中的作用机制的探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4 左文丽;大疱性类天疱疮并获得性FⅧ抑制物的临床特点、免疫学特性及FⅧ结合表位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5 姜海燕;大疱性类天疱疮与HLA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6 袁艳霞;烟酰胺、四环素和氨苯砜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的分子机制初探[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祥月;大疱性类天疱疮60例临床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2 李丙南;大疱性类天疱疮抗体滴度及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3 吴远慧;白介素17、白介素22在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皮损及血清中的表达与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4 胡静;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指标的检测和意义[D];泸州医学院;2014年
5 林合晟;大疱性类天疱疮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D];山东大学;2015年
6 高鹏;56例大疱性类天疱疮回顾性临床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7 李倩云;48例大疱性类天疱疮回顾性临床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8 杜明;大疱性类天疱疮皮损糖皮质激素受体α和β表达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9 李浩;单纯及合并神经系统疾病的大疱性类天疱疮的回顾性比较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10 杨敏;78例大疱性类天疱疮诊疗回顾及患者组织中CXCR5的表达与意义[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405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2440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