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腹侧黄色被毛小鼠的生物学特性及突变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发布时间:2019-09-27 08:17
【摘要】: 腹侧黄色被毛小鼠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工作人员在小鼠正常生产繁殖过程中发现的一种突变种小鼠,其遗传背景为C57BL/6J(简称B6),最显著的可见表型为头颈躯干腹侧面(从下颌至肛门)被覆黄色被毛,腹侧与背侧交界线清楚。本实验对腹侧黄色被毛小鼠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突变基因进行了染色体定位。具体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两部分: 1腹侧黄色被毛小鼠的生物学特性 本实验所研究的腹侧黄色被毛小鼠来源于自发性突变,经遗传试验证实该突变符合单基因显性遗传的模式。组织病理学及组织化学研究发现腹侧黄色被毛小鼠腹部表皮黑色素细胞数目及毛囊内黑色素较其背景品系B6少,而背部与B6无明显差别;黄色被毛小鼠毛发直接镜检,可见腹部毛发的颜色较B6浅,结构正常,背部与B6无明显差别;腹侧黄色被毛小鼠肾脏脏器系数较正常B6小鼠大,差异呈极显著性(P0.01);突变小鼠的血糖值,雄性为7.64±0.820mmol/L,雌性为7.46±0.992mmol/L,而背景品系的雄性为2.14±0.532mmol/L,雌性为2.59±0.896mmol/L,两者间差异呈极显著性,其余指标包括体重、各重要脏器病理切片及血液生理学未发现明显异常,尽管我们尚未确定这些变化之间的内部联系,但腹侧黄色被毛小鼠由于具有高血糖的特征,有可能被开发成为一个新型的糖尿病模型。到目前为止,腹侧黄色被毛小鼠的模型特征与对应的人类疾病尚未明确,但这些生物学数据将为突变基因的鉴定提供非常有用的线索。 2黄色被毛小鼠突变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通过文献查阅,参考前人的研究结果,本实验首先选取用于对突变基因进行初步定位的39个微卫星标记,这些标记基本平均分布于小鼠基因组,在B6及D2小鼠之间呈多态性且差异至少在4bp以上。同时,大量繁殖F2代小鼠并且优先从第2、8号染色体开始对样本进行PCR扩增,在对扩增结果逐一连锁分析后,将突变基因定位于第2号染色体上。然后,我们在靠近突变基因的附近选取新的微卫星标记,通过这些微卫星标记将突变基因所在区域进一步减小到D2Mit307和D2Mit310之间约2.7 cM的范围内,在确定小鼠基因数据库中已没有合适的微卫星位点可供使用之后,我们开始选择SNP标记,这些标记必须在B6小鼠及D2小鼠间有碱基多态性,这种多态性能够通过对PCR产物的测序进行区分。在本实验中我们共使用了11个微卫星标记和3个SNP标记,最终通过对196只F2小鼠的连锁分析,将腹侧黄色被毛小鼠的突变基因定位于第2号染色体距着丝粒149804749bp到155060764bp内大约5.3Mb之内,为进一步克隆鉴定突变基因奠定了基础。
【图文】:

被毛,小鼠,腹侧,胸腹部


图 1 腹侧黄色被毛小鼠外观A 为背景品系 C57BL/6J 小鼠正面观,头部及背部黑色; B 为腹侧黄色被毛小鼠正面观;C 为腹侧黄色被毛小鼠侧面观,黄色被毛小鼠整个腹侧面从下颌、颈部延伸至胸腹部均被覆黄色被毛。2.2 腹侧黄色被毛小鼠皮肤组织病理学将7日龄的腹侧黄色被毛小鼠与其背景品系B6小鼠背部皮肤组织行多巴染色石蜡切片后,黑色素细胞的数量及毛囊内黑色素含量并无明显差异;而两者腹部皮肤组织有明显差距,B6小鼠腹部皮肤多巴染色显示毛囊黑色素含量较多,分布均匀,表皮内多巴(+)黑色素细胞散在分布;而腹侧黄色被毛小鼠腹部皮肤多巴染色见毛囊内黑色素含量少,,分布稀疏,大部分表皮内多巴(-)(见图 2)。26

被毛,小鼠,腹侧,背部皮肤


图 2 腹侧黄色被毛小鼠、B6及 BALB/c 小鼠皮肤组织(多巴染色)说明:A 为 B6小鼠背部皮肤组织(×400),B 为腹侧黄色被毛小鼠背部皮肤组织(×400),C 为 BALB/c 小鼠背部皮肤组织(×400);D 为 B6小鼠腹部皮肤组织(×400),E 为腹侧黄色被毛小鼠腹部皮肤组织(×400),F 为 BALB/c 小鼠腹部皮肤组织(×400),黄色箭头指示为黑色素细胞。2.3 腹侧黄色被毛小鼠被毛的镜下观察B6小鼠背部毛发内由各种细胞组成的结构排列规则、致密,颜色深;B6小鼠腹部毛发内的结构亦规则,颜色较背部稍浅。腹侧黄色被毛小鼠背部毛发颜色及结构与 B6无明显差别,但腹部毛发明显较 B6浅,结构正常(见图 3)。27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758.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奚清丽;周伟;;四氧嘧啶致小鼠糖尿病造模条件组合优化研究[J];江苏预防医学;2011年04期

2 王玲珑;;右归饮对肾阳虚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8期

3 张丽;全雄志;董伟;高翔;刘宁;徐艳峰;张连峰;;心脏特异表达人源FAM55A转基因小鼠的建立[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1年09期

4 史敏;皇甫辉;张春明;黄清丽;张敏;靳阳子;;Th17细胞在小鼠变应性鼻炎模型中的表达及调控作用[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年14期

5 周俊;黄丽萍;吴素芬;熊玉洁;李森;;三种血虚小鼠模型造模方法的比较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1年08期

6 编辑部;;美制造出感染丙肝病毒的小鼠模型 有助疫苗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12期

7 许惠卓;刘双珍;熊思齐;夏晓波;;HIF-1α干扰RNA抑制早产儿视网膜病小鼠模型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1年08期

8 王永丽;韩璇;问慧娟;李玉巧;周雅静;魏芳;;清开灵颗粒对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1年04期

9 王晓娟;刘德贵;杨勇;张彦标;薛刚;;IL-15改善铜绿假单胞杆菌脓毒症小鼠的免疫抑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17期

10 徐德宏;陈仁忠;池宇朋;蔡丽君;文宁;肖玉成;王贤纯;曾雄智;梁宋平;;敬钊毒素-V对吗啡成瘾小鼠戒断症状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桂芹;吴卫平;宋春杰;尹岭;朱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模型的基因芯片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曹华;郑捷;;UVA1照射硬皮病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陆树良;金曙雯;金再敏;史济湘;丁长囡;;烫伤小鼠模型制作中脱毛剂对皮肤组织损害的病理学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4 陈欣;龚秀丽;曾凡一;黄淑帧;;遗传病宫内治疗的研究-应用改良的干细胞宫内移植方法建立高嵌合率小鼠模型[A];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2008)[C];2008年

5 文峻;刘鲁伟;范云;屈学民;龙开平;王斯刚;;一种心肌细胞替换实验技术的研究[A];全国第九届心脏学会第十二届心功能学会《心脏杂志》编委会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罗萍;卢雪红;吴曼;刘树军;尚秀兰;;来氟米特对狼疮肾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探讨[A];全国第八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杜家忠;李松滨;李宝龙;高维滨;;针刺对乳腺增生症小鼠模型抑制作用的病理形态定量研究[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0年

8 白丽;张宇红;潘静;王刚;丁健青;陈生弟;;红景天甙对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鞠梅;张青松;张小华;陈昆;常宝珠;顾恒;;不同剂量的UVA1辐射硬皮病鼠模型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李文娟;范小芳;陈兆琴;胡良冈;陈然;邓蔚;龚永生;;间断低氧模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小鼠模型的建立[A];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霞;美制造出感染丙肝病毒的小鼠模型[N];科技日报;2011年

2 孔琪 张连峰;小动物 大作为[N];健康报;2010年

3 记者 仇逸;红斑狼疮小鼠模型探病因[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4 王迪;胰腺癌小鼠模型面世[N];医药经济报;2003年

5 匡远深;小鼠模型助帕金森病早诊早治[N];健康报;2008年

6 任荃;国内首家“小鼠医院”在沪建成[N];文汇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邹曦;北京百万实验动物大迁徙[N];北京科技报;2007年

8 李雷;美构建出成神经管细胞瘤小鼠模型[N];中国医药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刘云涛;高TG血症小鼠模型特殊表型值得深入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6年

10 李e灞颈ㄊ迪凹钦

本文编号:25426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25426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d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