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癣毛癣菌肉芽肿株、体癣株生物学性状,基因分型,比较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24 15:57
【摘要】:须癣毛癣菌也称石膏样毛癣菌,是一种常见的亲人、亲动物性皮肤癣菌,不仅可以引起皮肤、指甲等部位的浅部感染,还可以引起脓癣、脓肿和肉芽肿等皮肤深部感染。须癣毛癣菌引起的皮肤深部感染比较少见,而且难以治愈,易复发和再感染。目前对须癣毛癣菌致浅部感染的发病机制有了一些研究,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转录水平上,而对须癣毛癣菌致深部感染的发病机制研究甚少。 皮肤主要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表皮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真皮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表皮主要由细胞构成;真皮主要由连结性纤维组织、骨胶原及弹性纤维构成。须癣毛癣菌引起浅部感染局限在表皮层内,而皮肤癣菌引起的深部感染已穿透表皮层至真皮及皮下组织,同一种菌引起感染部位及病变程度的差异是否存在不同的致病因子,本研究将进一步探讨。本文以须癣毛癣菌为研究对象,从生物学特征-基因型-蛋白质水平探讨肉芽肿株和体癣株间的差异,试图寻找更为强的毒力因子,以指导临床用药。 目的:筛选肉芽肿株和体癣株的差异表达蛋白,探讨须癣毛癣菌致深部和浅部感染的发病机制。 方法: 1.菌培养:对须癣毛癣菌的4株肉芽肿株和4株体癣株进行27℃和37℃平皿培养、钢圈法小培养,观察菌落生长形态和显微镜下形态。 2.豚鼠感染实验:制备4株肉芽肿株和4株体癣株菌悬液,糖皮质激素免疫干预后,行皮肤表面和皮下两种接种方式接种等量菌悬液,观察皮损。对皮损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验证感染结果。豚鼠正常皮肤为阴性对照。 3. PCR扩增:对13株肉芽肿株和体癣株的NTS区(非转录间隔区)及其内的三个亚区Tmis0区、Tmis1区、Tmis2区行PCR扩增。 4.比较蛋白质组学:选取肉芽肿株和体癣株各一株行双向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Pdquest8.0软件分析,抠取相关的差异蛋白凝胶点,进行质谱检测,获取的蛋白质的相关信息,通过NCBI数据库鉴定分析。 结果: 1.菌落形态:37℃,4株肉芽肿株均优于4株体癣株生长;27℃两者生长差别不明显;4株肉芽肿株在37℃优于27℃生长;4株体癣株在27℃优于37℃生长(见图1)。 2.显微镜下形态:37℃:4株肉芽肿株菌丝完整饱满,较多小分生孢子,及少量大分生孢子,4株体癣株出现菌丝干枯萎缩,断裂现象;27℃:4株肉芽肿株和4株体癣株差别不明显(见图2)。 3.豚鼠感染模型: 3.1体癣模型: 4株肉芽肿株:第2天皮肤表面出现红斑,范围逐渐扩大,两周后红斑表面覆以厚层鳞屑,3周后两株菌株出现糜烂,破溃,表面毛发出现断裂;4株体癣株:第4天出现淡红斑,随后皮损表面覆有薄层鳞屑,未见糜烂、破溃。4周后4株肉芽肿株和4株体癣株逐渐趋于好转。 3.2肉芽肿模型:肉芽肿株:第5天后于注射部位出现黄豆大小结节,质实,逐渐增大,2周后至指甲大小;体癣株:未见结节出现。 3.3组织病理:第3周对肉芽肿结节行病理、PAS染色示肉芽肿性炎性改变(见图4a),分隔菌丝和串珠样孢子(见图4b、c)。 3.4真菌镜检及培养:切取组织培养,2周后见绒毛状菌落(见图5a、b),挑取菌落镜检见大量菌丝(见图5c)。 4. PCR扩增: 3个亚区均呈现出不同的带型(见图6),其中TmiS0区分为4型,TmiS1区分为5型,TmiS2区分为2型。 5.蛋白双向电泳及PDquest软件分析:肉芽肿株检测到蛋白质点463±20个,体癣株检测到蛋白质点398±17个;两者差异蛋白100余个,肉芽肿株高表达的62个左右。 结论: 1.肉芽肿株、体癣株生物学性状有一定差异,肉芽肿株较体癣株耐热。 2.肉芽肿株与体癣株至豚鼠致病不同,肉芽肿株较体癣株易感染宿主,且炎症反应明显。 3.肉芽肿株与体癣株的基因型无差别。 4.肉芽肿株和体癣株蛋白质水平有明显差异,获得肉芽肿株有意义的蛋白包括烯醇化酶、热休克蛋白70,60及小分子热休克蛋白、丝-苏氨酸蛋白酶、NADH的氧化还原酶辅酶、转录相关蛋白、能量相关蛋白、细胞骨架蛋白及一些假想蛋白。 5.肉芽肿株和体癣株生物学特征和蛋白质的功能有一定的差异,而基因型无明显差异。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756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75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湛W歐,
本文编号:24464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244647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