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太田痣和获得性双侧太田痣样斑发病特征及激光治疗效果的评估

发布时间:2019-05-14 04:36
【摘要】:太田痣(nevus of Ota、naevus of Ota、Ota’s nevus、Ota’s naevus)又称眼上颚部褐青色痣(nevus fuscoceruleus ophthalmomaxillaris、 naevus fuscoceruleusophthalmomaxillaris)、眼皮肤黑色素细胞增多症(oculodermal melancytosis),皮损多褐黑色、青灰色,分布于三叉神经第一、二支支配区域的色素增加性皮肤病。获得性双侧太田痣样斑(acquired bilateral nevus of Ota-like maculae、acquired bilateral naevus ofOta-like maculae,ABNOM)也称颧部褐青色痣(nevus fuscoceruleus zygomaticus、naevusfuscoceruleus zygomaticus)、Hori氏痣(nevus of Hori、naevus of Hori、Hori’s naevus、Hori’s nevus),皮损呈褐色或青灰色,常对称分布于前额、颧部、颞部、眼睑、鼻翼等部位的。上述两疾病皮损均位于面部,对患者心理、精神造成影响极大。在我国人群中,太田痣的发病率为0.1-0.2%,ABNOM的发病率约为2.5%,据此数据估算,我国太田痣和ABNOM的总患者人数约3千万左右。 太田痣和ABNOM均好发于有色人种,黄种人患病比例较黑种人高;女性患者人数明显多于男性,ABNOM女性患者比例尤高;皮损分布及颜色特征较接近。光镜下,太田痣和ABNOM组织病理学特征相似,表现为:皮损部位表皮正常,真皮层内色素细胞数量增多,且为黑素细胞;太田痣患者黑素细胞分布更趋近于真皮深层,而ABNOM患者黑素细胞分布更趋近于真皮浅层,且趋向于血管。但是在电镜下,2种患者皮损部位病理特征差异较大:太田痣患者黑素细胞内黑色素小体直径较大(250~600nm)且数量较多;ABNOM患者黑素细胞内黑色素小体直径较小(150~300nm)且数量较少。可以认为太田痣和ABNOM是2种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疾病。 一、太田痣和ABNOM的发病特征可能出现变化 一般认为,性激素对真皮组织内黑素细胞的调控作用异常是太田痣和ABNOM发病的主要原因,某些遗传因素可能会增加患者的罹患几率;但是由于缺乏细胞和动物模型,其中的具体机制不明。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多有报道内分泌干扰物质(endocrinedisrupting chemicals,EDCs)在生态系统中积聚。已有证据证明性激素水平相关疾病的发病特征存在逐年产生变化的趋势,目前尚缺乏研究对太田痣和ABNOM进行探讨。讨论太田痣和ABNOM发病特征变化规律可以进一步考察两种疾病的病因学特征,并指导未来临床工作的开展。 二、Q-开关(Quality Switched)激光对太田痣和ABNOM的治疗效果值得探讨 目前一般认为Q-开关激光是治疗色素增加性疾病的首选方案,但是,由于太田痣和ABNOM患者真皮层中异常黑素细胞聚集部位不同,且胞内黑素小体成熟程度各异,所以2种疾病患者对Q-开关激光的治疗效应不一。不同种类的Q-开关激光仪,激光介质不同,输出激光的波长不同,穿透组织的能力不同,治疗太田痣和ABNOM的效果也可能存在差异,目前尚无疗效肯定的治疗推荐方案。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目前尚缺乏严格的对照性研究比较不同Q-开关激光对太田痣及ABNOM治疗效果,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有利于指导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研究设计 本研究首先收集了2006年至2011年初就诊于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整形美容科门诊并确诊的太田痣患者434例及ABNOM患者328例临床资料,整理并详细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皮损颜色、皮损面积等临床信息,分别对两疾病的上述特征进行描述,并分析不同年代患病的太田痣和ABNOM患者发病特征的变化规律。 在PuMed上检索太田痣和ABNOM应用Q-开关激光治疗的相关文献,记录各种激光治疗参数、治疗效果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出现比例,,对相应数据进行荟萃分析,归纳激光种类、治疗参数对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最佳的治疗方案。 主要研究结果 第一部分:太田痣和ABNOM发病特征存在变化 本研究共收集到762例患者,其中太田痣患者434例、ABNOM患者328例,主要来自重庆地区(88.06%)。通过对2种疾病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发病时间、皮损颜色、皮损分布等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后天发病的太田痣患者男女性发病年龄的高峰时期不同,男性后天发病年龄高峰在5.5岁左右,女性后天患者发病年龄存在两个高峰,第1个高峰出现与5岁以前,第2个高峰出现于10~14岁;2、不同年代发病的太田痣患者发病特征不同,表现为:后天发病患者比例逐渐增高,同时发病年龄亦有升高的趋势;3、近年来,ABNOM患者发病年龄存在逐渐升高的趋势。 第二部分:太田痣和ABNOM Q-开关激光治疗效果的荟萃分析 本研究在PubMed中检索2011年12月前Q-开关激光治疗太田痣和ABNOM的文献,经严格查重与排除,共获取文献30篇。通过荟萃分析,本研究认为:1、Q-开关激光对太田痣的疗效优于ABNOM。2、不同人种患者经Q-开关激光治疗后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不同。3、激光治疗方案设定可能是影响激光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的关键因素:治疗次数、脉宽和能量密度对治疗效果影响较大;而治疗间隔时间、治疗止点、光斑直径等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较小。4、不同的激光治疗仪对太田痣和ABNOM的治疗效果不同,基本可以明确,Q-开关红宝石激光(quality-switched rubylaser,QSRL)对太田痣和ABNOM的治疗效果较佳,而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quality-switched alexandrite laser,QSAL)欠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Q-开关钕-钇铝柘榴石激光(quality-switched neodymium:yttrium-aluminum-garnet laser,QSNYL)对太田痣和ABNOM的治疗评价欠缺,但是可能会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本研究还提出了一个可供参考的太田痣QSRL激光治疗方案:1、儿童期即可开始激光治疗,成年期发病的患者亦应及早;2、脉宽设定应严格限制在30ns以内;3、能量密度设定可放宽到10J/cm2;4、光斑直径可为4~6.5mm;5、治疗时间间隔以2个月为宜。 主要结论 1、近年来太田痣及ABNOM的发病特征存在变化,结合采样地区其他相关疾病的变化,可以推测太田痣和ABNOM的发病特征变化可能与该地区EDCs在环境中的聚集有关。已有研究发现多环芳香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是该地区EDCs中的主要成分,而PAHs可以通过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及芳烃受体(arylhydrocarbon receptor,AHR)两种途径促进人类真皮组织中黑素细胞合成黑色素。本研究首次注意到太田痣及ABNOM的发病特征可能存在变化趋势,为进一步探讨2种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2、本研究分析了影响Q-开关激光治疗太田痣和ABNOM的效果的影响因素,是对2种疾病临床认识的重要补充,所提出的可供参考的太田痣QSRL激光治疗方案亦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值得进一步探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758.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宏伟,王家璧,左亚刚,刘跃华,方凯;太田痣患者真皮黑素细胞免疫组化研究[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4年03期

2 龙庭凤;何黎;刘流;张林;杨凤英;柴燕杰;沈丽达;涂颖;;颧部褐青色痣黑素细胞特性及来源的研究[J];皮肤病与性病;2010年02期

3 汪治中,卫连坤,牟贤龙,吴寅华,薛广波,蔡全才;颧部褐青色痣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9年02期

4 卢忠,方丽华,焦圣,黄雯,陈军庞,王侠生;Treatment of 522 patients with Nevus of Ota with Q switc hed Alexandrite laser[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3年02期



本文编号:24764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24764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6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