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普洱茶凝胶剂抑制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及调节炎症反应中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19 08:39
【摘要】:研究目的: 运用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小鼠产生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研究普洱茶凝胶剂对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的作用;通过检测Th1型细胞因子IFN-γ、TNF-α和Th2型细胞因子IL-10的变化,讨论普洱茶凝胶剂应用于ACD反应的免疫原理,希望能为普洱茶凝胶剂在ACD的临床应用上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 ICR小鼠分为ACD模型组、凝胶剂基质组、普洱茶凝胶剂组、曲咪新组(阳性对照组),利用DNCB腹部致敏,右耳部激发建立ACD模型。各组小鼠分别于激发前、激发后涂布相应的外用药物,对小鼠耳肿胀进行观察,用耳厚度差表示耳肿胀的程度;用HE染色观察耳组织的病理变化,得到普洱茶凝胶剂对小鼠ACD反应的抑制程度;同时计算胸腺指数、脾指数,了解普洱茶凝胶剂对ACD模型小鼠淋巴器官的影响;用ELISA的方法检测ACD小鼠血清中IFN-γ、TNF-α,IL-10的浓度。 结果: 普洱茶凝胶剂能够明显抑制ACD小鼠右耳厚度的变化,与ACD组相比有显著的差异(P 0.01);同时也可以明显抑制右耳组织水肿以及各种炎症细胞的浸润;并且普洱茶凝胶剂可以降低ACD小鼠胸腺和脾的重量,与ACD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1)。与ACD组比较,普洱茶凝胶剂可明显降低ACD反应血清中IFN-γ、TNF-α的浓度(P 0.01);同时,能够上调IL-10的表达(P 0.01)。 结论: 普洱茶凝胶剂能明显抑制DNCB诱导的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反应。下调过高表达的IFN-γ和TNF-α两种促炎症细胞因子,上调一种抗炎症细胞因子(IL-10),从而减弱增强的炎症反应,有助于几种细胞因子的平衡,提示可能是普洱茶凝胶剂抑制小鼠ACD反应的免疫机理之一。
【图文】:

过程图,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病理生理学,过程


图 1.1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病理生理学过程Figure 1.1 Pathophysiology of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1.2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反应中效应 T 细胞在 ACD 中,T 细胞所起的作用有着很多不同的结论,目前主要形成了 同的意见:①CD8+T 细胞为效应细胞,②CD4+T 细胞为效应细胞,,③CD胞在 ACD 反应中起到抑制作用,④CD4+T 细胞起着效应和抑制双重的作用由漆酚诱导产生的ACD中,组织损伤主要为 CD8+T 细胞浸润;在中和 CD胞或 MHC Ⅰ基因剔除小鼠上诱导 ACD 模型,其 ACD 反应下降;通过体内研究表明:MHCⅠ+/ MHCⅡ-树突状细胞可以产生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4];滋病患者体内,CD4+T 细胞含量非常少,还有其他一些先天性 CD4+T 细胞者[5,6],均可产生 ACD 反应,对镍敏感和不敏感者外周血的研究证明[7]:只

工艺图,普洱茶,工艺


人们平时经常饮用的一种天然饮料。它的功能已经逐渐被各国所揭示。根据目前研究的结果,人们发现普洱茶有着数十种的且普洱茶为我国云南所特有,作为保健饮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有很多生物学功效,其中包括抗肿瘤、抗菌、保护心血管系统[19-25]。拥有如此众多的疗效,自然会让我们联想到普洱茶可调节有关。这里我们就简要说明一下普洱茶的几种主要的保健洱茶的加工过程的茶具有不同的风味,这主要是与茶本身的滋味和香气有关。氨酸、茶多糖等与茶滋味有关,茶的香气主要来源于茶中含有普洱茶的风味特征独特,茶水发红发亮,具有特别的香气,口洱茶独特的加工方法,也使得它能产生不同于其他茶的特殊的加工方法可以有图 1.2 所示[28,29]。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75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燕明;陈信义;徐力;;茶多酚对乳腺癌组织及重要器官微血管密度影响的研究[J];北京中医;2007年08期

2 郑咏秋,魏伟,戴敏,汪倪萍;木瓜总苷抑制小鼠接触性超敏反应及对其胸腺T淋巴细胞亚型的调节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年09期

3 解先宽;杨迪生;叶招明;陶惠民;;腺病毒介导反义c-myc联合咖啡因在骨肉瘤化疗中增效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7年11期

4 万双林,范顺武,杨迪生,李伟栩;咖啡因在骨肉瘤细胞株热化疗中增效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01年02期

5 毛明宁;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特应性皮炎38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年05期

6 顾恒,颜艳,孙晓慧;伊曲康唑治疗特应性皮炎一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1年04期

7 陶梦华,刘大可,高立峰,金凡;饮茶与女性乳腺癌的关系[J];肿瘤;200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钟文昭;中国NSCLC人群EGFR-TKI治疗预测因子及EGFR下游信号通路机制研究[D];中山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380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25380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3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